修复古籍的几种巧妙方法
2021-08-10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1年16期
揭、补、压平、衬纸、钉线,古籍修复听起来步骤简单,操作起来全都是学问。
一般而言,古籍修复有这样几种方法:补书法、去污法、托裱法。
像常见的虫蛀,则用补书法。将书页轻轻打开放在板上,在蛀洞附近抹上糨糊,用同色纸对着纸张纹路,按在破损的洞上,然后依糨糊湿印把纸撕下即可。而当泥水等污渍滴在古籍上时,可采用去污法:以毛质软排笔慢慢刷去污斑上的浮土和泥迹。若是已霉烂的书,则常用托裱法:先用同色纸将破损处补齐,然后在书背后刷上糨糊,再裱上一层纸,全部裱好后再截齐装订成册。《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便可综合利用上述方式修补。
除此而外,還有种名为“金镶玉”的古籍镶衬方法,在古籍修复中广为应用。所谓“金镶玉”,就是指通过在书页里面衬上白纸,使书页的三边都镶衬出白色的衬纸,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页重新装订,因为原书页是黄色的,衬上的新纸是洁白的,如同黄金镶了白玉,所以称作“金镶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文字顶到天头地脚的古籍修复,因为修复以后“玉”的部分能更好地对“金”的部分形成保护,从而使古籍的寿命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