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闻吾过,心窃喜

2021-08-10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老夫子庸人圣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天地万物皆有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么,圣贤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

孔老夫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并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激?

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出身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真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话语,反省自己,并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成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试问,假如罗勃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呢?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

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體走向胜利。

纵观历史风云,哪一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不是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审议和再修改、再审议才最终制定的?如果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没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何来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如果他一意孤行,又会有多少士兵的生命白白葬送?又会有多少无谓的牺牲?面对批评,我们要学会冷静,冷静地思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错?有则改之,并做出改进,为多数人的利益去奋斗。

闻过则喜,可以兴盛一个王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对于魏征直截了当的批评,他没有以皇帝的威严震慑他,而是欣然接受。正是唐太宗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有了仓廪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空前盛况。

闻过则喜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纠错所表现出的,不正是闻过则喜的胸怀吗?闻吾过,心窃喜,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人所崇尚的道德修养。

闻过则喜,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点评

此文开篇提出论点,随即以分论点展开论证:“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体走向胜利”“闻过则喜,可以兴盛一个王朝”。论证逐层深入,摆事实讲道理,精彩纷呈。此外,文章以名言做开门之句,引人入胜,用孔老夫子的名言过渡,承上启下,借唐太宗的话论证,贴切有力,这些名言的引用彰显了文章的厚度,自然会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猜你喜欢

老夫子庸人圣贤
朋友
家有“老夫子”
智者与庸人互为衣冠镜
还记得那位“老夫子”吗?
修身
王船山的人生哲学简论
诡异的仕女图
出来混,谁都有几把刷子
我倒在了职场“庸人”脚下
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