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取舍口碑史料,涵养史料实证素养
2021-08-10任晔
任晔
“史料实证”素养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要求学生做到:“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与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2]
口碑史料是“参与或耳闻目睹历史事件过程者的口述的传闻”[3]:以回忆录为主体部分,还包括口传史料、录音史料、访问记史料等。运用史学方法,辨析口碑史料价值并加以分析取舍,是涵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以《戊戌变法》一课为例,对此简要阐述。
一、口碑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口碑史料的性质及特点
口碑史料能够以个人视角,反映某一历史进程或历史事件的片段。其最显著特征是对同一史事的记述和评价因人而异。[4]其优点显而易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多以更直观的视角,补充文献档案、历史著作所忽视或未曾收录的内容,且通常有着丰富的细节描写。但也有如下四点缺陷:
(1)漏记或错记。回忆录、回忆文章均属事后追忆,特别是时隔久远后,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如中共一大代表在回忆录中,对一大闭幕时间有4种不同说法[5]。
(2)回忆的碎片化。历史亲历者在撰写回忆文章时,“记住的东西,未必都是重要的;而被遗忘的东西,也可能是重要的”[6]。
(3)回忆的不纯粹。历史亲历者撰写回忆录或受访回忆时,“不单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掺杂了现在(即写回忆录时)的看法、思想和感情,既有过去的成分,也有现在的成分”[7]。如柯文所言,“人们并不是自身经历的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积极参与经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他们的经历的含义加以解释……他很可能因新的环境的压力而在叙述时对亲身经历的原始含义做相当大的改动。”[8]
(4)主观色彩鲜明。口碑史料,均由历史亲历者复述而成,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和主观倾向性。部分回忆录,带有“扬己贬人的缺点。‘己、‘人不仅是个体,也包括己方和对方的党派、团体、民族、国家,等等”[9]。
2.运用口碑史料的方法
唯物史观要求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具体到史料分析层面,需要广泛搜集各类型史料并进行互证。口碑史料因其自身特点,更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合理运用于历史教学。
(1)结合作者人品及写作风格,选取可信的口碑史料;(2)史料互证与比对。“使用官私多种类型的史料,互相参照比较,进行分析综合”[10],将口碑史料与档案文献、其它相关回忆论著等作对比。选其能得到印证者,应用于历史课堂;或将有争议的口碑史料用作分析讨论的对象,而非直接用于论证某一观点。
二、应用于《戊戌变法》一课的多种史料
《戊戌变法》一课,包括“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两部分内容,呈现出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运动由萌芽到兴起再到失败的全貌。对此有大量史料及研究论著流传于世。课前下发导学案,将上述论著分为四类并简要说明。
1.康有为、梁启超所著口碑史料
维新领袖康有为著有《我史》、梁启超著有《戊戌政变记》。大量研究论著及多版历史教材,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相关内容的记述,均以这两部著作为基础编订而成。
2.其他历史见证者所著口碑史料
以“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沈善登[11])《公车上书记》为代表。沈氏于1902年去世,未参与康、梁对变法历史的改写。
3.档案文献等一手史料
包括军机处汉文档册、《宫中电报电旨》以及已整理出版的《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光绪朝朱批奏折》等。
4.后世历史研究论著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均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史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考辨。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公车上书”考证补(二)》、《戊戌变法史事考》、《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对许多陈陈相因的错误认识予以辨驳。
三、口碑史料在《戊戌变法》一课的合理运用
笔者谨以本文所论运用口碑史料的方法,就本课“公车上书”部门做专项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比康、梁所著口碑史料与其它口碑史料及档案文献,并结合主要历史论著形成历史认识。
1.对比康、梁所著口碑史料与其它口碑史料,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康有为《我史》与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选内容,请学生找出上书领导者康、梁对运动记载的矛盾之处。
材料一: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两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12]
材料二: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为大连署以上书,与斯会者凡千三百余人……言甚激切,大臣恶之,不为代奏。[13]
学生不难发现:康、梁对联名者的人数记载不同,对都察院态度的記载更有明显分歧。康有为回忆中,都察院直接拒收各省举人的联名上书。而据梁启超记载,都察院是接收上书后,因其言辞激切才未转呈。康、梁记载为何有如此明显分歧?学生带着这一问题继续探究。
材料三: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广东举人康长素……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拟定于初十日在察院投递……是夕议者既归散,则闻局已大定,不复可救,于是群议涣散……议遂中寝。[14]
学生发现,沈善登所著口碑史料明确记载“公车上书”运动中途流产,上书文本未曾投递至都察院!教师继而提出本课核心问题:维新领袖康、梁,晚清士人沈善登,对“公车上书”的记载为何有如此明显的矛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结合一手文献继续探究。
2.对比康、梁所著口碑史料与档案文件,尝试解答问题
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目的是向清政府施压,希望拒绝和议、继续作战。都察院对于上书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衙门对中日议和的态度。《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完整收录了都察院相关奏议,使我们得以了解其对议和的态度。
材料四:自李鸿章与倭奴立约以来,中外嚣然,台民变起,道路惊惶,转相告语。于是京外臣工以及草茅新进相率至臣署,请代递呈词。此皆我国家深仁厚泽沦浃寰区,凡有血气之伦,无不竭其耿耿愚忱,以奔告于君父……臣等职司风宪,不敢安于缄默。[15]
学生解读材料可知,中日议和之际,都察院明确支持臣僚士子反对议和的上书,并表示要将这类上书转呈御前。学生自然会问,都察院言行是否一致呢?带着这一问题,继续研读都察院四月初八日奏本。
材料五:臣等公同阅看,各该呈词字句间有未尽检点之处,惟事关重大,情词迫切,既据该职、该举人等各取具同乡京官印结呈递前来,臣等不敢壅于上闻”;“原呈字数较多,若照例钞录进呈,恐致耽误时日,是以未便拘泥成例,谨将原呈十五件,恭呈御览。[16]
学生由此确证都察院确实将上书一概转呈御前,甚至发现上书有“未尽检点之处”后也未做删改。由此,学生对康、梁所著口碑史料提出质疑:既然都察院反对议和、支持官绅上书,诸多上书即使“未尽检点”也一概转呈,为何惟独拒绝康、梁主导的“公车上书”?是否真如《公车上书记》所言,上书根本未曾递到都察院?部分学生开始怀疑康、梁所著口碑史料的真实性。于是进入本课收尾环节。
3.结合研究论著,分析康、梁所著口碑史料,解决问题
汤志钧、姜鸣、茅海建等历史学家对“公车上书”的分析,不但为我们还原“公车上书”的史实,更展示出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材料六:揆诸档案,最早反对签约的,不是举人,而是大批现职官员……据不完全统计,京官中,反对签约的宗室贵胄及二品以上京官有十余人;二品以下有奏事权的官员有五十余人次;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六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签名者达到六百多人次。[17]
由此可见,反对中日议和、拒签《马关条约》,是1895年官员群体普遍的态度,联系上文,都察院高官也积极参与其中。康、梁所著口碑史料中,所谓官员群体压制在京举人“上书拒和”的说法,显然值得商榷。
材料七:有两个不同概念的‘公车上书:其一是由政治高层发动、由文廷式等京官暗中策动组织、由梁启超、陈景华等公车直接参与的上书,共计31 次,参加的人数达到1555 人次;这一概念的‘公车上书,对当时的政治决策起到了微弱的作用……其二是由康有为组织的号称18 行省举人联衔的上书,那是一次流产的政治活动,对当时的政治生活并无作用。[18]
由此可见,官员群体非但不打压公车上书,甚至还组织公车上书以营造抵制《马关条约》的声势。这些上书得到了都察院的肯定,一概转呈御前。不存在康、梁所著口碑史料中,所谓都察院“不收”、“不为代奏”的现象。
至此,学生最终形成历史认识:1895年春,大批官员反对中日议和,希望拒约再战。都察院对官员、举人上书持肯定态度,凡有投递,即便“未尽检点”也一概转呈。康、梁领导的“公车上书”,尚未投递而《马关条约》已定,于是中途流产,未产生实际的政治影响。
四、余论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分析、取舍口碑史料的过程中,逐渐接近1895年“公车上书”运动的原貌。在本课的最后,学生很自然地提出问题: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要伪造“公车上书”运动的史实?这需要结合康、梁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行为具体分析。
康有为流亡日本其间,为扩大影响力、争取各方势力支持,“频频公开刊布其伪造或改窜的‘密诏”[19]。由此,“康有为这个逃亡海外、无家可归的清廷‘官犯,就俨然成了一位身怀密诏、四处奔走的‘救驾之臣”[20]。出于同样动机,康有为在《我史》中,将都察院塑造成打压忠良的反面角色,反衬出自己勇于抗争的忠义形象。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公车上书”的历史知识,更是分析取舍口碑史料的方法。学生认识到,口碑史料细节丰富、描写直观,但也有个人色彩强烈、叙事并非按照史学规范等缺陷。口碑史料使用中,需结合作者意图,初步判定其史料价值;再将其与其它史料对比分析,比较研究、分析综合,在求实精神的指导下,形成历史认识。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21],践行了“史料实证”素养的要求,涵养了“史料实证”素养。
【注释】
[1][2][2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5、6、5页。
[3][4][5]荣维木:《口碑史料和口述历史》,《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87、91页。
[6][7][9][10]齐世荣:《谈回忆录类私人文件的史料价值》,《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1年12月,第33、34、36、37页。
[8][美]柯文著,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01页。
[11]张海荣:《<公车上书记>作者“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究竟是谁》,《清史研究》2011年2期,第138—144页。
[12]康有为:《我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頁。
[13]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13页。
[14]“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公车上书记》。转引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第149页。
[15][16]《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一“都察院四月初七日奏折”,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印,1932年,第17—19、23页。
[17]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第148—149页。
[18][19]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42—43、742页。
[20]房德邻:《戊戌政变史实考辨》,收入胡绳武主编:《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