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我学汉字
2021-08-10贾顺星
贾顺星
1
我们村子里有一个小学校,我的父亲是学校的老师,教小学语文。
我上小学的时候成绩优秀,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能够获得这样的好成绩,完全得益于父亲的教导和帮助。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我听老师讲课本。回到家里,我读小说,读诗,给父亲讲故事。空闲的时候,我也常常听父亲说文解字。谈到字、词,谈到读书学习,父亲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受父亲的影响,我喜欢读书、写作文,也喜欢学习字词知识。
2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我读完诗,问父亲:“‘兰叶是什么意思?‘葳蕤又是什么意思?”
父亲想了想,慢慢地说道:“兰叶就是兰草,它开出的花就是兰花,很好看的。兰叶也可以专门指兰草的叶子。葳蕤是枝叶繁茂的意思,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样子,更显出兰叶的可爱,让读者感到喜悦,感到欣慰。”
听了父亲的话,我对这首诗理解了一些,心里很高兴,便愉快地打开了书,再次一遍遍地诵读起来。
我慢慢地读,慢慢地读……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片兰叶正在一点点地生长,一朵朵兰花正在渐渐开放。
父亲告诉我:“你现在读书不理解没有关系,多阅读,先把它们记在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不理解的东西,慢慢就会明白。只要是真正在心里记住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少年多读书,终究都会有用的。”
3
如果专门学习字词知识,肯定是枯燥乏味的。我很感谢父亲一直耐心地教导我。他常常结合文章阅读,结合现实生活,深入浅出、不厌其烦、绘声绘色地把汉语词汇讲得生动有趣,无限精彩。
有一天,父亲讲道:“表示人、动物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叫作动词。动词很重要,几乎每一句话都少不了动词。平常的说、笑、吟、唱,都是人的动作,所以它们都是动词……”
一个简单的动词,它的含义、用法,经父亲讲解以后,竟然显得这样丰富多彩。父亲专注讲解的神情,深深地感染着我,吸引着我,也引导着我,让我学会思考。
我明白了,每一个字词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们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只是,我们平常没有好好地去思考它、理解它。
父亲讲了很多。尽管年幼的我似懂非懂,但对父亲说的每一句话,都听得津津有味。
4
我写作文时容易出现错别字。有一次,我把散文的“散”字写错了,其中的“月”字部分,我写成了“日”字。
父亲发现后,立刻帮我进行了纠正。
父亲说:“写作文时容易用混的字词,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父亲又接着说:“散字下边是月,鹊字下边是日;汨字右边是日,汩字右边是曰。这些字,都是容易弄混的。”
容易弄混、用错的字词,父亲还讲了很多,细致入微。父亲讲得清晰、准确,严谨而符合逻辑。对两个相近,或多个相近的一组字词,父亲都会带着我从很多方面去辨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脉络清晰,如庖丁解牛一般。与其说他是在讲一个字词,不如说是在讲一个科学法则,讲一个科学道理。
过去,我常常对那些模样相似、读音相近的字感到困惑。因为它们仅仅有细微的差别,不容易识别和记忆。遇到这些字,我总是稀里糊涂的,感到很棘手,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总是想跳过这些字,绕开它们。但总有绕不开的时候……听了父亲的讲解,我清楚了许多。有时候,父亲的一句话,会使我恍然大悟。我慢慢学会了父亲的分析方法,学会了父亲的钻研精神。对父亲的讲解,我全都牢记在心。
父亲说:“一些汉字的形状、读音和意义,差别在极细微之处。”
父亲还说:“那些容易弄混、用错的字词中,最容易产生错别字。消灭了错别字,掌握了字词的用法,写作文就有了基础,就打好了基本功。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父亲反反复复、鞭辟入里的讲解中,这些字词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再也没有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