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毫”之间的追求
2021-08-10李家鸣
李家鸣
数控机没法完成的精度,他用双手可以实现;从事量具钳工39年,他先后承担并参与完成了1.5万余项急难任务,先后为我国兵器工业解决了1100余项棘手难题;他開创了淮海工业集团乃至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超大量具制造史先河,“为武器丈量精度,为导弹制造标准”……他是刚刚获得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响当当的金牌工人、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周建民。
一片丹心献身国防
周建民的父亲是一名飞行机械师。他从小看着父亲用灵巧的双手修理好的一架架飞机重新翱翔蓝天,十分佩服和羡慕。
追寻梦想的过程,也是练就技术的过程,长大后他选择了去最能磨砺人的工模具车间工作。为了全面、系统地学习钳工知识,周建民一直看书、看图纸、测算,遇到不会的技术问题就主动请教师傅,在工具上反复打磨、制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这位技术“痴迷者”只要一看到技术类书籍,总是不计成本地买回来学习。
机声隆隆的大工房就这样陪伴着周建民一路奋斗、成长。他系统了解了车、铣、镗、磨、刨、数控等不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储备了大量有关量具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探索中,他成为了技术大拿。“要说最激励我的还是小时候的理想。”周建民说,这些理想鼓舞着他向前,让他在攀登理论和技能高峰路上永不放弃。
既然有高精密的仪器和数控设备,为什么有些量具还得手工制作?面对笔者的疑问,周建民拿起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说:“首先从形状上来讲,这个产品不适合常规量具。每一个异形件都需要一个专门的量具来检测。量具不精准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另一方面,周建民和他的团队一直承担着国家高精尖重点项目的定型投产任务。在实际生产中,检测量具通常只需要几个,有时甚至只需要一个,用数控设备麻烦不说,精度往往也达不到要求,加之装配中经常是几个件组合在一起,厚薄、力度的把握都非常微妙。所以,量具必须手工自制。
一颗匠心追求事业
加工精密零部件,对钳工的手感要求极高。力度过大,产品会变形;力度太小,做不出形状。凭着苦学钻研,周建民可以全凭手感,纯手工进行微米级按压研磨,精度可达到一根头发丝的1/60。因此,公司量具生产方面的技术难题和难啃的项目,都是找周建民。
早在1993年,厂里曾接到一项任务,当时他们面临的是工艺图纸不全、国内专用非标设备欠缺、原材料全部需国产化的困难局面,每个零部件的质量都得过关成为了关键。通过对图纸反复分析和梳理,不断摸索、试制和检测,调整位置精度,周建民和他的团队最终绘制出符合产品性能要求的工艺图纸。他还创新总结出“冷热配合法”“反向研磨法”“三要诀加工法”“基准转换法”等一系列新型工艺操作方法,成功试制出2000余项专用量规,保证了任务顺利完成。
随着产品要求提升、原材料改变等,技术也需要不断进步,才能跟得上任务要求。某项国家重点核心项目任务再次交到周建民的手上,其测量的重要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但因没有量具无法检测,无法装配。为解决这个“卡脖子”难题,他三天三夜没合眼,如期拿下。
还有一个项目,因零件形状特殊,极易变形,且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锻造让原材料变脆引起破裂,全国没有一个厂家敢接这个活儿。也是周建民他们迎难而上,想了很多方法,尝试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工艺,最终攻破了难题。
一套由周建民个人创造总结的操作方法最终以他的姓名命名,即“周建民操作法”。这套操作法不仅荣获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技能创新竞赛“一等奖”,还先后应用于多种型号产品的质量检测,连续多年保证了产品一次交验合格。
一片热心无私奉献
什么是工匠精神?周建民说,要耐得住寂寞、忍受住无聊,这样才能不断磨砺、锤打出自己的技能素质。也正是因为喜欢与坚持,他在厂里钳工岗位上一呆就是39年,从没想过放弃。
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才更加欣欣向荣。周建民说他自己从一个小钳工做起,在老师傅的“传、帮、带”和厂技术员“指、改、教”的引导下,才逐渐在量具钳工这一行做出了一点成绩。老一辈技术人员把技术无私地传授下来,后人才有机会少走弯路,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去学习、去摸索、去创新。
“没有捷径,只有多练”是他对徒弟们讲得最多的话。近年来,他在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航空、航天、电子等军工集团及制造企业,授课培训3000余人次。在全省十几所职业技工学校,传授技能及工匠文化1万余人次,在四所职业学校建立了“周建民技能大师工作室辅导站”。
周建民讲课的PPT课件,从最初的20多页增加到了200多页。他以岗位、班组、工作室等作为“传、帮、带”的平台,把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的同时,也用自身行动、语言,身体力行地把人民兵工精神传承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