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桥”贯通南北
2021-08-10
武汉长江大桥 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新中国桥梁建设的第一座里程碑,拉开了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序幕。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4车道公路,下层铁路为双向车道,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大桥建成后,结束了我国不能修建深水基础和大跨度桥梁的历史,并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使京广铁路连成一体,为我国培育了一支技术成熟、作风过硬、勇于创新的建桥大军。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橋”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通车仪式上,数万名武汉市民走上大桥,挤满了桥面。他们载歌载舞、一片欢腾。整个武汉就像“过大节”。
“大桥通车,我坐在第一队的敞篷车里上大桥,真是自豪!”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曾任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小组组长的赵煜澄回忆。从设计、鉴定、施工到通车,他全程参与了大桥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迅速确立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重点工程,武汉长江大桥位列其中。
1953年4月,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经政务院批准,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中铁大桥局前身)成立。1955年4月,大桥工程局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会上,上千名党员职工带头宣誓一定要把武汉长江大桥修好,并提出了“建成学会”的口号。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当时,全国各地的支援力量都来了,最高峰时有2万名建设者并肩奋战。
“那真是充满激情的建桥年代,很多人觉得,哪怕只为大桥搬一块砖,都是光荣的。”回忆起建设时的场景,赵煜澄感慨,当时的工人都是主动加班,主动劳动,热情特别高,都想为建设社会主义作贡献。
建设新中国第一座跨长江大桥,光有激情远远不够,还必须要靠科学。
长江水深浪急,桥墩建设是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当时,大桥的初步设计是采用桥梁建设界惯用的气压沉箱基础。在完善设计的过程中,赵煜澄他们发现,如果按这种技术,施工时需要建设很多气闸,因为作业空间内气压过高,在接近40米深的江底,每个工人一天只能工作2小时,而且呼吸困难,极易出现氮麻醉现象,得“沉箱病”。这无疑是极不妥当的。
“在前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我们大胆尝试一种新的施工方法——管柱钻孔法。”赵煜澄说,“经过了七、八个月的试验,从小的管柱到大的管柱,从陆地上到水下,一步一步都取得成功。”
管柱钻孔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大桥施工速度。在党组织领导下,人人争作贡献,个个争当模范,在高空深水、严寒酷暑、特大洪水等恶劣自然环境下顽强拼搏。终于,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2年。通车当日,万人空巷、举国欢庆。
“看到那个场面,我感觉做对了:跟着共产党搞建设很光荣!”赵煜澄回忆。
作为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不仅对沟通南北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也发挥了长期重要作用。同时,大桥的建成,还培养了一代桥梁建设人才。大桥竣工后,数以千计的桥梁建设者,陆续奔赴全国乃至全世界,参与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