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21-08-10金滢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金滢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属于全新建筑形式,能够使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满足严格的质量标准,使建筑综合性能得到全面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对环境污染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施工期间无需现场建筑制作,可提前位于工厂完成构件制作,并运输至施工现场,使施工工期得以明显缩短,解决现场施工期间出现的负面问题,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稳定良好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总体设计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不会受到传统建筑所产生的局限和约束。基于此,本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做出研究探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7.115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优势特点

(一)设计多元化,功能现代化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房屋开间相对较大,可自由灵活进行独立分割,基于用户具体标准需求,对房屋主体功能做出科学规划,采取按需分割。如此,则需使用的隔墙具有良好的质量,隔墙拥有普通承重墙并不具备的优势,质量较为轻便,可采取灵活隔离。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期间,隔墙多以轻钢龙骨搭配石膏板或是轻板等为主。此外,由于设计多元化,且相对灵活,预制装配式建筑业具有更加丰富的功能,符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并满足用户实际标准需求[1]。

(二)制造工厂化,提高效率质量

同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比较,传统建筑施工期间,建筑外观大多会涂刷涂料,随时间会产生掉色或变色等情况。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可使此种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预制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外墙,有机械设备和模式等完成培土,并利用弘高工艺,可以确保外观颜色保持练好的持久性。现阶段,塑钢窗材料和技术也获得不断升级改变,制造工艺同样更为先进,可保证坚固性与耐久性。各类部件以及构件等,全部以机械化生产模式为主,尺寸更加精准,质量更为可靠。预制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大部分材料,多以生产流水线的工厂化制造方式为主,各类材料性能可充分达到严格标准,并具备防火、保温或防潮等优势。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施工效率、质量得到可靠保障。

(三)施工装配化,优化施工过程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最为关键的在于对预制构件的充足准备,确保质量的同时,基于施工设计图纸完成施工安装,做到施工有序开展,其环境整洁。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使施工工期得到充分保证,在规定工期内顺利完成施工;节约人力、物力,确保施工作业有序开展;实现对各工序的严格检查,保证效率和质量;噪声污染较小,物料节约明显,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并降低黄精污染;有效节约成本投入。总而言之,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造价相对较低,施工工期和质量可以得到可靠保障,对施工过程做出进一步的科学优化[2]。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求

(一)施工各环节质量要求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应当严格基于施工标注和规范开展施工,并对施工质量加以重点关注。唯有对其采取全方位质量检查之后,方可对构件运用到具体施工之中,为建筑施工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除此之外,需对信息技术加以科学应用,对构件采取全方位施工,对构建施工标准做出充分了解和掌握,以此进行准确制作和科学设计。施工期间,混凝土属于用量相对最大的主要材料,性能也对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应重视对材料质量采取严格控制,基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以及混凝土配比的标准范围,使混凝土质量可以得到可靠保证。与此同时,成品、半成品预制构件的搬运以及安装,具有非常严格的标准,专业人员应当采取严格控制,以此切实提高施工质量[2]。

(二)预制构件质量要求

预制装配式建筑多以预制构件组装为主,为确保整体建筑质量,应当对各预制构件质量加以重点关注,并采取严格控制,确保各构件符合具体标准。各预制构件生产制作后,经运输、进场、安装等众多环节流程,且长期处于工作状态,较易产生雷锋问题,对后续正常使用会造成严重影响。除此之外,同构建连接部分,应对具体尺寸采取严格精准控制,同构件尺寸保持相互一致,并达到相应的抗震标准。所以,唯有确保构件质量、符合连接部分标准、以防出现裂缝等现象,方可对预制构件使用到施工中,为质量、安全提供可靠保障,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安全危险事故。同时,各构件可采取修复处理,即便连接部分存在损伤,仅需采取合理调整与恢复等,便可避免引起的安全风险问题。

(三)构件模具质量要求

对缓凝土构件模式采取严格检查,避免因模具变形导致构件变形,造成构件尺寸错误,从而使施工难度得到相应的增加,并对质量和进度等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混凝土建筑期间,应当对全过程采取严格检测,尤其是浇筑环节,对存在的变形问题采取快速发现,并做出有效修补和妥善处理。除此之外,浇筑完成后,应做好养护管理,确保满足施工技术性的严格标准[4]。

(四)构件运输要求

预制构件生产制作,并运用到具体施工之中,因对运输问题加以重点考虑,表面由于运输对构件产生破坏影响。技工过程期间,应对构件采取稳定固定,确保运输期间良好的稳定性。构件装卸期间,应基于装卸标准,严禁因装卸不当对构件造成破坏影响。除此之外,构建运输期间,应当对运输路线做到充分熟悉,选择平坦比值的道路,避免经过泥泞或是颠簸的道路,以防由于急刹、颠簸等对造成构件变形或是损坏。与此同时,构件进场之后,应当按照构件重量和大小等,对存放位置地面采取压实,避免构件出现损坏等情况[5]。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一)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以预制构件连接方式为主,以此组装形成建筑主体。所以,构件连接质量对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性能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施工期间,可使用螺栓完成构件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保证精密的同时,符合技术标准。除此之外,为便于钢筋插入,安装期间,可位于下层板预留适当的空间,并使用螺栓进行连接,对其他部位同剪力墙采取稳固连接,确保各部分可以形成紧密联系,为预制剪力墙施工奠定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为确保内剪力墙同主体工程之间的穩固连接,应对连接位置以及墙体稳定性做出充分明确,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提供可靠保障,以此使工程质量可以得到切实提高。

(二)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窗体施工技术应用期间,需基于建筑设计标准,对窗体尺寸、朝向和数量等因素做出充分明确和重点考虑,使窗体可以发挥通风、透光与遮挡等主要作用。与此同时,为保证预制窗体施工的严格质量,需通过螺栓采取有效固定。位于窗体部分预留螺母,便于后续使用螺栓进行固定。预制窗体运至现场之后,应基于窗体位置完成构件有效连接,对预制构件窗体位置做出准确调整,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达到预制窗体施工技术应用的严格标准[6]。

(三)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属于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特点,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需对安装工作加以关注和重视。安装期间,安装尺寸同实际尺寸不相符的问题常有发生。针对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方向有着严格标准,所以,务必重视对此方面采取严格管控。除此之外,叠合板安装期间,同样存在较多问题,如安装期间造成损坏,对后续施工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安装期间,务必对叠合板采取严格保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外围支板,避免因叠合板破损导致出现浪费等,从而增加成本支出。施工期间,还需对安装结束后浇筑施工加以重点关注,尤其是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采取合理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可以满足严格标准,使施工质量可以得到可靠保证[7]。

(四)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期间,借助于湿式系统,运行时需完成放样和现浇施工,并对梁、板、墙体等采取吊装施工。如楼板混凝土浇筑期间,应对锚筋插入至预留叠合现浇层之中。与此同时,浇筑期间,应当采取混凝土现浇施工,下部位置通过铁件采取固定连接。除此之外,需重点关注的则为,施工时应基于具体情况预留适当的滑动空间。吊装施工期间,同样需借助于干式系统,吊装流程具体为,放样结束后,对柱、梁、板、墙体等采取吊装施工。预制构建安装,同样需对尺寸做出严格控制,尺寸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详见表1。

(五)预制装配工程验收

施工期间,通过采取必要的严格质量检测,使施工质量得到可靠保证,检测内容具体涵盖:模具、预埋件、构件成品、版成片、生产工序、运输构成等。检验内容以及环节,可以为施工整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除此之外,检验过程期间,应当基于流程以及检验程序的严格标准为主,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或是材料采取妥善处理,为施工质量奠定重要基础[8]。

(六)BIM技术应用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领域的重点应用,应用BIM技术,可以使预制信息更加精确。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通过BIM技术的科学应用,以设计规划和生产阶段为主。通过对BIM技术以及射频识别技术的科学应用,可充分使用构件原材料高质量生产的标准需求。预制构件期间,需录入不同信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芯片可起到关键的载体租用,对构件基本规格以及尺寸大小做出准确详细记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编码存在着唯一性,可以可确保构件生产制作以及运输储存等更加稳定。同时,做好预制构件材料管理,确保材料运输路线安全合理,为建筑设备和材料使用提供可靠保障。基于对BIM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对建筑结构做出形象具体模拟展示,为设计和施工等人员开展作业提供可靠帮助。装配实践期间,应用BIM技术,实现施工环境真实模拟,实现水工环节的立体化,以此对吊装空间做出准确掌控,为施工顺序有序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四、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良好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变得更加成熟,不过,尚未建立起统一标准的产业链以及规模。所以,为促进建筑现代化发展,需对国外施工技术加以参考借鉴,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有关规范标准等加以不断健全完善,并在此基础上之上做出优化调整,促使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在建筑行业領域获得快速推广和广泛应用。鉴于此,应重视对先进技术的深入学习,并加大投入,促进科技创新的同时,对现代化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加以不断健全完善。同时,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技术与法律法规、标准古典等,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稳步发展,预制装配式技术也在各行业领域获得重点应用。并不局限于建筑行业领域,其他行业灵活同样有所应用和拓展,如综合管廊等。除此之外,部分构件由于成本造价过高,采取优化以及流水线生产之后,可确保施工效率的显著提升,并使成本得到有效节约,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稳定良好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也获得更多的应用,逐渐成为建筑行业领域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因其具备工期、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特点,在建筑工程获得重点应用。所以,务必重视对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科学创新,使预制装配式建筑所具备的优势可以得到有效发挥,使施工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可靠保障,以此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000(027):34-34,259.

[2]张旸.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7,000(024):278.

[3]兰许秒.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世界,2020,000(002):31.

[4]陈新.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6.

[5]玉梅李,琳珊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研究,2019,002(008):P.162-163.

[6]杨春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000(028):P.241-241.

[7]唐晓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14):1-1.

[8]牛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00(011):110-111.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与结构设计要点
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
刍议预制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探讨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