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8-10宋友春董书兰
宋友春,董书兰
(1.日照市岚山区碑廓中心卫生院,山东 日照 276809;2.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内科疾病,通常因心脏难以实现等量供应静脉回流,致使心肌收缩功能逐渐降低,心脏血液难以供应其他组织新陈代谢应具备的血液流量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1]。该病易导致心悸、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由于人们工作及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发展,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9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就诊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3 例;年龄41~77岁,平均(59.4±5.7)岁;病程 5~11 年,平均(7.5±1.3)年;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15例,Ⅳ级15例。观察组男28例,女21 例;年龄43~76 岁,平均(60.2±5.1)岁;病程5~10年,平均(7.3±1.4)年;NYHA分级:Ⅱ级18例,Ⅲ级17例,Ⅳ级14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2012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LVEF<50%;NYHA分级为Ⅱ~Ⅳ级。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严重心律失常者;因其他病因(如先天性心脏病、甲亢等)而诱发心力衰竭者;精神异常、沟通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引导患者半卧位治疗,且予以吸氧、利尿、扩管、营养支持等处理。同时,对患者予以卡托普利(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47)治疗,每次25 mg,每天3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国药准字Z19990065)治疗,每次25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两组均治疗1个月。同时,医嘱患者在饮食上需坚持低脂、低盐,同时,密切监护患者心电图。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2]: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心功能等级提升≥2 级,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等级提升>1级,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改善,且有加剧的趋势,心功能也未提升,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包含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每分输血量(CO)。选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探头频率为2~4 MHz。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型脑钠肽(BNP),空腹取肘静脉血2 mL,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N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LVEF,左室射血分数;SV,每搏输出量;CI,心脏指数;CO,每分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例数49观察组49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LVEF(%)34.1±1.9 35.3±2.1b 34.2±2.0 37.9±2.1ab SV(mL)60.4±10.6 71.6±11.4b 60.6±11.2 83.5±12.5ab CI(L·min/m2)3.1±1.2 3.9±0.7b 3.1±0.9 4.7±1.0ab CO(L/min)4.8±1.9 6.1±1.5b 4.8±1.8 6.9±1.6ab
2.3 两组BN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BNP水平比较(,ng/L)Table 3 Comparison of BNP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L)
表3 两组BNP水平比较(,ng/L)Table 3 Comparison of BNP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 251.4±252.7b 1 065.7±326.4ab例数49 49治疗前1 436.7±261.3 1 433.8±274.5
3 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痹”“心悸”“痰饮”等范畴,该病的治疗,通常主张益气养阴、活血化瘀[3]。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芪与党参;该药物是利用现代工艺对上述两种中药予以提纯所制成的中成药。该药中的党参可发挥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作用。黄芪具有利尿生肌、补气固表的功效[4]。两种中药配伍使用,可发挥益气补气的效果,利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此外,现代药理学指出,党参内含有人参皂苷,其在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提升心输出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等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5]。此外,人参皂苷还能阻滞细胞膜钙负荷,避免钙超导,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心肌受损,加快心肌细胞的恢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异常,且可调节血液黏度。黄芪在现代药理中同样具重要作用,如其可扩张冠状动脉,强化抗缺氧水平,避免脂质过氧化,提升Na+-K+-ATP 酶的活性,强化左室构型与射血功能,提高心输出量[6-7]。该药物能在一定程度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控制心肌耗氧量,稳定细胞膜。该药能强化人体免疫力,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加快心功能恢复[8]。此外,该药还能改善心肌缺血、正性肌力、保护肌力,且能优化人体微循环,提升心功能指数。在西医中,各种药物虽然具有正性肌力的效果,但会在一定程度增加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9-10]。而黄芪扶正注射液不但能发挥正性肌力的功效,还可避免心肌耗氧量的增多,因此,该药具有保护心肌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症状。治疗后,观察组LVEF、SV、CI、CO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BNP合成量异常偏高,通常是心脏的一种自我代偿机制,若心室显著变大,或心室负荷显著偏重,则BNP的合成量与分泌量将显著提升。BNP 与NYHA 分级呈正相关,临床上可将其作为心衰程度的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浆BNP 水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但由于本研究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少,为进一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后续还需增加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
综上所述,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