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08-10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转型数字化

杜 彦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行 贵州 贵阳 550081

一、银行数字化转型理论研究的内涵与边界

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整体的金融运行模式,某种程度上来讲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本质上属于科技的进步演化史。本世纪初期,智能设备开始进入民众的生活,手机移动端开始承担更多的职责,由此更促使银行开始朝着数字化转型;

2014年时,埃森哲给出了“全时银行”的理念,谈到银行应关注下述5点的变化,即为我互联、成果经济、平台革命、智慧企业、员工再造。麦肯锡在进行专门调查后发现下述一个现象:世界范围内知名度较高的外资银行,其大概会把自身一年内的17%―20%的税前利润直接放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方面进行研发。BCG曾于2018年的数份调查当中谈到,因为受到监管、风险以及合规成本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世界银行业当下是处于下坡路状态的,此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便是公司银行的发展重点。

中国各商业银行即便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整体关注度、重视度是很高的,不过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处在起步发展时期。由此,必须在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与自身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银行数字化边界,切实地推动银行技术的发展。同时,还需根据现实问题,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规律,找出其可行的改革路径,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才能够实现既定目标[1]。

二、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1.行业角度。银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非是应对行业自身的“恶性竞争”,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营造出良性的发展环境。和经济发达国家出现的“诸多银行经营失败最终退出市场”的状况进行比较,发现中国之前并无专门的银行破产机制,不过按照相关发展规律可发现,之后的几年、几十年内很大概率会发生“退出市场”“兼并重组”的状况。由此可见,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上,部分动力较足、发展目标明确,特别是中小银行机构,是可凭借数字化转型来和银行进行合作,由此实现共赢的。

2.客户角度。不论是国外商业银行发展或是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其最终的目标应该均是为消费者服务,让其拥有更便捷的消费体验。但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客户行为模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和银行原有的客户服务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由此银行业转型压力随之逐步增大,特别是面对业务同质化严重的痛点,需要从产品、服务和价格的竞争转向差异化、场景化、用户体验的竞争。

3.监管角度。银行业对于各个国家来讲,均是其关注的核心行业,所以银行的各类创新活动自然会受到相关规则的约束。首先,很多银行的数字化创新活动均处于监管的界限处。所以对于各个国家的监管部门来讲,所设定的相关政策目标同样需要在下述三点内容间进行平和:第一,金融需维持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别是世纪初金融危机出现之后,需要更加关注各方面的技术工作手段,由此来辅助银行业真正地进行数字化转型。第二,优化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整体的服务能力,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完美的金融服务体验。第三,优化本土银行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以此进一步来推动中国的金融科技变型发展。

4.机构角度。商业银行“躺着挣钱”的方式正在消失,由于内外部各类因素出现变化,银行不仅无法凭借传统业务来进行持续发展,同时更无法发展复杂化的金融业务。所以,怎样借助大数据等新型科技技术推动自身的业务创新和整体发展,变成了当下商业银行的关注重点。详细分析能够发现,其实商业银行可多关注其在组织架构、业务产品、风险管控等内容,这些方面均可进行数字化的发展,这样同时也可优化银行自身的体制状况,让其获得更佳的商业模式。

三、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模式研究

1.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模式。中小银行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工作时,应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提高自身数字化能力及应用水平。在当今中小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中,由于同时具备金融学专业与数字化专业的人员储备较少,导致在实际数字化转型工作当中其转型力度与转型完善程度再至后续业务流程的优化方面都有着不小的打击。因此,在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当中,要通过专项资金计划、内部融资等资源的使用加大对数字转型技术与人才培养制度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专业对口人才的招聘机制与招聘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银行内部职工转岗机制,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此来充分开发自身数字化水平。二是加强科技的应用。在本身落后于大型银行的经济条件下,中小型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对技术服务商的联系,更快地对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工作进行改良与创新,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技术架构与服务能力进行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销售工作。

2.大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在实际应用方面,大型银行应通过对当下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结合自身实际经营状况的资金、体量、品牌优势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经营模式的改革与特色运营体系的建立。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数据化、可视化的优化处理,更应当站在未来持续经营的角度上对数字化转型工作与自身银行运作模式进行数据化重构,保证既在当前数字化大环境下掌握商业竞争主动权,又能在原有的服务模式、服务种类与服务方式上进行优化与创新。在运营体系方面,大型商业银行仍然要秉持以客户为主要核心的服务方向,依据客户需求建立自身特色服务、特色产品,并通过数字化转型工作对当今银行服务成本、服务门槛、服务面积等内容进行优化与改良。此外,银行应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等技术为客户实际需求打造个性化、多样化的全方位金融需求,保证银行特色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生命周期与服务质量,更好地推动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工作。

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1.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当下,社会整体在逐步地由IT时代转变至DT时代,而在这当中,数字化便是重要度最高的要素。以此作为基础,银行数字化转型变成了社会趋势,相关节奏、重点内容等均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此种状况下,商业银行需由制度层面首先进行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在主动做好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寻找出数字化银行真正的发展道路。

2.构建与数字化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组织机构作为现代商业银行能够高效运作的最基本的保障,则我们需要看组织机构的设计是否符合常理。这关系到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当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银行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难以在原有的组织架构上去支撑敏捷反应以及进行快速的决策,尤其是传统的银行,他们往往是以产品为中心,采取部门制度,IT部门宇其他的部门来说是独立的。而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也一直在围绕这战略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当然,在未来也会结合数字化做出进一步的战略优化,使组织架构变得高效、敏捷、智能。

3.保障信息安全。就行业整体来看,组织架构也逐渐变得更加开放,然后,也会同时遇到相对应的风险,比如,客户信息的维护、网络风险的预测等等。安全保障对于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也带来了相对应的风险。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信息安全的保障。

4.充分挖掘银行大数据价值。在商业银行中,有着大量的客户数据以及交易资料,这便是数据化时代最重要的财富,在数字化的转型中,出现了各类数字网络型、互联网型、直销型、虚拟性的业务类型销等,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价值。银行则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通过对大数据用于合规、审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而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对客户画像、产品分析、盈利分析等进行精确的营销战略储备以及交叉营销等。

5.培育银行和客户共赢的金融生态。金融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金融业普遍应用的工具和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场化竞争更加激烈,商业银行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结合自身的业务模式、客户定位、营销策略及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一个银行和客户都能实现共赢的金融生态。

6.研发和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商业银行业务需要借助数字化发展大力拓展获客渠道、延伸服务渠道、升级产品和服务、提升运营效率。如利用生物识别、智能风控、智能预测分析、智能语音交互等数字化技术在零售银行进行应用,大力推进虚拟信用卡、二三类账户应用拓展、消费贷及智投产品创新,要贯彻快捷、轻便的产品开发理念,研发新型产品,发挥传统金融行业先天优势,结合创新数字化技术,从而增加受众面,提升客户粘度,加强客户活跃度。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转型数字化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