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千日领航”工程,打造学生成才导航系统——强化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引领,筑梦学生成长成才

2021-08-10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领航成才素质

张 斌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2737

职业院校学生是一群有鲜明特点的学生群体,他们积极、热情、动手能力强、与企业接触密切,但是也存在不少缺点,比如自我要求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适应能力较弱、自我认知存在偏差、自我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等。在长期担任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所管理的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打造学生成长成才系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我自2002年开始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在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思想道德培育;重教育性培育,轻融入性培育;重第一课堂培养,轻第二课堂培育;学生缺主动学习意识,少终生学习能力的问题。而具体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重学生事务、轻思想引领”的倾向,习惯埋头于文体活动、宿舍管理、奖助评优等事务性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塑造重视不够。

为改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出彩”为指导理念,培养“有就业能力,有生活品质,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大学生为目标,在所负责班级实施了“千日领航”工程,加强学生培育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千日领航”工程细化了职业院校三年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生活动实施方案,将学生思想引领和综合素养提升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到2017年9月,“千日领航”工程开始在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全部新生中组织实施,现已在93个班级,4760名学生中组织开展。“千日领航”工程立足学生发展实际,着眼于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导航,根据学生特点量身定制学生成长计划,个性化设计成长方案,序化成长项目与活动载体,为学生勾画了简晰可视、全程引领的成才导航系统,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全面提升,铺就了“德育铸魂、学识强基、能力修身、技能立业”的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之路。

一、“千日领航”工程组织实施过程

“千日领航”工程自学生入校就开始组织开展,通过科学设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活动方案,统筹规划学生成长成才路径,努力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指导学生绘就成长成才愿景。从授课教师、社团指导老师与管理干部中遴选了解产业发展、热爱学生工作的骨干人员,与辅导员共同组建学生导师队伍。新生入校即配备成长导师,以“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出彩”为基本理念,以培养“有就业能力,有生活品质,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描绘“明事理、懂礼仪、善表达、有技能”的成才愿景,构建学生千日成长为主线的素质教育机制和路径,帮助学生明确个人成长路径,人人绘就清晰可遵循的千日成长蓝图。

(二)构建模块化活动框架,为学生勾画成长导航路线图。以成长领航为主线,对学生活动进行梳理,将学生活动模块化,并设计项目化活动方案,构建了以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1+1”自主学习活动、班级分享交流会等系列活动为载体的导航路线图。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师生共同制定三年总目标和学期分目标,编制职业生涯规划书,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导师指导过程。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制定精神、言行、仪表、课堂、宿舍、餐饮、环境、网络“八个文明”活动目标,开展系列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水平。“1+1”自主学习活动由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构成,学期末统一组织展示或考核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三)改进学生评价机制,为学生成长定位护航。树立引导激励评价理念,对原有先进集体评选办法与学生素质考核评价办法进行系统性修订,摒弃传统“扣分法”为“加分制”。开发设计奖励项目与加分指标,通过加分奖励与学分认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素质提升等活动。修改后的先进班集体考核办法从一日常规、学风建设、素质活动和班级建设四个维度对班级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修改后的先进团支部考核办法是在一日常规合格基础上重点参照素质活动开展情况对团支部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个人根据新修订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与指标体系,按照基础评价项目与加分项目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完成学生综合素质学期评价报告与三年综合评价报告。

(四)即时记录学生表现,实现学生发展轨迹可视化与动态化。通过爱班级、蓝墨云班课等软件系统与学生成长手册相结合,集学生一日常规表现、素质提升活动参与情况、活动成果等过程性表现与成绩于一体,形成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及个人可以以不同身份进行查阅、操作、互动,实现了对学生成长目标及实施状况的适时监控与动态调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过程评价与运用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实现了考核的公平公正。学生可以即时关注个人成长水平与成果累积情况,准确把握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能够进一步激发成长的动力。

二、“千日领航”工程开展成效

通过大学生“千日领航”工程的实施,完善了班级量化考核机制、学生管理机制、名生培育机制三项保障机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创新素质五项核心素养指标素;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成长需求,围绕着核心素养五大指标,为学生量身设计了八项品牌活动,并以品牌活动为主框架构建于学生思想引领全过程;依托品牌活动初步构建了适合高职学生三年成长发展的活动体系。

(一)三项学生培养机制。致力于改革创新班级量化考核机制、学生管理机制、名生培育机制三大保障机制,帮助学生规划个人成长路径,推进大学生干日成长领航工程实施。

1、班级量化考核机制。从一日常规、学风建设、素质活动和班级建设工作水平四个维度,构建班级考核框架和具体实施细则,提高班级考核评比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成果导向性;

2、学生管理机制。围绕“学生主体、辅导员主导,导师提升”的角色定位,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对应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导师、学生干部培训和管理考核办法,打造讲正气、作风硬、能成事”的学生管理队伍。

3、名生培育机制

导师制、大赛指导、典型推优、大赛成绩置换为引领,畅通激励名生培育的良好渠道,营造学会学习、崇尚技能、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五项素养指标。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性目标,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为基础依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创新素五大质核心素养指标素。

(三)八项品牌活动。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成长需求,围绕着核心素养五大指标,为学生量身设计了思想引领八项品牌活动,并以品牌活动为主框架构建于学生素质提升指标与学业进度两个维度的学生素质提升活动体系。

1、我与时事(责任担当)。以新闻联播、团课为主要开展形式,大型集团活动适当补充。实施新闻联播每日看活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夯实爱国主义思想根基。通过红歌朗诵比赛、法律知识竞赛、党团知识竞赛活动等大型活动和系列主题团会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学生。

2、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责任担当)。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为工作重点,以实现“八个文明”为活动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是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学生素质教育的机制和路径。

3、“经典诵读”活动(人文底蕴)。依托传统文化进班级和在校三年读百本书活动,先后开展弟子规诵读、诗词歌赋诵读、“聆听华夏之声”演讲比赛、“墨下绘真情,画中藏诗意”书画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4、班级分享交流会活动(沟通表达)。围绕培养学生开口能讲、下笔能写、遇事能办的活动目标,各班级利用第二节晚自习时间,有序组织班内同学,采用自由演讲、分享交流的方式上台演讲或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

5、“1+1”自主学习活动(健康生活、人文底蕴、沟通表达)。信息工程学院“1+1”自主学习活动由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构成,其中,必选项目包括演讲口才和书法两项。对于必选项目,学生利用新闻结束后的15分钟进行书法练习;在晚自习第二节课各班积极开展班级分享交流会,提高演讲艺术能力。自选项目包括礼仪、舞蹈、相声、合唱团、乐器等项目,学生从自选项目中分别选取一项利用自习时间和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活动,在学期末由学院统一组织进行考核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6、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创新)。学生根据导师要求制定大学三年目标和学期目标,学生以目标为学习导向,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导师指导过程,导师以目标为教学导向,对学生学期目标进行考核。

7、创新创业(实践创新)。依托“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社团、信息工程学院特长生导师制、技能大赛创研团队、企业文化进班级等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活动。

8、社会实践服务(实践创新)。志愿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寒假社会实践等活动。

猜你喜欢

领航成才素质
领航
领航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领航海外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领航海外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