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理念下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研究

2021-08-10束颖丹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平台

束颖丹

仪征技师学院 江苏 仪征 211400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MOOC、网络课程如火如荼地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大量涌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充分的资源,而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受到更多的青睐和重视。

一、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此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但对没有任何程序设计基础的学生来说,知识点多,概念抽象,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笔者对该课程近几年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知识点多且零散

C语言知识点多,内容分散,理论性强,导致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所有知识都讲透,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取变得困难,更不可能高质量地将教学知识点在课堂上教授。

2.学生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

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中考失利、无缘普高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接受能力有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上易走神,课后不复习。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固化

C语言教学多采用传统模式,理论教学在课堂上完成,辅导答疑安排在实验课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语法知识的学习,师生缺乏互动和讨论,老师讲得辛苦,但效果不理想。

4.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学生对实验目的或实验内容糊涂,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上机编程无从下手,而老师一对多辅导,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以致很多学生一节实操课下来一无所获。

二、微课程理念下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学习的可行性

1.微课程

“微课程”一词英文为“micro course”,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把教学目标和内容紧密联系作为其核心理念,是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在国内,学术期刊中给出的微课程定义和理解各有不同,本文采纳的是黎加厚教授有关微课程的理解,本文认为:微课程是“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

2.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结合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已成为了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主流。混合式学习的核心在于“混合”,不是简单地将线上教学和线下面授简单组合,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线上学习资源丰富、交互便捷的强大功能,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以学习效果和效率最优化为目的,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3.基于微课程的混合式学习在C语言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微课程以“短小精悍”著称,所谓“短”是指时长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内将知识有效的传达,大大提高了学习知识的效率;所谓“小”是指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单一,教学资源的容量小;所谓“精”是指主题突出,教学内容精选,教学设计精细,教学过程精彩;所谓“悍”是指短小聚焦且交互性强,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学习的需要。

C语言程序设计理论深,实践性强,灵活多变,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但对于这些00后的职校生来讲,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在这种情形下,混合式学习就很好地体现了其作用和价值。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与学,教师可以借助于网络资源,将备课、评价、答疑等教学活动形成一体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启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采用微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是完全可行的。

三、微课程理念下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学习的实施

1.课前自主预习环节

授课前,教师对要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课件、微视频、测试题等教学资源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学生线下可自由安排时间使用电脑端、手机端登录到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测验题以检测自己的预习情况。此外,学生在平台上还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知识点进行反馈,教师在课前,将学生的反馈问题进行汇总,并结合学生的测验情况,从中发现一些共性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讲授。

2.理论教学环节

授课时,教师首先强化本次课的重难点知识,对课前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完成知识的内化,其次引入教学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寻求编程思路,从而完成流程图的绘制、程序的编写。另外,在有限的理论课上,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教师也可将程序“以填空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完善程序的编写。

3.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课前,教师将实验任务发布到网络平台,并要求学生课前画好流程图并编好代码,实验课上,教师首先讲解本次实验所运用的核心知识,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编写好的程序代码输入C语言编译环境,并进行编译运行,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答疑。

4.课后复习环节

课后复习是教学流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梳理知识点发布到网络平台,并设置相应的测试题,供学生课后进行复习使用,学生在学习测试评价和相互总结中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

四、结束语

微课程理念下的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将课程教学从课堂内延展至课堂外,需要教师在构建网络平台、微视频制作、学习任务活动、有效学习资源整合等方面精心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实践中,教师应切实把握好微课程“微”、“精”的本质特点,设计好微课程的教学流程和学习资源,结合好C语言的教学特点,才能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微信网络平台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51单片机C语言入门方法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