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的研究

2021-08-10公茂金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评判职业技能职业院校

公茂金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发展理念有差异。想要开展完整的技能大赛,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必须达到行业需求标准且要准备到位,这是支持技能竞技大赛实施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目前除了重点职业院校以外,多数职业院校中的教学设备,仍无法跟上专业竞技比赛需求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技能大赛,其技术水平难以达到行业需求标准。除教学设备的问题以外,许多职业院校在对人才培养方式上也有部分缺失。比如,职业院校内课程以教师的理论课堂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技术操作的培训;再比如,将教学重点关注目光全部投在了毕业生的身上,忽略了非毕业生及入校新生的基础以及技术的培训,导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周期缩短,无法熟练掌握目标大赛的实际操作要求水平;另外,职业院校的许多教师都以钻研教学理念为主,不愿投入过多精力组织和参加技能大赛,缺乏相应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无法将实际操作技术,有效的传递给学生。院校也缺乏相关配合,导致以技能大赛为依托的教学改革速度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认知不充分。在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竞赛所需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对课赛融合的培训模式进行透彻的了解。在培训中,占培训主导地位的是职业院校老师,而并不是学生,所以就导致学生在接受培训时缺乏主观能动性,逐渐积累了对技能大赛的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接收不充分,基于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也得不到高效的利用,职业教育也无法得到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三)技能大赛和职业教育合作各方协同不足。因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和竞赛选拔,双方的利益与风险基本点是不同的。所以就导致了职业院校的利益源头和竞赛的发展源头是不相同的。在学校和赛事开展两方各自偏重利益的情况下,双方的一些行为可能会给对方造成不同程度伤害以及损失风险,需要更好的把握职业教育重点和技能大赛的本质目标相契合。

(四)学校教育方式老旧。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固有观念影响。教师更加侧重于学生的理论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也违背了技能大赛模式下开展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如果职业院校在进行学生技术培训时,仍然遵守传统的教学机制进行,学生对于技能大赛中实际操作的自我理解不足,熟练度欠缺,便很难对技能大赛产生兴趣。另外,在职业院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时,没有从教育方法上做出由传统教育方法向新型教育方法转变的过程,其授课的内容大多也是以老师的思想为主导,而并没有遵循竞赛的真正需求。

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发展

(一)对接技能大赛。例如,工业设计专业常规理论教育缺乏实际技术、市场发展方面的信息资源,以及金融等方面的帮助。所以,在该领域的职业化教育中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技术竞赛支持,才能顺利地进入到市场之中。在此过程中,通过技能大赛为职业教育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服务,如技术、信息、资金、以及销售等服务将是一条崭新的途径。当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比较健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表现在其总体推进高质量教育水平的发展,以及专业建设。但是比如工业设计专业和原型制作专业等比赛类课程的发展比较缓慢,整体发展水平无法满足当下市场生产的需求。所以,加强相关专业职业化比赛体系的建设对于教育改革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将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融合后,以方便专业发展为原则,以促进职业技能应用为宗旨,开展职业教育的竞赛改革,实行弹性学制,为专业技能学习提供便利,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可以实现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

(二)技能大赛推动教师和学生进步。我国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

我国职业院校一直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放松或轻视了对实操技能掌握的培训。理论和专业基础课的比例远高于技能实操课程,一些院校因为师资等其他原因,即使有实操课程也始终停留在仿真、模拟阶段,与实际工作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为了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满足社会上的岗位条件,这些就对我们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技能大赛就是促进教师技能学习和发展的一个良好舞台。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且想要取得成绩,教师就要首先掌握比赛规则及相应技能。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直接参与,能促使教师对高素质技能要求以及相关工作岗位技能标准有一个新的了解。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能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同时,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的走向实践、走进企业、走入社会,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世界技能大赛堪称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世界技能组织举办世界技能大赛的宗旨是促进各参赛国青年选手之间的技能交流,宣传技能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鼓励全世界的年轻人去学习技能。借力世界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学校与行业的交流,及时更新行业的最新技术或者标准。与世赛接轨,用行业的先进工艺来培养学生,以满足企业的实际所需,及时修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相关内容,让普通教学达到世赛的要求,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的新局面。

参照世界技能大赛评判规则,创新职业教育课题评判规则。以原型制作项目为例,从单一模块的评判到精度检测和整体装配的评判,无外乎主观评判和客观检测,评判过程尽量减少主观评判,客观评判尽量采用仪的评分,往往以教师评判为主,是不是可以创新一下,参照世赛的评判规则,各组选派学生组建评分小组,类似于世赛的裁判组,让学生参与检测工件,既能保证评判的公平公正,又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总之,对照世赛的评判规则,优化综合加工课程的评分细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检测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

技能大赛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职业技能素养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提高了教师、学生的技能水平,扩大了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所以技能大赛和职业教育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改革模式下,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的融合,需要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满足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对此,可以做好考核评价制度顶层设计,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大赛为导向,建立质量激励与约束制度,激发教师的动力和活力。在此过程中,要将职业技能大赛的内涵加入到教师考核的标准之中,结合大赛对选手综合能力的要求,通过制定教师发展标准、优质教学奖、教科研及社会服务考核奖励办法、评教评学、大赛奖励办法、名师评选、“双师型”教师评聘、职称评聘、教师培训进修管理办法等制度,比赛是一种全方位的考核,坚持德才兼备,突出技能大赛成绩在绩效分配、岗位晋级等考核中的比重,促使职业教育参与技能大赛的热情越来越高,激发教师教书育人活力和创造力,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要求参赛即可。通过考核评价制度“引擎”和“指挥棒”,驱动教师“勤于学、敏于思、善于行”,使教师认识到职业技能大赛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日常职业教育中,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此举有利于推动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提升,让选手不再只是掌握单一的实践操作技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在改革创新工作中,可能因预判不准,研究分析不透,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而犯下“无心之错”,若对犯错的教师搞“一刀切”,就会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还应探索构建容错纠错机制,让教师“想为、能为、敢为、有为”。基于此,便能通过教师这一路径实现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二)构建优质的教材内容。通过技能大赛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在职业教育的教材构建过程中,考核他们的理论、软件、实操等,要以技能大赛建设引导和统领教材建设,将技能大赛观念、竞赛目标、竞赛内容映射到教材之中,使教材对接技能大赛标准,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实现以大赛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的理论教学内容组织思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内容组织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组织思路,产业的革新推动大赛内容更新,让学生能以“边学习、边运用、边修身”的方式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大赛的变化引领着职业院校增强实践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所以,在职业课程和教材中加入职业技能大赛的内涵,然后进行课程的创新建设,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改革,让学生们能从教材之中学习到职业技能大赛体系的内涵,认识到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三)制定高效的教法。为实现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所以要制定新的教法,提高两者的融合成效。对此,要构建以行业建设为教学宗旨,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为发展导向,强化教学与实训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技能竞赛技术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积极开展多样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实训——技术服务——就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选拔一批拟参赛选手强化训练,以技能大赛的标准化操作来要求,并分工种组织全校师生观摩,学习技能大赛中突出的精神品质和技能操作,制作光盘和多媒体课件,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源。打造渗透竞赛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自觉以比赛作为基础目标来提升自己,弥补实训场所不足的缺点。通过专业教师联合企业中的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综合评定拟参赛选手操作技能的纯熟与否,公平公正的树立学习榜样,设立教育方向,综合考量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从而较为完整的促进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包含职业素养,实现教育和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省级和全国技能大赛选手,应给予更多的机会,展现技能大赛开展的权威性和吸引力。专门召开表彰大会,激发学生们参赛、训练、胜利的热情,对获奖选手和辅导教师给予奖励,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历程。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加强与技能大赛的合作密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实践过程,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经历技能大赛教学的实践活动,助推专业教学改革,技能大赛要派遣专业人员参与到实训活动中,为学生带来更贴近职业技能大赛的培训教学,以此促进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路径上,职业院校要通过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构建优质的教材内容,以及制定高效的教法,深化校企合作拓展第二课堂,推广技能大赛成果,将职业技能大赛融入职业教育改革之中,以此达到两者的有效融合。同时经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使毕业生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满足当前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融合技能大赛的高标准要求和创新精神,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猜你喜欢

评判职业技能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