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质量优化措施

2021-08-10李启旺庄惠军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质量施工现场

李启旺 庄惠军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0

1 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设行业飞速发展,工民建工程数量和规模都在增长,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着严峻挑战,需要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与方法,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管控力度,促进工程质量提升。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内容较多,涵盖了多种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应用,想要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性,必须要加大对技术管理的重视,以工程质量为基础,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强化技术问题的分析,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 工民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防渗技术要点 第一,外墙防渗。外墙防渗漏会直接影响到工民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在外墙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准确判断引起外墙渗漏的原因,通过合理的防渗措施做到对外墙施工的保护,避免在阴雨天施工减少水分渗透到外墙中,造成渗漏现象。第二,屋面防渗。屋面施工时,以水泥和砂浆材料为主,而这些材料在施工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给施工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屋面施工时要求工作人员加大对防渗材料的科学选取,减少材料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在施工完成之后交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达到规定的施工标准。第三,门窗防渗。门窗渗漏是施工中非常常见的渗漏位置,在门窗施工中要求工作人员做好精准测量,落实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减少门窗部位出现的渗漏问题。第四,厨卫防渗。在厨房和卫生间存在着非常多的管道,而管道增多会加大管道接头部位的出现几率,接头部位出现连接不当将引起渗漏问题,所以在厨卫施工中需要加大对管道施工的关注,采用恰当的管道连接手段,降低渗漏现象出现几率。

2.2 打桩施工技术 在工民建施工中,打桩施工技术是极为基础的施工内容,是属于工程项目开展的初期阶段。在打桩施工中,要求工作人员认识到桩基础施工的重要性,由项目负责人做好桩基施工的监督,坚决杜绝桩基础施工中出现的不牢固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增加桩基础的承载力,由专业工作人员做好桩基础施工的监督与指导,杜绝桩基础施工中出现的地基沉陷,利用有效措施做好地基处理,强化对地基施工的检测,确保其承受能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在桩基础施工结束之后,由工作人员做好施工场地的清理,减少外界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造成的施工不良影响。

2.3 混凝土技术要点 首先,在原材料配比时需要经过科学计算,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配比操作,减少原材料质量出现的隐患。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浇筑管理,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入到振捣阶段,振捣作业能够强化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可以应用振捣器减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孔隙,将振捣器插入到混凝土中,保持插入深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通过对模板和钢筋的振动,让混凝土更加均匀,振捣时间控制在25秒左右,减少混凝土出现的浮浆现象。通过专业人员对振捣的监督与指导,杜绝在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离析问题,严格控制振捣器插入的距离,防止出现振捣器与模板的碰撞。然后,通过合理的施工操作明确混凝土强度,要求在施工中由专业工作人员做好混凝土强度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能够与工民建施工要求相符。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立即进入到养护阶段,养护作业需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结合工民建工程施工要求,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和保湿操作,通常来说养护工作需持续7天以上,结合混凝土具体要求,做好施工强度检测,让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降低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

3 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科学的技术管理系统 工民建工程质量与企业发展有直接联系,为了落实工民建工程施工科学性,企业需要强化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并不具备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做到对施工人员的全面监管,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预期有一定差距,甚至一些管理人员忽略了对工程的监督,造成了管理效率下降,甚至让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3.2 缺乏高效的技术管理体系 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出现,造成了市场竞争的加剧,而不同企业之间在发展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应用到的施工技术在工程体现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果不能实现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将无法保障施工技术发挥其价值。当前的工程施工规模增长,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企业内职能部门众多,无法落实技术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甚至因管理繁杂造成管理效率下降,既影响到企业发展,又不利于工程质量增长。

3.3 工民建筑施工时存在材料的浪费现象 工民建工程施工规模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材料浪费现象,甚至大量的水分泄漏,过度用电等现象无人制止,这些都与工民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相悖。在工程规模和数量都增长的前提下,让很多企业加大了对施工人员数量的招募,而施工企业并未做到施工资源和施工中人才的科学配备,出现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目前浪费已成为建筑企业的常态,如果无法做到工程施工资源的严格管理,将会造成成本增加,给建筑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4 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

4.1 管理人员要严抓施工材料 首先,在材料采购时,要求企业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能力和资质的审核,确保厂家具备良好的生产资质,保证材料质量能够符合工程要求。其次,在材料运输过程中要求企业应用合理的运输手段,坚决杜绝在运输过程中材料质量受到破坏。在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所有的材料都必须配待合格证明,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同一批次、同一尺寸的材料需要放置到指定位置,并由检测人员对材料质量进行查验。在审核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将材料分批次分类型进行合理的摆放,减少在堆放中出现的材料性能破坏。最后,在材料发放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结合工程项目要求以规定的数量进行材料发放,杜绝在施工中出现的材料浪费。

4.2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将其应用在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需要明确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让信息化技术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为了落实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提升,企业需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让其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操作能力,通过先进技术与工作经验的融合,保障工程质量提升,构建高素质的施工与管理队伍。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工民建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管理,做到对施工人员行为的监控,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在违规操作发现之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4.3 强化现场管理 工民建工程建设项目周期较长,为了强化工程质量,需要针对施工现场开展合理的管控。在施工之前由专业工作人员做好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安排,落实合理的施工技术应用计划,在确保上一道施工工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之下,进入下一项目施工中,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在施工现场由专业工作人员做好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机械设备能够大幅度提升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因此需要由专业工作人员做好机械设备的监督,减少设备带病工作,通过合理的维护手段,确保设备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促进施工现场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强化技术管理效果,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性。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近些年来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了积极解决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加大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坚决杜绝施工中出现的责任推诿,尤其针对工程质量落实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保障工程施工效果提升,结合当前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保障施工技术应用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猜你喜欢

工民建工程质量施工现场
浅谈节能技术在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简述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工民建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
BIM技术在辅助工民建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