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地诺孕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1-08-10袁艳艳陈惠惠

北方药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异位症内膜剂量

袁艳艳,陈惠惠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广东 珠海 519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患者子宫腔内的内膜细胞进入盆腔,在不该在的位置生长[1-2];免疫功能障碍、环境因素、遗传等都有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痛经、月经异常等是其常见临床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会使患者遭受巨大的身体痛苦,还可能引发不孕等严重并发症,使患者遭受巨大的精神打击,影响患者家庭和谐[3];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疗效有利于减轻疾病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纳入研究前月经规律,无严重内分泌疾病、血栓、代谢性疾病,无地诺孕素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患者,对照组29例患者。观察组中,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6.97±4.55)岁;平均病程(25.46±9.13)月。对照组中,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7.64±4.11)岁;平均病程(26.15±8.98)月。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P>0.05)。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剂量地诺孕素(注册证号H20180090,德国Bayer Weimar GmbH und Co.KG生产,规格为:2mg)治疗:口服地诺孕素,10mg/次,2次/d,对周期性出血情况严重患者,可适当继续增加服用剂量,但不超过30mg/d;用药治疗6个月。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地诺孕素治疗:口服地诺孕素,2mg/次,2次/d,用药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NBS)评估患者性交痛、痛经及非经期下腹痛疼痛程度并做好记录,其中,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微疼痛感,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疗效包括:①显效:B超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基本完全吸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②有效: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明显缩小;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7.0进行t或χ2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以P<0.05确定。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性交痛、痛经、非经期下腹痛评分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流行病学显示有10%的育龄期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此类患者子宫内膜样组织发生于子宫之外,使卵巢功能、腹腔均可能受到损害;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难点[5-6]。

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性交痛、痛经、非经期下腹痛评分更低(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能够波及所有盆腔组织及器官,包括卵巢,四指胸腔,腹腔等,临床会表现为性交痛、痛经、非经期下腹疼痛等,其中,痛经属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在性交痛、痛经及非经期下腹痛评分的差异反映了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差异,在治疗后,以上指标评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病情越严重[7-10]。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和给予低剂量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高剂量地诺孕素可以更有效的减轻患者身体疼痛感,减轻疾病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程度,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地诺孕素是新型孕激素,能够和乙烯去甲睾酮与孕酮衍生物特异结合,稳定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另外,暂未发现地诺孕素会对患者机体电解质平衡、甲状腺功能、血脂代谢等方面产生临床意义上的影响,即适当提高地诺孕素用药剂量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和给予低剂量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高剂量地诺孕素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剂量地诺孕素可以显著减轻患者身体疼痛感,具有更好的治疗疗效,另外,高剂量地诺孕素不会增加治疗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异位症内膜剂量
·更正·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