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脂与艾瑞昔布在骨科手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2021-08-10吴皓
吴 皓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陕西 商洛 726000)
骨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术后疼痛,患者极易因疼痛出现失眠、烦躁、不安等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骨骼功能恢复[1]。而如何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成为了临床骨科手术的关注重点。以往临床骨科手术中,采用的最多的镇痛方式就是给予患者阿片类药物,虽然能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患者使用后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2]。因此,为了提高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找寻一种更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的镇痛方式极其重要。本文主要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骨科医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氟比洛芬脂与艾瑞昔布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骨科医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排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艾瑞昔布,其中男性患者有9例,女性患者有6例,年龄范围24岁至63岁,平均(44.25±3.78)岁。观察组术前给予氟比洛芬脂,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5例,年龄范围22岁至65岁,平均(61.61±4.37)岁。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各项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纳入标准:(1)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2)三个月内未应用过镇静镇痛药物史;(3)不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4)无精神疾病者;(5)无凝血功能障碍者。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者;(2)伴有肝肾功能衰竭者;(3)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4)伴有恶性肿瘤者;(5)认知障碍者;(6)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艾瑞昔布(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41):术前30分钟,给予患者100mg艾瑞昔布,口服[3]。
观察组采用氟比洛芬脂:术前15分钟,向患者的静脉缓慢注射1mg/kg的氟比洛芬脂,然后再根据相应的手术要求进行麻醉[4]。
1.3 观察指标
评估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阶段的疼痛程度与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
(1)疼痛程度评估:采用VAS评分量表[5],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h、12h的疼痛程度,分值0至10分,①无痛为0分;②轻度疼痛为1至3分;③中度疼痛,影响睡眠为4至6分;④重度疼痛,影响睡眠与日常生活为7至10分。
(2)镇静效果评估:采用Ramesay评分量表[6],分值1至6分:①不安静、烦躁:1分;②安静合作:2分;③嗜睡,可但能听从指挥:3分;④处于睡眠状态,能唤醒:4分;⑤呼唤反应迟钝:5分;⑥深度睡眠,无法唤醒:6分。
(3)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口干、皮肤瘙痒、头晕、嗜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的疼痛与镇静效果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6h、术后12h的疼痛程度评分与镇静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与镇静效果评分比较
2.2 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4%,观察组为26.68%,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随着超前镇痛理念的不断完善,在骨科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并且已经有相关研究证实,“超前镇痛”可以通过手术对患者产生的伤害刺激性发生前应用镇痛药物,从来抑制术中疼痛感受的神经传入,使中枢神经对患者疼痛刺激产生的敏感性降低,最终达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延长镇痛时间、减少应用镇痛药物用量的目的[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氟比洛芬脂,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艾瑞昔布,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6h、术后12h的疼痛程度评分与镇静效果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氟比洛芬脂与艾瑞昔布均属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氟比洛芬脂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骨性关节炎手术、癌症手术镇痛中,具有靶向性,能够起到降低对神经中枢敏感性的作用,减少痛觉冲动,减轻因手术创伤造成的炎症反应与组织水肿,降低患者神经末梢的伤害性感受以及疼痛知觉[8]。艾瑞昔布作为一种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外周与中枢COX-2的表达,来降低炎性前列腺的合成,从而对痛觉超敏进行抑制,以此来提高痛阈,达到镇痛、镇静的效果;该药物治疗炎性疼痛具有一定效果,抗炎通过抑制体内的炎性因子,发挥出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9]。
综上所述,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氟比洛芬脂后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艾瑞昔布,但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