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标准化视阙下体育信息标准体系的理论建构和路径探索
2021-08-10金子鑫
刘 硕,金子鑫
1 体育信息标准体系建设背景
从内涵上看,标准是为了在 “ 相应的辐射范围中获取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 。而标准化则是为了相应的辐射范围中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体育信息标准化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调研后,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并付诸实施,通过宣贯、监督等手段将标准化的方法、原则、理念等运用到体育产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当中,从而能够实现体育信息工作的 “ 四化 ” ,即管理精细化、质量目标化、方法规范化、过程程序化。
推进体育信息标准化建设是构建现代体育工作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体育信息化部门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事业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体育信息化工作坚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发挥整体效益指导方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体育信息基础建设到大众心理认知和工作态度,再到体育业务与信息技术的不断交融,从 “ 自上而下 ” 的强势推动到法律法规和工作条例的一体化建设,体育信息化保障环境不断优化。进而,体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了体育行业水平和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效率跃进,助力了公共体育服务提高,推动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主体间交互式协调发展,各级各类体育信息化均在稳步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结合各自需求,建立信息系统并取得一定应用效果。信息化对体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体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 十三五 ” 期间,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健康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方面作用等任务对体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体育信息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2 体育信息标准化工作现状与需求
2.1 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旗帜鲜明的回答了 “ 全面小康和全民健康 ” 的关系问题,发表了 “ 建设体育强国 ” 相关重要论述,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方式是推进群众体育建设,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目的是人民至上保障人民体育文化权益推进人民身体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伟大目标必须守住全民健康的底线,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必须守住全民健康这一根本要义,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的伟大期许指导着当今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以摧枯拉朽之势革新着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意志坚决的对中国体育事业提出了继往开来的伟大要求。 “ 共襄伟大盛举,共建体育强国。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矢志不渝保持人民至上之初心,坚定不移地推动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推动全民运动、全民体育、全民健康。坚决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良性发展,坚持 “ 体育是人民的 ” 这一根本要义,持续为竞技体育过热现象 “ 降温 ” 。坚持体育外交、体育产业发展、体育文化、体育竞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一体化推进,明确 “ 为人民服务 ” 的根本准则,积极完成全民健康的伟大愿景和必然要求。
2010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体育产业标准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 “ 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我国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 ” 。因此,加强体育信息标准化的顶层设计,科学的规划体育产业和架构,研究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相互协调的体育标准体系,是未来我国拉动体育产业发展,推进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相关的标准应该做到全面配套,能够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各个相关体育模块全面发展。
2015年2月,国务院出台相关《决定》,取消了体育行政审批项目,从客观上要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优化政府职能,从体育管理向公共体育服务跃进,适时采用新的方法促进和发展体育产业,健全体育标准。推行体育强国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对于体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快制定体育标准体系,以约束职权、明晰责任、促进服务,为更好、更快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合法、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响应习近平同志号召推动体育事业均等化,方便群众体育文化发展,便利群众参与竞技体育事业,保障群众体育权益,促进全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科学的手段扩大体育服务和产品供给,以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为先锋,优化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完善体育产业结构,引导体育经济持续良性发展,推动体育服务整体性循环性革新。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这就对体育产业标准化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加强体育行业的管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体育成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新增长点。2013年,体育服务业收入达到299.4亿,占体育产业总收入的比重为34.7%;体育服务业从业人数7.4万人,占体育产业总从业人数的比重为46.1%。随着群众收入增长和结构的变化,体育健身的意识增强,未来群众将更加注重运动和健康,对体育服务需求日益高涨且多样化、多层次化,要求进一步推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提升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此同时,基础性、公益性的公共体育设施设备和商业性的体育健身产管要进一步提高复合利用效率,加强运营能力。力求体育设施设备以及体育服务的供给结构、效率、质量进一步改善。大众体育对体育服务、场馆和设施的要求提升,也进一步对相关标准的完善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 “ 三期叠加 ” 的发展时期,在 “ 四个全面 ” 战略构想指引下,体育活动逐渐多元化,体育新业态不断涌现,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发展趋向愈加显著,需要突破体育发展理念、模式、体制和机制层面的制约和障碍,需要建立新的体育发展体系,推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体育领域内部融合和跨界融合进一步深化发展,如在体育内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出现融合互动,在体育与社会各界之间则通过体教融合、体健融合、体旅融合、体医融合等为形式实现跨界融合发展。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能够实现数据、方法、人才、资源、成果等各个领域的共享,这就要求了其各个方面都需要有新的规范和标准体系的指引。而且,随着以 “ 互联网+ ” 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体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可穿戴设备等业态快速兴起,体育智慧化的趋势也不断加强,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也对新的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
2.2 标准化发展需求
体育信息化 “ 十三五 ”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三网并存的网络体系;基本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网络安全统一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体育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体育信息化发展思路。
围绕体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等规划要求,将在体育信息标准体系规划中提出对体育发展过程中有关数据搜集、分析、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标准的制定;提出体育竞技装备的研发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成果相关的标准制定;提出对体育场馆和运动人员进行监控、监测等进行规范化的标准制定;提出体育赛事信息化支撑相关的标准制定;提出智能场馆、智能装备、大型运动会信息技术相关标准制定建议。
3 体育信息标准体系建构的思路
3.1 标准体系的特征及其结构
3.1.1 标准体系的界定
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对标准体系(Standard System)定义为: “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 ” 标准体系一般是以体系表或者结构框架图的形式呈现。根据涉及的范围和目标不同,标准体系大致可分为:
1、国家标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相关标准体系;
2、行业标准体系:在行业范围内建立的相关标准体系;
3、专业标准体系:在某一专业范围内建立的相关标准体系。
3.1.2 标准体系的结构
标准体系的建立应该根据对象内容、形式、种类等特点选择相符合的体系结构。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是对其标准对象的各子系统的逻辑组合,在体系结构的内部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标准。通常来说,标准体系主要有层次结构和线性结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1)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一种类似树型结构,每层的标准反映该层级的共性问题,同时清晰反映了对象内部的隶属关系。其中上级节点层次比下级节点层次更能反映标准化对象的抽象性和共性;但是下级节点层次标准更多地反映事物的个性和具体性。
同时,层级的深度是对标准化对象的管理精度的具体体现,而标准层次结构的完善程度则体现出标准体系的灵活、多样性。
(2)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也被称其为过程结构、程序结构,是各标准按照内在的联系、形成、发展的过程和顺序关系分段展示的形式,主要体现标准化对象在活动流程中的时间性,也可以清晰反映出对象活动过程各阶段的共性。
3.1.3 标准体系的特性
图一 标准体系的六个体征
3.2 体育信息标准体系建构路径
3.2.1 体育信息标准体系的意义
体育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是发挥 “ 市场、社会、政府 ” 多主体协同发展,促进体育运动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推动体育信息事业发展 “ 健康、规范、持续、有效 ” 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服务及管理、体育与文化、健康、旅游、教育融合发展等各环节的信息化和传媒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体育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也是切实保证体育产业规范发展、繁荣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体育事业是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发展对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体育信息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的规范可以改善服务项目,优化服务环境、保障服务质量和规范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对体育信息涉及机构的标准化的规范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服务行业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机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3.2.2 体育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
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信息标准体系在促进体育事业信息化与规范化、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规范体育赛事组织服务、加强政府监督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体育信息标准化工作,促进和规范体育行业发展,是建设体育信息标准体系的目标所在。
体育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应该根据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体育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统一、开放、实用的原则,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体育标准体系,尽快建立健全与体育信息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层次清晰、结构科学、内容全面、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的体育信息标准体系,通过体育信息标准体系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加强顶层设计,梳理体育信息业务脉络,理清标准化需求;
(2)指导体育信息标准化工作更为有序合理,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3)指导体育信息领域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
在规划、完善体育信息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有关具体要求,注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有机结合,积极结合国际相关标准,整合、优选现有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加以研究、提炼,构建一个重点突出、科学先进、实际适用、系统配套、适度超前的体育信息标准体系,使其既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又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速形成以促进体育信息行业全面发展为重点的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
3.2.3 体育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形式
一个标准体系的建立针对不同的构建目标将呈现不同的方式,目前可以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创建型、提高型和完备型三种。很明显,体育信息化的相关标准还处于研究状态,属于创建型的标准体系。这就决定了其具有长期的成长性,主要作用应该支持收集相关的现行标准和为缺项的标准制定未来的标准制定目标。
在建立体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过程中会天然的分为不同阶段。在目标分析阶段要定性解决其是否有填补相关体系空白的问题。在需求分析阶段则要根据目标分析结果罗列体系中的标准缺项,规划未来需制定的标准。在标准的适用性分析阶段则要考虑体育信息化相关标准还处于起步阶段,应主要分析其对目前现行的其他标准的是适用性,避免重复规划。以目标分析、需求分析、适应性分析为指导,才能够进行体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结构设计,构思出一个全新的体系结构,后期根据其体系结构编制相关的体系表和标准规范表。
在编制过程中,目前有两种编制意见。一类是以标准项属性分类建立体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可大致分为总体类、信息应用类、技术方法类、信息数据类、信息管理服务类等。这样分类的好处是充分借鉴了现行其他成熟行业的标准体系编制方法,未来成长性良好。但也存在着体育信息化特点不突出,服务类标准偏技术的缺点。另外一种编制意见是以现有的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蓝本,以信息化的特点去分隔已经建立好的体育标准体系,将现有的体育标准体系中跟信息化相关的部分分类归口,形成体育信息化标准体系。这样编制的优势在于紧密结合我国体育行业的特点,充分贴合体育行业标准体系。缺点则在于我国体育行业标准也还处于提高阶段,并不完备,依托其所建立的体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天然存在不完备的特点。
4 总结
围绕国务院、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关于体育信息标准化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和任务要求,及体育信息行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的规划,体育信息标准体系应该能够涵盖体育信息行业发展过程中涵盖有关数据搜集、分析、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标准的制定需求,可以引导智能场馆、智能装备和大型运动会信息技术等各类相关标准的制定。通过加强体育信息标准化产业规划和架构设计,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相互协调、全面配套的标准体系,使标准化工作成为促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技术手段和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技术基础。
体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目前两种建立方式还在论证,但无论做种采用哪种建立方式,都会对我国体育信息化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也相信随着体育信息行业的不断壮大和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前期以自发形成、低端无序为主要特点的发展模式渐显粗放,建立标准化体系,引导、规范体育信息行业发展和提档升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促进企业、产业和市场稳定发展为宗旨,全面推动体育信息行业标准化研究工作,坚决推进我国体育信息行业步入标准化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