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创新
2021-08-09樊香辰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理念、民族文化无一不在发生着碰撞与融合,世界全球化促进信息传播、推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往来,但同时也引发了文化自信动摇、传统文化被冲击等多种问题,对我国来说,全球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不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创造了难以消解的碰撞挑战。本文将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将结合敦煌文化开发创造的经典优质案例——《丝路花雨》梳理整合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可用思路。
【关键词】全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文化;《丝路花雨》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107-03
【本文著录格式】樊香辰.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创新——以大型敦煌舞剧《丝路花雨》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107-108,213.
一、全球化对我国非遗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进程指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科技进步、貿易扩张等情况的发生而形成的全球联系加深、各国各民族间融合程度提高的社会发展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化的覆盖范围已从起初单一的贸易往来进而发展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社会教育等多个领域,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也随之不断扩张。在全球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其造成的积极、消极双重影响,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拥抱机遇的同时迎接挑战已经成为各领域内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我国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各地区各民族的独特风俗、精巧技艺共同组成了以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基底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工作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进展,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4级保护体系,全方位多方式的对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人为本强调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文化遗产,具有活态灵变的特点,其发展保护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强调的是不依赖具体物象形态而存在的本质。这样的特点与快速高效、具有高流通性的当代社会在发展方式上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全球化的背景下这样的冲突则更为突出,下面将从机遇与挑战两个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遗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全球化对我国非遗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1.文化传播效率提高,助推非遗文化推广传承
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得益于不断发展的大众媒体,高新科技及融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效率显著提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背景下获得了更多被传播被看到的机会,新媒体技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用也使得我国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具有了更多在渠道上、形式上的可能性。全球化进程加快了传播速度,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为我国非遗文化的推广传承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2.全球文化碰撞促进我国非遗文化的再创造再生长
对我国传统文化来说,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文化形成初期就已受到过全球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如河西走廊文化在汉代丝绸之路兴起的过程中就受到了大量来自西域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河西走廊风貌,许多现存的非遗文化本身就脱胎于古时的文化交流碰撞。因此在当下,不断产生交流融合的全球化文化交流使得我国优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可再生元素被激发出来,如敦煌艺术的品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由单一的壁画形式走向更为多元的舞蹈、音乐剧等形式,达成了传统非遗文化的再创再生。
3.全球化进程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确立及保护政策推进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形式不再由单一国家决定,融会贯通的国际环境使得有关非遗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和政策规范完善更受瞩目,与此同时,国际上大量的先进经验做法及国际通用标准也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提供了借鉴作用,日本、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非遗文化保护的国家提出了“活态文化”的概念,将文物文化融入实际生活,把非遗文化看作是全体国民的无形文化财富,认为国家、国民及该领域的相关政府部门、民间团体都应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法国、意大利则注重非遗文化保护的志愿者联盟建设。这些做法都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案例。全球化的进程不仅推动了国内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更改善了非遗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
(二)全球化背景对我国非遗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1.外来文化涌入挤压非遗文化生存发展空间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被提升,渠道被拓宽,效率被放大,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种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使得国际文化传播的流通性前所未有的被放大,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被打破。我国作为人口基数庞大、科技高速发展的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自然也受到了外来文化涌入的大量影响,不同国家文化的叠加传播不断对原有文化产生冲击碰撞,非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首先受到挤压。
2.全球化进程改变原有非遗文化的孵化存活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人类社会演化的历史长河中,在诞生初期往往贴近某一特定地区居民的生活习俗与日常,但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推动了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从而影响着人们社会交往观念、消费观念、居住观念等方面的变革,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样一来,原有的传统文化孵化存活环境受到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再满足社会实用需求,因此只能走向博物馆橱窗,脱离了实际的社会生活环境,非遗文化与人们的距离也随之不断加大。国际贸易也为非法交易、过度开发民间艺术等做法提供了更多机会。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深入,相互交叉影响着彼此间社会环境的变革,因此当下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遗文化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显得更加恶劣。
3.全球化进程催化非遗文化及相关文化产品的过度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古代社会人民的劳动实践结晶,在面临全球化过程中商品化、消费主义观念被不断放大的情况下,丧失了其中富含的原有文化精华和精神内核,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过度开发利用,大肆商品化的后果是原有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文化内核受到侵蚀,其经济利益取向高于文化价值取向。例如,在我国部分将“传统古镇风情”作为宣传旗号的旅游景区,当地原有的生态地貌受到过度开发破坏的同时,民间艺术、手工艺、曲艺画作等非遗文化也逐渐趋向流水线生产、粗制滥造、哄抬高价的境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过度的商品化开发,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二、以《丝路花雨》为例分析全球化背景下非遗文化的创新思路
大型敦煌舞剧《丝路花雨》是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剧,是以盛唐时期敦煌地区丝绸之路为文化背景展开的情景舞剧,它生动的描绘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展现了他们间委婉动人的故事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纯洁的友谊,是中国最具创新意义的艺术作品之一。《丝路花雨》试图通过艺术再创造让传统敦煌非遗文化落地再生、走向舞台的,具有先鋒前卫的创新精神。这部经典舞剧高度还原了丝绸之路的独特风貌,展现了敦煌地区别具魅力的非遗文化精华,是我国非遗文化传承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丝路花雨》的创作改编融入了鲜明的主旨表达及戏剧矛盾刻画,在还原重现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增加了剧目的可看性,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当下受众之间的距离。在剧中融合了大量古时敦煌独有的服饰设计元素、舞蹈动作队形及配乐曲调等,在舞台灯光舞美编排及服化道选定上都遵循着“古为今用”的原则,保护原有文化内核,树立起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为顺应日新月异的受众欣赏需求及国际化的评价需求,该剧在将传统文化搬上舞台的过程中采用了非常多新的融媒体技术,用符合当代审美眼光的表现形式展示传统非遗文化,并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地进行创新再编。这样在保留原有文化精华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的发展思路,对我国优质非遗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输出和对内巩固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丝路花雨》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整理,试图为当下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广及相关文化产品的再生开发创造提供借鉴。
(一)深度挖掘文化精髓,保护独有文化特色,坚持文化自信
在《丝路花雨》的剧目创作中,创作剧组始终坚持着以原有文化特色为创作核心的原则,在舞蹈动作队形、妆发造型以及故事情境的编排设计中融合了多种敦煌文化的精华元素,如作为艺术指导的段文杰先生就坚持依据《都督夫人礼佛图》等史书资料再现“胡风国俗,杂相揉乱”,即汉装与胡服同时并存的服饰特征。在编排过程中,编导团队多次深入观摩敦煌壁画,并依据其上留存的故事片段、人物姓名等信息进行对《丝路花雨》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深挖敦煌文化精髓,深度,还原敦煌地区历史风情的同时将敦煌非遗文化生动化,利用舞台演出的形式,使传统敦煌非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保护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向世界范围传递了我国始终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信号。
(二)整合融入新形式新技术,推动非遗文化再生发展
把敦煌非遗文化搬上舞台,用情景舞剧的形式进行演绎,是让壁画活起来,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人民心里的做法,《丝路花雨》在创新开发的过程中顺应了不断深化的全球化潮流,采用了舞剧演出这一形式搭建了我国非遗文化对外发扬的桥梁。在剧目编排过程中,舞台演出这一形式使全球化带来的新技术发展可以更容易的与传统文化展示相结合,用现代技术展现舞台音乐舞美,还原敦煌风情,是将传统文化用新的渠道进行推广,以舞台创意为载体,使壁画飞天走出石窟更加贴近大众视野。保留了原有敦煌文化气韵的同时,采用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国际化、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式在全球文化交流过程中扩大了我国非遗文化的影响范围,推动了国际文化交流融合,也催化了敦煌非遗的不断再生。
(三)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需求进行文化产品开发
《丝路花雨》起初是为了同时满足国际文化交往需求与国内民族文化创新需求而创作推广的,1977年首演至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受众需求、审美眼光、技术水平等多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而《丝路花雨》并没有原地踏步,在30多年的时代更迭中,这部经典的艺术剧目已经经历了五次复排新编,剧目主演英娘的扮演者也已经经过了四代共十四位演员的更替。2008年,《丝路花雨》经历了较大的修改重排后,赴北京为奥运会献礼并再放光彩。在不断改进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几次更新的《丝路花雨》在首演原版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修饰,填充了许多丰富的新元素,如舞美设计更加华丽、角色设计调整、配乐交响化等新的变化都是顺应全球化进程,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成果,在新编过程中,《丝路花雨》的舞台设计还将电影技巧融入画面编创,声、光、电、影等新的科技创意不断进入观众的视野,使得传统非遗文化的开发更加贴近社会审美变迁,更加贴近国际化潮流。
三、总结
全球化背景加快了贸易往来和国际流通,催化了文化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高速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平台的发展一方面为我国珍贵的非遗文化带来吸收优质外来文化养分从而再创造再生长的机会,改善了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在政策立法等方面的发展环境,但在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非遗文化面临着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以及过度商品化开发等挑战。
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环境,我国非遗文化的发展应以敦煌非遗文化传承中《丝路花雨》这一创新型文化产品为例,争取做到深度挖掘文化精髓,充分开发文化内涵,保护独有文化特色,坚持文化自信,融入新形式新技术,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需求进行文化产品开发。在顺应全球化文化交流进程快速推进这一潮流的同时,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的进行传承保护,创新灵活的进行开发创造。
参考文献:
[1]王建疆.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26.
[2]王文馨.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黑龙江史志,2013(21):164.
[3]熊志林.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青年时代,2015(18):30-30.
[4]汤洁娟. 论全球化视域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00-103.
[5]李涯. 浅析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特点[J]. 戏剧之家,2015(9):25.
作者简介:樊香辰(2000-),女,山东滨州,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