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从文自传》为例浅析创作主体的逃避心理
2021-08-09刘思雅
刘思雅
情感是作家创作的重要因素和直接诱因,因而作家心理是导致文章呈现不同情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刘勰曾提到的“缀文者情动而文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其充分肯定了情感于文辞所起的能动作用。即使是明艳旖旎的春花在杜甫笔下也成了“感时花溅泪”的凄晃,同样是花,即便是残花,在李清照笔下也有“绿肥红瘦”的清雅。而鲁迅不也曾说他的杂文创作是“释愤抒情”吗?因而,我们其实不难发现作品与作家心理表征的关系。作品是我们得以一窥作家内心世界的窗户和桥梁。
但是作品所折射出来的就真的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吗?有学者曾提到在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固化的感情与创作主体本身在创作时的情感构思是一种既依附又相背离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世界可以看作作家心灵安放眷依的“私人空间”,或者是作者为了直面自己而构造的镜子,例如卢梭的《忏悔录》,是为理想向往的虚构,例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也可以是逃避、不愿直面自我内心的避难所。
《从文自传》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是了解沈从文本人及其生活经历的重要文献。本文将以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作为文本来阐述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逃避心理。
沈从文在《从文自传》附记中写道,在写此作品时,并不想拘于俗套,试图按照个人的记忆,明朗地写下去。我们不妨将这记载着沈从文近二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感的回忆录,看作窥探沈从文内心的窗户。但其同乡王嘉荣在经历一系列的历史考证后就提到在调查史实记载和当时真实的情况的基础上来看,《从文自传》在纪实的同时还融入了夸张和虚构的艺术手法。这不排除在时间久远的情况下,随着记忆的磨损,作者在进行回忆撰写时,发出现一定的偏差或者遗漏。随着阅历的增长,其对事物的认知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变化。《从文自传》中正是出现了事实与作者回忆评价之间的脱节,我们试从二者之间的矛盾中挖掘发现作者的心理动机。
《从文自传》的情节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儿时旧景,尚在家中的孩童时期,或因贪玩而逃学,或在乡间感悟民俗风情的惬意;第二部分,回忆青年时光,离乡从戎,或是军营生涯苦困难挨,或是军旅途中所见的人情世故,或是辗转波折的谋生历程。但不论在哪个阶段,其自始至终都没能逃得开一个情节—砍头。
曾有学者指出在《从文自传》中,三十多岁的沈从文生动地还原了儿时面对杀戮场景时的好奇、冷静与勇敢。在《从文自传》的附记中,作者谈道这可以温习一下一个人的生命发展的过程,让读者知道,他是如何在曾经的环境下生活过来的,支撑他走过那些艰难岁月,并保持勇气与信心的动力源于何处。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是怎样的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在那些兵荒马乱和绝望中,那些杀戮情节承载的真的仅仅是好奇和勇敢吗?如果是,那么这些无畏精神的动力源自何处?如果不是,那么在杀戮情节下所寄寓的真实情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很难想象那个提到为了贪玩、探索外边世界的奇妙而设法逃学,还调侃自己的许多经历和感悟均来自逃学的顽皮天真的孩子,那个为了某种声音或者某种鲜艳的颜色或者某种新鲜的气味而欢欣雀跃的如此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孩子,在听到诸如衙门口抬回了数百个人头、割掉了多少对人的耳朵等本已骇人听闻的惨景时,却说道他最关心的是那些他不曾摸过的人头。这让人更为毛骨悚然的话,难免让人在恐惧之中又心生疑惑,莫非他就是一个对生命毫无敬畏的冷血之人?可若说此时作者的内心是对死亡的漠视的话,作者又写道:在看着那些即将奔赴黄泉的牛羊时,忘不了它们埋怨而忧伤的眼神。字里行间透露着悲悯和难过。这很显然与对看砍头情节的好奇孩童形象形成矛盾。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这里的沈从文对杀戮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看法?在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纪里作者看到的尽是杀戮血腥,这对儿童心灵的冲击可想而知,而本文却反常地以轻快平静的笔调描写着对这炼狱的好奇,这便着实让人心惊。欢快笔触下隐藏的其实是内心的层层风暴。
青年时期,作者随军从戎,军旅中看到的是成百上千的人死去。作者所在的队伍,既是被杀戮者,也是屠戮者,军旅途中从未有人放下过屠刀。骇人听闻的是在进行完屠杀后众人的态度,他们并没有感到歉意或害怕,而是欣赏着那屠戮之后的一片惨景。沈从文提到“人杀过后,大家欣赏一会儿,或用脚踢那死尸两下,踹踹他的肚子,仿佛做完了一件正经工作”。在回顾童年时期的对那些场景的好奇,从“好奇”到麻木甚至近乎“欣赏”的背后是见过太多的杀戮,是经历太多的恐惧。雷莹和辜也平曾提到,文本当中的现实画面与自然景观、具体的刻画与扫描式的抽象画面以及叙事主体与补充的叙事内容之间并非紧密相连,它们中间出现了断层和裂隙。在这些裂隙中我们看到了隐藏其中的作者的难以磨灭的精神隐忧。尽管在作品当中沈从文极力淡化这种隐忧,以尽可能欢乐、温暖的文字去填补那些残忍回忆的沟壑,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悲哀始终像蒙尘的阴影,蜷缩在画卷的一角,总让人感觉到那份淡淡的哀戚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惆怅。因此,文章中的“开心”“欣赏”“好奇”等场景,我们在研究时还需反复斟酌揣摩,作者的回忆里掺杂着的不仅是客观的情景再现,还有作者本人的情感倾向,并且不排除其回避痛苦或是用尽量欢快的笔调粉饰内心恐惧的可能。那欢乐下人生无常的惆怅,也往往易被人所忽略。面对多年来作品不能被人所理解或其真正意蕴被误谈,沈从文曾痛心疾首地谈道:读者能够欣赏他文字下的清新,却照例忽视了在其背后蘊藏的热情;读者能够欣赏他文字背后的朴实,却忽视了作品背后所蛰伏着的悲痛。
今天心理学的发展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窥视作者描述杀戮场景背后的真实情感。在逃避自由学中有一个这样的观点:自己切断或者说是舍弃了原有的靠山,但由于内心的焦虑与孤独,以及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个体为自己重新寻求了一个靠山。运用这种靠山来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获得内心的解脱。从这样的观点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中并不排除运用文字上的欢快轻松、活泼自然来转移内心真正的恐惧孤独、焦虑的可能。
沈从文在《从文自传》的自述中曾谈道一部分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行文的内容“别具一格,离奇有趣”。但是只有少部分,知道当时背景以及事实的相知亲友,才能品味出字句中那些近乎出入地狱的沉重和辛酸。对他来说,那二十年的人世仿若地狱,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中见证着杀戮和毁灭以及那时噩梦般恐怖的黑暗生活。因而在看《从文自传》时,我们应该怀着对其的同情,深挖作品背后的情感,在欢愉的文字背后品味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在看似快乐的笔调下体会隐隐的沉痛和悲哀。
在欣赏沈从文作品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看到作品里的流水人家、安逸和谐,只有体悟到那些温柔婉转背后所隐藏的悲剧意蕴,对社会、对现实、对生命状态的愤懑之后,才能品味出文字背后所镌刻的对生命的热情以及那些潜藏的悲痛。这些悲痛与热情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情感得失的体现,更是在大环境背景下的情感缩影。作品向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世界以及作者持有的态度,更是时代历史的真实缩影。只有真正品味作品背后的情感蕴藉,才能把握创作主体真正的文字诉求、情感寄托,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把握作品真正的意蕴所在、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