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商隐七绝的形式美

2021-08-09程玉晰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骈文七绝仄仄

程玉晰

“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叶燮《原诗》高度评价了李商隐的七绝创造,韦縠《才调集》收录李商隐诗40首,选绝句19首,其中七绝有18首。相对于在中期才成熟的七律而言,李商隐在七绝创作方面很早就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从外在形式来看,李商隐早年“以古文出诸公闲”,后又转向骈文创作,这两种不同的学习经历都在李商隐七绝的语言形式中有所体现。

钱钟书先生提出李商隐以“骈文为诗”的观点,骈文写作的方法确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李商隐七绝中“文”的婉转华美。冯浩谓“义山精通声律,双声叠韵,属对工巧,且有句中上下字牵搭而用者,如《宋玉》之‘宫供‘梦送,《留赠畏之》之‘惊鹦”。多双声叠韵连绵词,这在李商隐的七绝创作中很明显。如《宫辞》之“宠愁”,《赋得鸡》之“诸雏”。

其次,李商隐在绝句中常常使用“当句对”的技巧。《文境秘府论》二十九对中第二十个就是“当句对”,并举例“熏歇烬灭,光沉响绝”;洪迈的《容斋随笔》这样定义“当句对”:

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盖起于楚辞“蕙蒸兰藉”“桂酒椒浆”“桂棹兰枻”“斲冰积雪”。自齐、梁以来,江文通、庾子山诸人亦如此……杜诗“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清江锦心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李义山的《当句有对》云:“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其他诗句中,如“青女素娥”对“月中霜里”……如是者甚多。

洪迈指出了楚辞与齐、梁骈文中运用“当句对”的例子,并且指出在李商隐之前,杜诗中运用“当句对”的诗句,特别提到李商隐用《当句有对》命名其诗格,故钱钟书说“此体创于少陵,而名定于义山”。“当句对”在李商隐的七绝中常常由相近或者相反的语词组成,有时还用同一个中心语,只是改变修饰部分,这样虽然在诗中没有出现对句,却使得诗句工整精致而不呆板,流利中带有婉转。如: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龙池》

虎踞龙蹲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生。―《乱石》

李商隐的七绝中还常常采用复辞的方法,即在一联中出现重复的字词。具体来看有三种:

一是,一句中出现重复的字词(此种包括“当句对”中同用一个中心语的情况以及句内顶针),如: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楚吟》

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五松驿》

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故将军。―《旧将军》

二是,一联中前后两句出现重复(此种包括顶针),如: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赠白道者》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暮秋独游曲江》

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同学彭道士参寥》

三是,一联中两句首尾相呼应(包括顶针)或者一联末与另一联首呼应,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如: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代赠二首》(其二)

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寄恼韩同年二首》(其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值得注意的是,一联中第一句开头与第二句结尾照应形成闭合结构,或者一联中句尾、句首完全顶针的格式在李商隐五言诗中更加常见。如: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嘲桃》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天涯》

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尽管李商隐“以骈文入诗”的方式对其七绝创作具有上述一系列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影响更多地表现在对骈偶要求更高的律诗的创作方面。而处在七律对立极的七绝,更多地体現了古文写作的某些观念。

《旧唐书》载“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和“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在七绝创作上,李商隐很少用到对句,除了“新人桥上着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县中恼饮席》),“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代魏宫私赠》),“青女丁宁结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丹丘》),“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寄远》),“迭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以及《漫成五章》每首前两句用对句外,其余的都用了散句句法。并且散句的句式比较多变,用疑问句式的有“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瑶池》);用设问的有“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夕阳楼》);用反问的有“若共门人推礼分,戴崇争得及彭宣”(《华州周大夫宴席》)。

李商隐在七绝中多用虚词来帮助时态的变化,增强诗人表达观点与情感态度的语气。如李商隐很喜欢用否定词“不”,一共用了83次,特别是在咏史题材的七绝中用以表达讽刺、无奈、悲愤等情感,如《宫妓》的“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堰师”,《贾生》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其他的像“自”字出现了31次,表疑问的“何”字出现了28次,“更”作副词使用出现了17次,“未”字作否定意义出现了17次。从句法上看,李商隐还喜欢倒入,或增加绝句的气势,或增加余味。如《夕阳楼》的“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忆匡一师》:“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另外,李商隐七绝常常尾联出句,即采用“特拗” 的形式,这种有意识地打破平仄规律的形式,更多地显示出散文的写法。如: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夕阳楼》【愁、楼、悠:十一尤】押韵

山东今岁点行频,几处冤魂哭虏尘。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灞岸》【频、尘、巡:十一真】押韵

从表现方法来看,李商隐的七绝不蹈袭故常,打破了传统绝句那种摄入瞬间印象的写法。这与其喜好用典有关。典故本身就是需要翻译的文本,大量典故的运用无疑增加了诗歌的陌生感,化普通的事情为神奇。如《假日》“素琴弦断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诗的意思十分简单,只是说自己乞假归家,家徒四壁,然而表达的形式却如此绮丽。

李商隐常常把两个典故合并使用,在有限的形式内传达出多层含义。意象本身就是典故,如《访人不遇留别馆》中的“卿卿”就是兼用《世说》王戎妻子以“卿”卿之以及《晋书·庾敳传》中庾敳以“卿”称王衍两个故事,一是以女子口吻戏之,扣住“别馆”,二是指自己与友人,扣住“访人”;《隋宫》中的“乘兴南游不戒严”兼用王徽之雪夜乘兴看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典故与隋炀帝南游的典故,两个不同身份的率性之人所作出的行为形成了对比;《寄蜀客》中的“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兼用司马相如以琴心挑卓文君的故事,也用了蜀中雷氏斲琴品第的典故,同时还用到了翻案法。翻案法也是李商隐七绝的特点,如“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赠白道者》),“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月》),“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等等。

典故本身就是一種比喻借代,除此以外,李商隐的七绝还喜欢用曲喻,坐虚为实。钱钟书先生已有论及,如 “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契家游曲江》),“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日日》),此外还有“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瑶池》),“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晓别》),“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诗有借色而无真色,虽藻缋实死灰耳。李义山却是绚中有素,敖器之谓其‘绮密环妍,要非适用,岂尽然哉?至或因其《韩碑》一篇,遂疑气骨与退之无二,则又非其质矣。”如果说骈文写作给李商隐带来了“绚”,那么古文写作就是“素”,二者共同形成了李商隐七绝的“质”,呈现出如此风格多样、充满魅力的七绝。

猜你喜欢

骈文七绝仄仄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七绝一首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偶感
学诗
积素凝翠(七绝)
圣洁(七绝)
永恒(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