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21-08-09周昌荣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摘要】英语是学生学习的三大主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在高中英语的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同时将其纳入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考察中,由此可见这一意识的重要性。在学习和语文同为语言类学科的英语时,学生需要树立起跨文化意识,注重两者的文化结构区别。下面将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做出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作者简介】周昌荣,福建省宁德五中。

诸多民族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也大多并不相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语境思维,在交流时往往会出现“语言代沟”的状况,也就是所谓“鸡同鸭讲,不知所云”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便是为了避免这类现象发生,让学生对于不同语种的理解不再流于表面、只知道一味的鹦鹉学舌,而是能够深刻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理解并尊重不同思想背景下的语言文化,更加透彻地学习其他语言类学科。

一、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因

1.英语的教学方法太过传统保守。英语作为学生需要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其课程内容十分繁重。繁多的单词记忆以及语法、课文背诵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烦躁和倦怠,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都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以及厌学情绪。传统的填鸭式英语教学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为了应付教师的提问听写学生死记硬背,然后陷入了“提问听写——死记硬背——记忆效果差-罚写”的恶性循环中,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事倍功半的,这种为了应试而存在的功利性教学只会遏制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我国将来综合素质外交人才的培养。

在某所中学的某个班级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英语在周四这一天属于该班级大课,两名学生上完早操回教室上英语课,路上提到“英语”二字,其中一名学生甚至出现了干呕的生理性反应。据了解,该名学生属于英语老师的重点关照对象,经常经历提问不过被罚写、罚站的情况,导致了该学生对于英语课产生了心理上的抗拒,从而在生理上出现了应激反应。这一实例正说明了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不适合教导学生,侧重文化内涵、注重学生意识培养的新型英语教学方式需要得到改革和发展。

2.英语同国语存在文化语境差异。英语比较侧重于语法结构,而汉语则主要侧重于表达语义内涵。英语的一个长句由一个或多个语法结构连接起来,这其中一个长句能涵盖多个事项;而汉语表达多个事项则是由短句和符号组成,形成一个表达中心。英语表达时多为被动句,而汉语则多为主动句。相较于用词遣句严谨的汉语而言,由语法结构组成的英语含义较为笼统,因而学习英语时应当考虑语境,相同的长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外语学科时具备跨文化意识,深刻理解语言背景。

3.世界学习交流趋势发展的需要。我国综合国力的愈发强盛代表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才走出国门,踏上世界这一方更大的天地舞台。这也就对于我国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应试教育,探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人文背景成了一门必不可少的跨文化交流与学习课程。高中英语教学正是拓宽学生眼界格局的良好途径,高中英语教学的门槛也随之升高,学思并重的新型教学方式因此推动了“培养跨文化意识”这一教学理念的发展。

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高中英语教育,一些重点高中经常挑选一些交换生去国外的高中进行沉浸式学习,还会派遣一些教师出国考察,了解体验当地的语言交流方式。这种置换语境的设身处地的学习才能真正将英语这一门语言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到可以应用到实际的英语知识。得益于这一点,不少学生都萌发了对于英语的浓厚兴趣,并且最终凭借着兴趣从事了外交、翻译一类的工作,在文化对接与输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壮大了我国的世界型人才队伍。正是由于世界文化交流趋势的需求,才出现了跨文化意识的推动与发展。

二、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措施

1.拓展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教师之间要经常探讨彼此的教学理念,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以取长补短,补充自己的教学方案。学校通常会安排教师听公开课、外出学习等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借此拓宽自己的教学知识面,提升个人教学素质。高中英语的新式教学开拓性更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要深入到实际中去,将现实结合书本,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新式课堂教学。

某高中经常开设公开课,主讲往往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任,学生们在听讲的同时其他教师也会旁听进行教案记录,从中吸取教学经验。有些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师也会被邀请来进行公开授课,以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新鲜感。在开展教学调研时,教师可以多选择外教老师作为学习对象,了解不同生活语境群体的说话方式,将其与汉语进行异同对比,注意将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本质的区分,从文化背景上深入了解英语教学方式的本质,培养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继而得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学习体验。

2.讲解文化背景开设活动,培养学生课外兴趣。要想学生对于英语这一门学科感兴趣,首先要抓住根本,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英语这门学科。在讲解英语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拓展这节课所需讲解的一些语法的语言背景,让学生了解相同语境下不同语言的表达以及其中的文化区别。欧洲属于海洋文明,航海业发达,得益于不断发展精妙的计算和地图形成了开辟海洋航路的智慧。基于这样的地理原因,西方多为理性思维,因而西方国家之间宗教哲学交流较多,语言受文化环境影响大多偏向于结构性、逻辑性。在这样哲学思辨的背景下西方人多主张推理逻辑、公式理论,因此英语的用法多为时态镶嵌语法结构,公式化、逻辑化、理论化极强。了解这样的文化时代背景后学生就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英语语法的不同结构,树立起跨文化意识,继而更加容易地学习英语。

兴趣是指引人们坚持下去的航标,要想让学生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例如英语教师可以专门开辟出几节拓展课,让学生去专门了解英格兰的风土人情、宗教历史、文化信仰、艺术流派、名人轶事等等。英语知识的学习可以不止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可以选擇感兴趣的英译版书籍或者电影、纪录片,逐句阅读观看后加深自己的了解,然后进行好句赏析、记忆。这样的兴趣拓展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英语这门学科,同时学起来更加轻松,可以将兴趣融为习惯,坚持对于英语的学习并且提升自己的外语能力。

3.沉浸式课堂,语境置换加深学生理解。中国有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俗语,这句话非常符合科学研究事实的。其实大多数学生做了笔记并不会再去看第二遍,一个原因是惫懒,一个原因是学业忙碌,确实没有充足的复习时间。那肯定就会出现疑问:“为什么还要要求学生去记笔记呢?”其实这是属于一个识记的过程,学生在用手记录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将外界的信息传达到大脑,以此对记忆内容产生了一个大概印象,这样后续背诵记忆起来便可以减轻不少难度。所谓沉浸式课堂,便是将情景带入,将自身放置到环境中去体会语境氛围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以达到共情的目的,然后来学习英语,这样的方式也可以用“置身处地”来称呼。这样的方式与之前抄写笔记识记的方式同理,可以让身体产生肌肉记忆,情景带入所记住的物象则是一种情景记忆,而在参与情景的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在回想记忆时则属于情绪记忆。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趣味性强,也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理解与记忆点,更加有利于英语的学习。

例如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三,讲解第五单元课文“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这一课,也就是《百万英镑》的第一幕,第三场。依照这篇文章的性质,我们可以排练一场情景剧,由几个学生来扮演其中需要的角色。依照角色人物所需要的人数分配:旁白、罗德里克、亨利、奥利弗、仆人。为了让学生都能够有体验感,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分组,按组排演情景剧。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读,总体翻译一遍后讲解学生不通的语法,然后再让学生排演情景剧。学生在记忆背诵台词的过程中还要融入自己的理解,将这篇课文表演出舞台感,当学生将自身代入到其中,便能够明白将英语代入到现实应该如何进行口语化的交谈,也能够深刻了解在课文语境的语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难以忘怀、记忆深刻,在学习时成为真正的书中人,而绝非片面的理中客。

4.参与国际交流,将英语应用到实际。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还是为了适应格局形式加深与世界的交流。当今我国致力于构建同外国的友好合作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具备大格局,积极地对世界建立起认知与联系。高中英语是完善英语体系的重要阶段,更应该开阔眼界,同其他国家的优秀学生进行多语种交流,丰富自己的英语能力,以使英语素质更加成熟。

我国许多学校都同国外的院校有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交换生活动去体会他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此从中学习到更加贴合于生活的英语用法。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工具、写信结交笔友等方式同外国学生结交好友,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书面英语的运用。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模拟谈话,锻炼口语能力。学生可以多参加一些结对帮扶的志愿活动,帮扶外国友人学习汉语,继而外国友人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互帮互助、互相成全。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外交能力;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放大格局,做到尊重各民族、各国家宗教信仰;有助于使学生了解世界的灿烂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各民族、各国家所属的文明不同,无论是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还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大多都不相同。有些国家甚至因为宗教信仰、语言行为习惯不通而时常出现战争摩擦,并不利于世界和平稳定。所谓的“跨文化意识”是指具备理解在不同环境熏陶下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意识。在与不同的文化思维碰撞时要求同存异,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尊重对方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不产生思维对立;学习、理解对方的语言环境,设身处地地进行平等交流,这便是“跨文化意识”的意义。只有具备这种跨文化意识,才会去主动地了解不同的文化宗教历史,了解到这些信息才能够和人在同一维度上准确无误地接收信息和表达信息,继而实现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深入探讨。高中的英语学习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的后续综合素质发展,更有利于我国高素质、大格局外交型人才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注重提升教学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为全能型人才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程静.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20-22.

[2]唐运英.体验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以龙泉二中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20.

[3]胡長征.培养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论《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教研版),2010(2):4-5.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