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器”手艺成就致富产业
2021-08-09武竹青
武竹青
“我们的砂器用的是卧龙头村的优质高岭土(坩土),纯手工制作,你看放亮光的是用天然气烧制的,颜色暗一点的是用优质煤烧制的,这几年开发了砂锅、砂罐、砂壶、砂盆多个品种,一些砂器都加装了电功能。”在前不久闭幕的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武乡县谷邦陶瓷有限公司经理周爱平向参观者介绍说。
武乡县谷邦陶瓷有限公司坐落在长治市武乡县洪水镇南坪村,南坪村、卧龙头村有着悠久的砂器烧制历史,最早以家庭作坊式的形式出现,以制作家用生活炊具为主,之后延伸至一些生活用品,如砂罐,砂盆、砂壶等。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针对人们的新要求,砂器制作工艺也不断推陈出新,在品类上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
几年前,南坪村周爱平与苏峪村郝中平合伙成立了武乡县谷邦陶瓷有限公司,安排多名贫困户就业,使贫困户离土不离乡,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1、砂器烧制凝结智慧
“在20世纪中后期几十年间,农村家庭都采用土炕土火,铁器因为费用高,多数家庭铁锅砂锅大小搭配着用,当时武乡砂器师傅们制作的主要品种有砂锅、砂罐、砂壶、砂盆、砂笼、砂鏊、砂火锅等。后来时兴了铝制品炊具,接着又有了电饭锅……”周爱平向记者介绍了农村家用炊具的变迁和武乡砂锅的悠久历史。据清康熙版《武乡县志》记载,武乡砂锅“兴于唐,盛于宋元,为民间主要炊具。”在清朝光绪年间,武乡砂锅曾作为贡品进入皇宫,为宫廷御用。
据周爱平介绍,砂器烧制对土质要求较高,一般烧制采用优质的高岭土(坩土)为原料。南坪村、卧龙头村有丰富的高岭土资源,砂器技艺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可以说发展砂器产业应时、应景、应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制作出精美的砂器产品,其实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经过碾土、筛土、和泥、捏坯、定型、烘干、烧制等多道传统纯手工工艺。经过这些制作过程才能做成一件完美的砂器产品。
“砂锅是庄户人的家中宝,卧龙头砂锅自成一体,皮薄质细、内外光洁、色泽晶莹、质地坚硬、厚薄均匀、耐酸耐碱、经久耐用,具有‘煎药不变性,煮肉不变味,煮饭不变色的特点,既滚锅快又保温时间长,具有很强的养生保健功效,早些年已远销河南、河北、内蒙、山东、甘肃等地,深受当地人所喜爱。”说起卧龙头砂器的诸多好处,周爱平脸上露出喜悦之情。
2、精准定位“老少皆宜”
随着时代的发展,餐具家族不断增加新成员,除传统的铁制餐具、铝制餐具外,不锈钢餐具、铜制餐具大秀家用市场。传统手工制作的砂器由于其样式单一,销路变得越来越窄。如何由粗糙实用、小作坊制作,转变为精致讲究、规模生产成为周爱平努力的方向。
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征求行内师傅的建议,2018年9月,周爱平联合苏峪村郝中平成立了武乡县谷邦陶瓷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了“卧龙头砂器”品牌,建起了厂房,购买了新机器,聘请了手艺精湛的砂器制作师傅,聘用的新工人经过培训才可以上岗。生产规模的扩大,真正将养家糊口一门手艺变成一份致富产业。
新厂改进了部分砂器制作的工艺流程,做每一件产品都要经过注浆、脱模、阴干、安装、晾晒、打磨、烘干、烧制等20多道工序,前后花费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为了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企业,公司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组织研发团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进行电功能砂器产品研发,开发了电砂锅、电火锅、电茶壶等三个系列九种产品。加上原有的传统制作砂器,谷邦陶瓷有限公司已经能生产各类砂器产品20余种,并且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生产,深受山东、河北、陕西等省内外客户的喜爱。
3、扶贫车间百姓所爱
为实现当地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脱贫增收”,谷邦陶瓷公司勇于担当,为贫困户开辟了多个工作岗位,被县政府列为“扶贫车间”,引导贫困户在参与脱贫攻坚中通过就业走向致富路。
“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卧龙头纯手工砂器制作产品,有员工68人,全部通过培训录用,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均符合标准和要求。周爱平向记者解释说:“成立扶贫车间,就是为了让村民,尤其是农村留守妇女等闲散‘半劳力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公司正式投产后,吸纳了附近苏峪、南坪、广志、阳坡庄等村和洪水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52名贫困群众就业,加上一些灵活辅助岗位,共带动贫困人口200多人。”
这些贫困户在谷邦陶瓷扶贫车间做一个砂锅4元钱,一天下来大概每人可以做20~30个,每天能挣到100元左右。贫困户杜国峰向记者说:“我是阳坡庄人,在这里上班已经3年了,每月可以挣30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家里人都为我高兴呢!”
脱贫户王效义、周先平是夫妻俩,南坪村人。丈夫在加工车间,每月可以挣3000多元,妻子在职工食堂做饭,月工资2200多元。夫妻倆守家在地不误种地,还能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去年他们家光荣脱贫,成为村里的增收模范户。
“扶贫车间”给了留守人员一个挣钱的机会,妇女们在厂里按时上下班,可照看老人和孩子,还不误拾掇自己的承包地。这种两头兼顾,又能增收致富的工作模式,真正解决了当下农村的一些隐忧,做到了留守人员的心坎里,越来越得到留守妇女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