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写诗就是这么“省钱”
2021-08-09莫笑君
莫笑君
古代理科生到底有多有趣?
宋朝虽然以词闻名,但对诗也不是没有野心。可是好气啊,唐诗的成就实在太高,搞得后来人写诗都像过家家。于是,绝不服输的宋人硬是找了一个刁钻的角度,给宋诗贴上了一个不同于唐诗的“人设”——理趣!
所谓“理趣”,就是“哲理+有趣”。钱锺书在《谈艺录》中写:“唐詩、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在宋代诞生了著名的“程朱理学”。“理学”的出现既有儒家文化深入发展的原因,也和宋朝开放繁荣的经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通俗地讲,唐诗往往有着华美浪漫、极尽抒情的感性色彩,宋诗就相对冷静,常常在诗中表达对社会、自然规律的理性思考,表达起来也更有深度、更加精致。
你没猜错,宋代诗人其实想说:唐代写诗的都是文科生,咱们可都是理科生啊!
理科生最大的优点:省钱!
无论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彰显着唐代诗人典型的诗风:斥巨资!大场面!超震撼!
就算遭贬,柳宗元也写下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种透着浓浓武林高手风的句子,不搞点绿幕、加点特效,是拍不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国风感的。
宋代理科写手立马表示:我们不一样!理科生从不把诗写得那么“烧钱”,就俩字:实在!
苏轼先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非常客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看山的感受,却在这种客观描述中,体现了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简单哲理。
王安石写:“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个极简单的因果逻辑,却引申出了我们对人生处境的哲思。
“程朱理学”之一的朱熹则写了两首《观书有感》,就写出了不同凡响的金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总结起来,这两首诗就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渠能清、舟能行,都是因为水活。
还有像卢梅坡写的《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陆游那耳熟能详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万里那脍炙人口的“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都是“理趣”的代表。你有没有发现,宋人写诗就是这么“省钱”!没有什么大场面,就实实在在地写了一些客观现象蕴含的逻辑,却在不经意中给了我们哲思和启迪。
“理趣”如此有意思,理科生们别再为自己找借口了,动起笔来,赶紧写首诗试试吧!
(张秋伟摘自《课堂内外·高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