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洲:陕西革命的先驱者
2021-08-09李兵
李兵
李子洲(1892-1929),名登瀛,字子洲,陕西绥德人。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哲学系,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李大钊领导的革命活动。在校期间,李子洲十分关心陕西的革命运动。为了“唤起陕人自觉心”“宣布陕西社会状况于外界”,李子洲与魏野畴、刘天章、杨钟健等人先后创办《秦钟》《共进》等杂志。1922年10月,他们又创办共进社,汇集了一批陕西早期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仅是在陕西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锋,也是中国共产党陕西组织的发起者和陕西革命运动的领导者。1923年初,李子洲由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夏,李子洲从北大毕业,应邀在三原渭北中学任训育主任兼国文教员。1924年春,到陕北榆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同年秋,任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四师)校长。到四师后,李子洲先后聘请王懋廷、王复生、田伯英、杨明轩、常汉三等进步知识分子来校任教。同年12月,李子洲支持王懋廷、田伯英在四师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随后,李子洲又领导建立了中共绥德支部,并代理支部书记。到1926年冬,全校400多名学生,80%以上都加入了党团组织,成为陕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革命群众称誉四师为“陕西的上海大学”,陕北军阀井岳秀则惊呼四师是“炸弹”。
1926年底,李子洲到西安参与筹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的工作。1927年2月,中共陕甘区委成立,任区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同年7月上旬,中共陕西省委成立,任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由于白色恐怖严重以及其他原因,陕西省委始终未能直接得到在武汉的党中央的指示,7月下旬派李子洲赴武汉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随后,李子洲携带八七会议文件和中央对陕西工作指示精神,迅速返回陕西。9月26日至28日,省委在西安红埠街9号秘密召开了陕西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又称九二六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陕西党组织内的右倾错误,制定了新的政策和策略,逐渐把党的主要力量放在准备和组织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方面上来,使陕西的革命斗争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28年2月,李子洲代理省委书记,以后又兼任省委军委领导。为贯彻党的八七会议决议,筹划在陕西地区举行武装起义,他呕心沥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与省委其他领导人一起运筹帷幄,部署和领导了清涧、渭华等地的武装起义,为革命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骨干力量,也为刘志丹、谢子长等后来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打下了基础。
1929年1月底,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機关遭到严重破坏。2月2日深夜,李子洲和党团省委的其他负责人先后被捕,关押在西安市西华门敌军事裁判处看守所。敌人对李子洲等省委负责人采取了种种威胁利诱的卑劣手段,梦想从他们身上捞到共产党的重要机密,并恫吓李子洲,扬言要施以毒刑。但他坚贞不屈,敌人未能从他口中得到半点共产党的机密。
李子洲入狱前已积劳成疾,在敌人的折磨和摧残下,胃病更加严重,又因伤寒转发肺病,6月18日不幸病逝狱中,时年37岁。
在狱中,李子洲曾通过看守兵和狱外友好人士帮助,给妹妹李登岳写了一封信。他写道:“我并不惧怕死,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我一个人牺牲了,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不要为我伤心流泪,勇敢斗争下去,党的事业必胜,将来的社会是光明的!”李子洲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发出的这铿锵有力、激动人心的言词,充分表达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视死如归的坦荡胸怀,和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念的崇高精神境界。
1944年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绥德县西川及附近地区新设子洲县,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