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旅游”模式的发展研究

2021-08-09戚春燕吴妍孙俊菊穆清风

旅游纵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模式可持续发展旅游

戚春燕 吴妍 孙俊菊 穆清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和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使得旅游业迅速发展,各种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旅游项目迅速崛起,且数量也在急剧上升,旅游业的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打造多种模式并存的发展形式已成为旅游行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如今,VR技术的出现可以帮助旅游业建立有效的管理服务、技术模式等,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VR+旅游”模式的发展是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VR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概述、现状、问题及发展,探索如何建设新型旅游体系,以期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VR+旅游”模式;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號:F590;TP391.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已成为旅游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VR+旅游”模式的发展,人们拥有了隐形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那么,旅游者们是怎样感受四季的变化和大千世界的美妙呢?本文将从VR对旅游业的影响出发,分析VR在旅游行业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VR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成效,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一、VR技术的概述

VR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也称为虚拟实境,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它是综合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各种显示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理想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创建的一个虚拟场景。用VR可使用户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拥有和现实一样的感觉。由此可见,VR这一术语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含义:①VR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多视点、实时动态的三维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也可以是越来越真实的虚拟世界;②用户可以通过视、听、触等多种感觉,直接以人的自然本能和思维方式与所投射的环境进行交互体验;③在操作过程中,人是以一种实时数据源的形式沉浸在虚拟环境中,作为行为主体而不仅仅是窗口外部的观察者。

二、VR技术在旅游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一)制作“VR+旅游”模式内容

虽然“VR+旅游”模式很大程度上还无法替代传统实地旅游给旅游者带来的情感体验,但可以通过“VR+旅游”的新型模式对传统旅游活动进行有效补充,使游客的旅游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特色,也能让游客获得新的体验,让旅游活动更加多元化。国内许多景区目前已在尝试结合当地景区特色来制作“VR+旅游”模式的视频内容,如利用“VR+旅游”的模式向游客展现某个风景区的建成过程,从而让旅游活动更加丰富、更加直观。VR旅游内容可以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乐趣。这样有助于吸引更多对旅游目的地有深度体验需求的消费者,减少“到此一游”即可的旅游消费观念,增强游客体验[1]。

(二)旅游目的地VR游乐项目

把VR技术搬到旅游景区内,可以让游客得到更完善、更丰富的体验。作为实体旅游的补充,VR技术可以让游客在景区内体验到由于季节或其他因素而体验不到的内容。比如,夏天去公园游玩的旅客可以用VR看到冬天的景色,参观古建筑的人们可以看到建筑的建塔过程。VR技术为旅游目的地带来了新的生机,新建VR游乐项目能够吸引新老顾客,使其在旅游的同时体验新技术,这无疑是一种体验升级。

(三)VR在游览中的智能导览

VR智能导览更像是一个私人导游,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全方位地自主了解景区游览事宜,对于自助旅行的游客来说是非常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VR智能导览还可以避免人们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黑导游、强制购物等,使人们在游览景区时轻松自在、拥有舒适愉悦的体验。此外,VR智能导游还能实时预测天气、智能路线规划、对景区进行专业解说,等等[2]。例如,2018年10月,浦东滨江VR全景旅游地图正式发布。只要打开“阅读浦东·浦东滨江VR全景旅游地图”,上海中心、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华艺术馆、世博园、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12个标志性建筑便可尽收眼底,动动手指就可以“走进”这些景点,同时还有专业解说。

三、“VR+旅游”模式在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VR+旅游”模式在制作旅游活动内容、建设游乐设施项目、设置智能导览技术等方面的应用,“VR+旅游”已从虚拟世界开始走向现实生活,旅游业已成为VR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VR+旅游”模式虽然采用的是虚拟技术,但是它也在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内容以及体验方面满足了游客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推动了现代旅游的发展。但就现阶段发展形势而言,VR需要的高拍摄技术成本和昂贵的设施设备费用、不完善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以及VR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VR+旅游”模式实现市场普及的主要限制因素[3]。

(一)VR视频拍摄与制作成本较高

由于VR专业技术人才的紧缺,相关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以及市场定位不准确,游客认知方面存在一定偏差,使得VR视频拍摄与制作、传输方面的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尚未出现能够持续提供优质VR内容服务的平台,设备服务市场也较为混乱,种种因素导致VR内容制作的整个过程十分繁杂,设备使用、维护及VR视频拍摄与制作的费用均较高。

(二)VR技术的诸多限制

VR的本质是构建一个模拟真实环境的虚拟3D世界,并给予用户沉浸式的人机交互体验,计算部分不管是PC手机终端或自带芯片,都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国网或移动通用芯片,并主要由Intel、高通、海思等提供,这些并非是VR厂商及VR产品的主要侧重领域。相反,作为显示能力展现的VR头盔,则成为VR厂商体现其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主战场,因此VR产品性能评价参数也主要集中于显示部分,不过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相应VR设备的计算能力。

首先是分辨率。分辨率是衡量显示屏幕最重要参数之一,不过存在屏幕尺寸大小不一样的现象,因此该参数无法单一准确展现显示效果优劣,需要考虑屏幕尺寸等其他因素。目前,常见的VR头盔,视频分辨率为1080p是最低配置,一般情况下,分辨率需要达到2~4 K的水平。

其次是延迟现象。延迟时间T≤20ms,即行业最低要求,延迟较时间较长时会产生眩晕。而产生延迟主要是因为光/电传输速度非常快,在物理介质中传播时间几乎忽略不计,但是设备在处理数据包时,处理时间与传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会产生延迟[4]。

(三)旅游业专业人才的缺乏

在全世界,VR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科技公司纷纷采用VR技術。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环境下,专业的VR技术人才却非常紧缺,现有的人才市场中出现了拼凑、抽调部分技术人员临时组成开发团队的现象。比如,VR游戏开发团队很多都是从传统游戏团队转型而来,使得国内VR内容存在同质化、创意性不足的问题。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四、根据以上问题拟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一)对游客全新体验节约成本

随着VR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硬件设备的普及,VR技术可以让游客改变原有的旅游思维,其独特之处也可以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首先,企业可以利用原有视频、影像等资料生成新的VR视频,再结合现有专业成像技术降低制作VR视频制作成本。实验表明,利用原有视频、影像等资料可以大幅度节省制作成本,并可以生成沉浸感强的VR视频。

其次,可以利用当地社区网站推销“VR+旅游”的体验方式。由社区网站定期对“VR+旅游”的这种新型模式进行不同强度的宣传,可以在社区网站同期举办的一些其他活动中,将“VR+旅游”模式的体验票作为奖品赠送;或者和多个商家合作,采取只要顾客持有合作商家的会员卡,就能免费体验等优惠,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多方共赢。

(二)以业界新技术提升数据标准

计算设备是基于智能化操作系统底层数据芯片访问能力的驱动接口,采用3D支持VR渲染的中间件,实现虚拟现实场景的逻辑计算和图像渲染。随着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核心数量和显存能力不断提升,其图形渲染成倍增长,具备了支撑8×4K图形的渲染运算能力,为VR发展奠定了基础。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技术的提升:①应用多重分辨率着色渲染技术,通过将整体渲染画面分区域的模式,即对分区域采用差异化处理,按照从中央到两边采用不同的分辨率方法,并以完整的高分辨率进行渲染,由于人眼能看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央区域,这样一来就降低了GPU视图渲染的压力。②采用专业技术提升刷新率,使虚拟图像运动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以提高刷新率。③应用s焦点成像技术、眼球追踪等技术,改变以往多种成像技术渲染区域划分粗糙的问题,使渲染精细化,并缩短视讯显示的延迟时间。

(三)在景区借势升级人员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应高度重视虚拟现实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才培养,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研发运用及其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有关VR技术的实践中。景区应积极与相关的VR公司进行双向合作,通过旅游项目VR视频制作项目,为双方的VR内容制作、设备维护人才提供更多的实操、技能提升的机会,而政府应给予相关的政策鼓励,以推动更多的VR企业进军旅游行业,扩大自身在相关内容制作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另外,高校、景区和相关VR企业可以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体系,为相关专业人才的长期培养与就业提供良好保障,从而保证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充足的人才支撑。

五、“VR+旅游”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

旅游业是一个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力的产业,在21世纪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将对未来整个人类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我国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于近十几年内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得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大众也意识到,旅游业对满足旅游者需求及推动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十分必要。而将VR技术应用于旅游业,是助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相关的应用研究和实例也表明VR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潜在市场。VR旅游能给游客带来最直接的体验,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旅游目的地的场景,带给游客全新的感受。加上虚拟技术与真实场景的结合,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能够增加真实场景的旅游价值。具体而言,大到景区、政府建设的宣传区域,小到街边小店、地铁的广告墙,都可以成为应用VR技术进行旅游宣传的场所,应用空间巨大,同时VR旅游全景等视频形式十分符合未来互联网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VR+旅游”模式的革新,不仅拓展了游客旅游的形式,而且能够改变人们看世界的方式,满足人们对新旅游形式的需求,潜在市场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张占龙,罗辞勇,何为.虚拟现实技术概述[J].计算机仿真,2005(3):5-7.

[2] 杨江涛.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J].信息通信,2015(1):138.

[3] 王健美,张旭,王勇.美国虚拟现实技术领域专利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0,29(增刊1):31-35.

[4] 李鹏,付则宇,邱柯妮,张梁.基于音视频的自动化低成本VR视频生成方法研究[J].软件,2019,40(7):22-30.

猜你喜欢

模式可持续发展旅游
旅游
永续债券探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