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阜孔庙不可模仿的旅游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2021-08-09李菁

旅游纵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景区

李菁

摘 要: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中的资源的不可模仿性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曲阜孔庙在建筑、古树植被、儒家思想、祭祀礼仪以及孔子文化节等方面的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同时针对曲阜孔庙的不可模仿性资源提出了该景区的发展战略,即合理开发保护景区内建筑及古树植被;丰富景区内讲解方式,传承儒家思想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参与程度,深入感受儒家祭祀礼仪。以期能够为曲阜孔庙景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曲阜孔庙;旅游资源;景区

中图分类号:F592;G1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近年来,各地看到了旅游业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竞相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挖掘本地旅游资源,以期能够在旅游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提升经济实力。曲阜市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由此可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孔庙坐落于曲阜市,作为儒家文化极其重要的宝贵遗产,见证了儒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自2004年,胡锦涛对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做出重要批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1]。从国家层面对孔子以及儒家文化进行了肯定和认同,纪念孔子的意义和价值也得到了深化,而作为祭祀孔子活动的主要场所——孔庙具备了功能性和文化性的双重意义。作为如此具有特色旅游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开发和保护,让其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对曲阜孔庙景区的旅游资源的发展战略做出思考和分析。

一、理论基础

资源观理论强调了异质性资源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能够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并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2]。而持续竞争优势满足的条件是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模仿、不完全替代和不完全移动。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中的不可(完全)模仿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分析曲阜孔庙的不可模仿资源特色,进而阐述曲阜孔庙不可模仿的旅游资源的发展战略。不可模仿性资源或称难以模仿的资源,是指由于难以获得相应的资源而无法构建实施相关战略,因此资源拥有者能获得竞争优势[3]。Barney[4]认为资源不可模仿性的产生至少是以下原因所致,资源的获取要依赖于独特的历史条件、获得的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模糊性和资源的社会复杂性。曲阜孔庙的旅游资源在形成过程中正是具备上述所说原因,所以使资源具备了不可模仿的特征,这使其成为独特的异质性资源,是其他景区模仿不了或者难以模仿的,进而可以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为曲阜地区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

二、不可模仿案例分析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已有2 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两千余座孔庙中最大的一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齐名,并称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它依皇宫规格修建,建筑群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四周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修葺和完善,规模宏大,是世界孔庙的典范和样本。不仅如此,孔庙中的匾额、雕刻、书法、植被、绘画等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除孔庙本身的建筑外,孔子的思想、祭孔礼仪、歌舞等也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因而孔庙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异质性资源特色。

资源拥有不可模仿性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原因:获取资源的能力依赖于独特的历史条件、获得的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模糊性和资源具有社会复杂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阐述曲阜孔庙景区旅游资源的不可模仿性。

(一)独特的历史条件

Barney认为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依赖于他们在时空所处的位置[4]。也就是说一旦错过一定的时间,这种资源将难以再被积累和获得。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发现曲阜孔庙存在这样依赖于独特的历史条件所产生的资源,这些资源形成了曲阜孔庙不可模仿的异质性资源,从而使其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1.建筑融合不同朝代的设计理念

曲阜孔庙又被称为文庙,是在孔子逝去的第二年,在其故居的基础上建造的。从公元前478年一直到清代,经历了2 000多年的历史,期间70多次修整形成了如今的规模。虽然我国乃至世界上有大大小小的孔庙上千所,但是曲阜孔庙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时间最久、最大的孔庙。在曲阜孔庙形成的过程中,依赖于独特的历史条件。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家梁思成先生也曾说过,从建筑史的立场着眼,曲阜孔庙的建筑,实在是一处最有趣的、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的孤例[5]。由此可见,曲阜孔庙这所古建筑,从其建筑历史方面来看,具备了资源观理论中的先发优势,它是我国第一所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以及儒家先贤的庙宇,也是唯一一所在孔子先前故居的基础上经过历朝历代不断修建而成的,是融合了我国2 000多年不同朝代的建筑思想的一个综合体。是在历史条件下发展演变,融合吸收不同因素而形成了今天的孔庙,是其他地区的孔庙不可模仿的,因而具有历史的唯一性,也就具备了不可模仿的特征。

2.古树植被赋予时代内涵

孔庙内的古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统计资料显示,孔庙共有植株1 800多株,多以常青树为主[6]。这些古树历史悠久,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此外,在曲阜孔庙大成门内东侧有一棵特别的桧树,这棵树相传是孔子亲手种植的,它被石栏维护,在树的东边有一块写着“先师手植桧”的石碑。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生存下去,现存的桧树是雍正十年(公元1932年)古树复生的新芽长成的,这棵古树如今枝繁叶茂,也成为孔子的思想兴衰的象征,代表着孔子的思想历久弥新,受到后人的敬仰。这些有着近百年时间的古树见证了孔庙的发展历程,为孔庙增添了肃穆庄重的气氛。

(二)社会复杂性

社会复杂性是指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可能是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这种复杂性超出了其他地区进行模仿的能力[3]。即此种资源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等多種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条件不同,包括环境、时间等,时间不能倒流,当时特殊的环境也难以复刻,所以当时所处历史时期形成的资源也是难以被模仿的。

1.儒家思想蕴含丰富的文化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以他为首的儒家学派对我国封建社会乃至现代社会都影响深远,不仅在我国,早在2 500多年前,孔子的思想就已经传播到海外。作为全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孔子,早就声名远播,享誉海外。在祭祀孔子的孔庙中,处处体现着儒家的思想。曲阜孔庙的匾额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将雕刻、书法、文学、漆艺、印章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凝结着中国民族传统的思想艺术,匾额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丰富,极具文化价值[7]。匾额的书法一般采用楷书、正字,这种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体现了儒家“中庸教化”的思想主张;色彩也以红黄为主,纹饰多以龙凤图样,可见历代皇帝对孔子地位之推崇,也体现了儒家思想里的等级制度。此外,孔庙中的雕刻艺术也无一例外地展现着儒家思想。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而在匾额中,雕刻的内容安排得井然有序,也暗含着强调秩序的思想。而体现儒家思想的匾额、雕刻、书法等,都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受到当时的文化影响形成的,即便是复刻,也少了岁月的韵味,因而孔庙中蕴含着儒家思想文化的资源也就具备不可模仿的特征,从而具有异质性,获得了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2.祭祀礼仪以独特的社会文化为背景

在我国古代,有着“事死如事生”“死者为大”等说法,由此可见是非常重视祭祀礼仪的。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一直被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孔子的地位也不言而喻。祭典活动开始时首先敲响大钟,祭祀者身穿仿古祭服,行“三献礼”,而后古乐演奏,祭孔乐舞开始。祭祀孔子所跳的六佾舞、八佾舞等,是自古代传承下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大典乐舞从公元前478年,也就是鲁国第26代君主鲁哀公17年的时候,由孔氏一门后人首次在曲阜孔庙前举行敬拜仪式之后,这个舞蹈就被传承下来[8]。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与其他城市的祭孔活动相比,并不仅仅是一场表演,也带有真正的纪念性意义,因而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受到国内外社会人士的欢迎,每年的祭孔大典还有社会人士的代表前来参加。孔庙的祭祀礼仪歌舞是从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有独特的历史条件作为背景,是在孔子故居原址上进行的祭孔大典,也就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3.孔子文化节精神内涵及权威性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可见孔子的地位在我国地位之高。孔庙中最能展现对儒家传统文化传承的是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孔子文化节是集学术、经济、旅游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盛会。自198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举办了37届,但是孔子文化节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我国其他城市也举办孔子文化节,如浙江衢州、上海、红河建水等,但是曲阜孔子文化节是迄今为止举办时间最长的,且曲阜是孔子的诞生地,孔庙作为孔子的故居,有着上千年的文化熏陶,在曲阜孔庙举办的文化互动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文化节的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虽然可以被模仿,但是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孔庙,经过上千年的积淀与传承,是其他城市模仿不来的,它的精神内涵和人们对其的认可度与权威性都是无法超越的。

(三)措施及建议

正是具备了以上不可模仿的资源特色,才使得曲阜孔庙能在众多同类旅游资源中具有异质性资源的竞争优势。但是曲阜孔庙在开发过程中,并未较好地发掘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这也正是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所在孔子故居原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孔庙,其自身的吸引力却不能与其历史价值相匹配的原因。笔者根据资源观理论,为了挖掘曲阜孔庙的资源优势,提出以下开发措施。

1.合理开发保护景区内建筑及古树植被

曲阜孔庙的建筑、古树等都是在原先孔子故居基础上修缮的,具有历史唯一性,因而应该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在旅游旺季,该景区人满为患,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人流量过多还会导致景区内的土壤板结,严重损坏古树根系的生长。同时,人流量过大的情况下,游客的素质难以保证,会有乱涂乱画的现象,这对孔庙内需要保护的建筑文物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害。基于此,孔庙景区应该合理控制旅游旺季同一时间的游览人数,给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提供一个好的旅游体验,让他们充分感受孔庙厚重的文化氛围,提升游客满意度和景区的口碑。

2.丰富景区内容讲解方式,传承儒家思想文化内涵

曲阜孔庙景区有多年的文化积淀,景区多为文物、古树和古建筑,给人以距离感,如果没有导游员的详细讲解,并不能够发挥孔庙本身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曲阜市旅游管理者应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引入智慧旅游的思想,增加多种导游讲解的方式,如利用自助电子设备获取导游讲解、提升景区内导游人员的素质等,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避免游客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更加系统地了解儒家文化。

3.提高游客参与度,深入感受儒家祭祀礼仪

曲阜孔庙属于建筑类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底蕴,但是目前我国游客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并不多,游客进行旅游的动机除了要获取一定的知识外,更多的是想获得一定的乐趣。因而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地方,应该在每年的祭孔日增加一些祭祀活动,前来参观的游客也可以参与祭祀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古代的祭祀礼仪,增强景区的可参与性,给游客提供更多途径可以直观感受儒家文化的厚重。

三、结语

曲阜孔庙景区因其独特的历史条件以及社会复杂性所形成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模仿的特质,因而也就具备了旅游竞争优势,是其他景区难以模仿的,但是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这些异质性的旅游资源,合理地开发这种资源的优势,使其转变为景区的经济效益,这是一项值得探索的工程。本文针对孔庙景区内具有的不可模仿的特色旅游资源,提出要合理开发和保护景区内的建筑、古树植被;丰富景区内容讲解方式,传承儒家思想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参与度,深入感受儒家祭祀礼仪等举措,以期能够从资源观角度为曲阜孔庙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点新思路,更好地发挥孔庙的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 舒大刚,张树骅.儒藏论坛.(第一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00:402.

[2] 单纬东,林伦伦,许秋红.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7(1):72-78.

[3] 姚琪柱.不可模仿的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与旅游经济绩效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32-37.

[4] BARNEY J B .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1991(1):3-10.

[5] 陈宏.曲阜孔庙的建筑特色[J].建筑工人,2012(3):21-23.

[6] 孙成.曲阜孔庙景观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17-37.

[7] 沙悦,白玉梅.曲阜孔庙匾额的艺术和文化探析[J].設计艺术研究,2020(6):114-118.

[8] 义西卓玛.浅谈山东曲阜大典的舞蹈艺术特色与传承发展[J].明日风尚,2020(4):98-99.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地方旅游资源课堂运用策略浅析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辽宁锦州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品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