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措施分析
2021-08-09李馀
李馀
摘 要:融资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企业获得提升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有效的手段,不管是大或是小的企业,也无论资金的多或少,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内部资金不充裕,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及推动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开展融资活动是不可忽视的。凡事有利必有弊,融资在给企业带来资金助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本篇文章中笔者以国有企业为示例,对现如今国企融资活动的现有状况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范与控制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企在经济市场中都背负了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任,承担社会责任。当前阶段,我国国企的地位在如今的经济市场中受到了很多新兴企业的挑战,总体优势逐渐弱化,所以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地位,也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国企就必须强化融资和风险防范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活跃度。只不过,推动发展和进步不能只有目标和口号,更重要的是要有行动,针对企业内部的融资问题及风险防范展开针对性的解决。
一、我国国企融资和经营管理的现有状态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融资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除此以外,也是能够推动企业进步与发展、扩大规模的有效方式。国企进行融资,不只是为了维持企业的经营和扩大经营规模,同时还肩负着推进社会进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伟大任务。但是如今的经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企曾经的优势已逐渐弱化,在市场竞争当中其他企业面对的问题,国企也一样会面临困扰,特别是怎么推动融资顺利的展开,让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能够有充足的资金维持正常的经营生产。就笔者的调查了解来说,国企的融资活动有着一部分比较典型突出的不足存在,比如: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在如今银行贷款融资条件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况下,让国企的经营融资更是处于不利地位。
二、当前阶段国企面对的融资风险分析
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国企在经济市场中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是政策制度或者是资金的支持方面,都享有最优先最多的优惠。所以,国企当中有一个非常寻常的问题,就是财政的管理不足以匹配经济发展。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的需求,这在融资活动当中会加大面临的风险,使得风险出现的频率增高。对于风险的防控不到位,力度不足,不只是给国企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详细一点来说,就是国企的融资隐患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内容:
(1)忽视对市场的分析总结,盲目追随政策的变动,给企业的融资活动以及资金管理工作带来安全方面的风险。“政策”以及“市场”是指引企业做出决策的领路石,不过在某个阶段内,政策制度的变动通常都有着目的,主要是想要调整政策来对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引,这样虽然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引导市场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推动某一种类型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因为这样的走向不符合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仅仅能维持一段时间,不适宜长久发展,这样一来国企如果一味追随政策的变化而忽视了对市场的分析来调整企业的发展,融资活动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风险隐患。
(2)除此以外,不结合市场及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盲目扩大规模,会给企业带来资不抵债,增加财务风险导致经营失败的隐患。以往的国企在所有企业当中有着经营规模大、影响力大、收益稳定等多个特点,在这样的经营背景之下,国企的管理层、决策者就会更加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大,因为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盲目自信,从而忽视了对企业内部资金状况的分析而做出决定,在资金状况不足以支持规模扩张的时候采取贷款的方式进行,这样不只是给国企带来了经济负担,还给企业的经营生产带来了隐患,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
(3)如果国企盲目的依靠银行贷款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虽然融资规模比较大,但是因为形式渠道过于单一,这样反而会加大国企的融资成本费用,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对融资風险的管理控制。
三、针对国企内部融资风险的防范控制提出的解决措施
笔者已经简单分析了现如今国企的融资管理工作以及风险管控工作状况,在融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这个工作上,不只是要注重制度体系的构建,还要对专业人才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养。
(一)增强国企内部对于风险防控的意识
意识指导行为,所以一个正确的意识、理念是可以指引正确的行为的发生的,在国企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怎么正确分析企业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先有条件。在过去的时间里,国企的领导层、决策者都没有针对财务工作的风险防控意识,因此对这项工作也不够重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很多的,除了历史遗留问题还和决策者的意识认知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所以想要增强风险防控的意识,就要学习明白融资活动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利和弊,只有对利弊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针对这两点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宜的方案。一个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决策者的观点,对于下属部门负责人的实际工作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他们应该非常重视针对融资风险防控相关内容展开系统的学习,推动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对于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视度。
(二)构建合理有效的融资分析机制
融资活动对很多的企业领导层以及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又熟悉又不够了解的活动。企业进行融资最根本目的还是推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所以才会去筹集资金,只不过,怎么融资能够用最小的开支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这就是一个技术活,需要进行详细透彻的分析。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决策者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细细的考虑过,或者说没有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这就让企业的融资行为非常的被动且盲目,无意识中就扩大了企业的融资风险,让风险隐患趁虚而入。所以在这个时候,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融资分析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成立一个专门的分析研究的团队,以融资的目的和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前提进行分析,有效的降低企业盲目融资的次数,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出发,对需要的资金规模进行分析。其实不难知道,想要获得更多的收益,一定会承担着更大的风险,这样一来,怎么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融资分析机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构建的。
(三)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
企业进行融资活动的渠道越多,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灵活度也就越强,这样面对的风险和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也就会越小。银行贷款是大众企业普遍会首先选择的融资渠道,这毋庸置疑。对国企来说,因为它融资的规模比较大,周期也比较长,所以就这两点来讲,商业银行贷款就成为了国企进行融资的最主要的方式。但是随着商业银行贷款越来越高的门槛,国企也不堪重负,也想要就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分析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国企在经营发展中担负的重任来看,完全放弃商业银行贷款是没有必要的,这样也不太现实。所以国企在维护好银行贷款这个融资渠道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的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现在这个阶段,比较常用的就是股权融资,企业选择上市,把社会的闲散资金整合起来维持企业的生产运作,这种方式有着成本支出较小,操作简单风险低的优点,所以,这种方式也应受到国企的了解看重,研究分析过后进行选择。融资渠道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发行债券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相比进行银行贷款来说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更加灵活,而且相比银行贷款受到国家政策调整变动的影响受限,发行债券受政策的变动的影响是比较小的,现如今正是债券市场飞速发展的时期,而且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个时候只要企业的各项资质能够通过审核,就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在债券市场中筹集资金,解决企业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广智.关于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和风险的研究[J].财经界,2020(34):66-67.
[2]胡刘鹢.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风险防控[J].商讯,2020(02):120+122.
[3]马洁.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0(01):91-92.
[4]王霞.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