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见证设计的力量
2021-08-09杜燊
杜燊
“在这里设计才华被最大限度地展示和曝光,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行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朋友,交流经验,真的学习到了很多。”
算起来,即将到来的2022春夏季已经是刘勇第15次在时装周做发布了,回想起以前的种种,他说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还是2016年自己第一次拿“金顶奖”的那一场秀。
“准备那场秀的时候我听了很多建议,从整体颜色的色调开始,一直到后面服装的过渡整合都非常有挑战性。设计上的挑战体现在那一次我只采用了一个蓝色色调,然后通过深浅度的调整以及反光面料的运用从头到脚设计了将近50套男装高级定制西服。另外,那场秀的舞美搭建我也花了很多心思,通过多次与秀导的沟通协调,玩出了新的花样,最终呈现的现场氛围与效果,我自己是挺满意的,大家也觉得蛮不错。”
除了做发布,刘勇每季也都会打卡时装周,他说自己是亲身感受到了时装周这些年的变化,每一次来都能有新的收获。
品牌通过时装周曝光获得优质的商业合作机会,“中国的服装品牌大多是通过中国国际时装周曝光亮相,被行业所熟知,然后发展壮大,进而吸引了一大批同行业或者跨界合作的机会。我自己的品牌从裕大华1919到LIUYONG都是如此。”
感受到了时装周用专业设计为时尚发声的坚持。“中国国际时装周作为业内最早的时装周,它承担着反映和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责任,所以它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围绕设计师、围绕产业发展。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另外,自2014年,中国国际时装周官方配套展会DHUB设计汇开始举办,商贸订货也成了时装周平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刘勇说:“具备商业属性使中国国际时装周更全面立体了!专业设计与商业双向并行才是正确的方向。因为一个时尚活动,缺乏了专业的支撑,也是没有过多的价值的。而这个时候,时装周的平台高度就显现出来了。”
具备商业属性使中国国际时装周更全面立体了!专业设计与商业双向并行才是正确的方向。
不仅如此,中国国际时装周还是中国时尚产业对外交流的名片。“这个方面我是深有感触的,之前两次在纽约时装周做发布,报名的时候提品牌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发布经历,他们是非常认可的,对品牌的评价也非常高。”
除了设计师的身份,刘勇还是一位服装设计专业的教授。本期就来听听刘老师在服装企业与设计师品牌运营、跨界合作、设计的可持续性方面的见解和看法。
《时尚北京》:服装企业、独立设计师品牌在风格定位、营销规划上的异同?
刘勇: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涉及经营。服装企业以经营为目的,它的风格定位以及营销模式规划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要考虑它所定位的消费群体的需求,然后设定服装风格以及品类。但很多独立设计师在开始定位的时候就出现一系列问题,他们刚毕业踏入社会,缺乏市场经验,非常容易沉浸在自己主观认为的审美误区里,把自己认为的美当成流行,并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就是太过标新立异而影响销量。然后,当销量不佳才去考虑匹配市场,与市场磨合,有的磨着磨着资金链断裂就关门大吉了,也有的转变思路迎合市场,最后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其实这都不是特别好的现象。综上所述,这些独立设计师品牌想要获得良性长久发展,就必须先学学服装企业,学学品牌运营管理,转换思维,从考虑一套衣服的创意变为整盘货品的经营,并将其运用到品牌的前期规划定位与后期经营之中,在市场与个人风格中找到一个平衡。在做货品规划时,形象类商品与商业化设计商品比重要科学,在设计中考虑市场,你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创意设计转化为商业价值。
《時尚北京》:对时尚行业跨界联名的看法?
刘勇:我觉得跨界联名是当下比较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每个人对某一项事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跨界可以让我们通过某一种事物得到新的创意和启发。很多设计师、品牌,长时间按照固有的习惯和方式运营,消费者非常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通过跨界,用一种新的视野、新的角度突破设计瓶颈,极有可能会产生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效果。
《时尚北京》:简单谈谈对可持续设计的理解?
刘勇:可持续一直是时尚行业老生常谈的问题,设计的可持续从企业生存角度来讲,可能是必须要思考的一个环节和要素。当下处在信息大爆发的快节奏时代,消费升级,消费者审美需求快速更新迭代,与时俱进追求个性化,这就给设计师和品牌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顺应市场,不断颠覆创新,紧跟或者捕捉到这些时尚的趋势,才能留住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