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讲课堂”教学模式

2021-08-09张利胡玉萍

江西教育C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数研学小明

张利 胡玉萍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被动学习的一方。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发展。为充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笔者采用了“学讲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结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谈谈如何运用小学数学“学讲课堂”教学模式。

一、 情境催疑,自主先学

疑问是思考的起点,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是知识的起源,是探究的动力。提出疑问是“学讲课堂”的第一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那么,课堂中的问题从何而来?笔者一般不会直接向学生提问,而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起到“激疑诱思”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创设了逛商场的情境:“小明、小芳和小丽一起逛商场,想购买一些学习用品,为新学期做准备。”笔者边说边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瞧,他们买了哪些文具?大家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真实的生活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钱?”“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钱?”“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钱?”提出问题后,笔者没有直接做出任何指导,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尝试解答问题。

二、 小组讨论,合作研学

合作力量大,合作智慧多,交流与合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讨论研学是“学讲课堂”的第二个环节,笔者在此环节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形成学习共同体,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讨论研学是自主学习的第二个层次,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讨论研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分享学习中的成果和经验,同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预留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笔者提出的问题,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 展示交流,学生讲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从“教书匠”变为“引路人”,从“管理者”变为“合作者”;学生从“接受者”变为“探究者”,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在“学讲课堂”中,学生要依靠自主探究,把知识“学进去”,再“讲出来”。这里的“讲出来”是一种知识的输出,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梳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在学生的小组研讨结束后,给学生提供了讲学的机会,请小组的代表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并让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笔者鼓励学生踊跃展示自我,加大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引导他们在讲学中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讲学”不仅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且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 回顾反思,自我悟学

知识的建构如同营养的吸收,需要学生不断反思与领悟,就好比牛的“反刍”,要反复咀嚼、回味初步掌握的知识,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反思悟学”是“学讲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学习过程,能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悟出数学思想,悟出学习之道。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安排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想想自己的解答过程,修正自己的解题思路,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厘清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学讲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先学”“合作研学”“学生讲学”“自我悟学”不断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何橋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数研学小明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小数加减“四不忘”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小明照相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