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2021-08-09龚成兵

江西教育C 2021年7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小学数学

龚成兵

摘要:虽然每位教师都期盼自己的学生成器成才,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成为优秀学生(所谓的学霸),而大多数都成为普通学生,还有极少数学生沦为学困生。其实,学困生也能盛开成一朵花,只不过他们的绽放速度比较慢,需要我们的精心培育与耐心等待。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成因

学困生是学习困难、成绩暂时落后学生的简称,也称后进生,转化学困生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教师要想让学困生华丽转身,使他们也能美丽绽放,必须掌握他们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一、 追根究底,剖析成因

找准学困生的成因,必须追根究底,深入剖析。学困生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先天性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后天性的因素。

(一)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的因素是指孩子一出生就存在身心方面的問题,对学习不积极,导致出现学习困难、效果低下、成绩跟不上等现象,使他们有别于多数普通学生。造成这些先天性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妈妈孕期生病用药、受到打击等原因影响了肚子里的婴儿,使他们的大脑受到创伤,造成智力不能正常发展,有的甚至出现视力、听力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都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先天性的客观因素。

(二)后天性因素

一是关爱缺失,家庭环境不利。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学困生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学习不够关心。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更是缺少家庭的温暖,家长平时对他们不管不顾,只知道要求孩子考高分,一旦考得不好就不给好脸色甚至打骂,却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不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不采取行动帮助他们。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导致他们没有安全感与幸福感,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发展成为学困生。

二是教育不当,手段方法欠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育不当是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因素,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学困生多半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学校环境、班风学法等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抽象性是数学最显著的特点,本身就给人一种枯燥单调的感觉,若教师不能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不能趣化数学内容,势必让学生感觉数学不好玩,数学没意思。

三是封闭孤立,缺少互动合作。学困生性格比较孤僻,习惯封闭自己,不喜欢与同学交往,缺少沟通交流。学困生普遍都缺乏合作意识,在学习时常常自我封闭,不与同伴合作,不会借智借力。封闭让学困生寸步难行,封闭式学习让学困生孤立无援、势单力孤,缺少互动合作也让他们的学习更困难。要想进步,学困生必须走出自己的围城,主动与他人互动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共同进步。

四是自暴自弃,缺乏学习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成功者大多信心满满,具有强大的自信。缺乏自信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自身主观因素。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多数学习态度马虎,自我控制能力差,贪玩偷懒,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勤奋、不刻苦。学困生很少有朋友,常遭受同伴的歧视,被成绩好的优秀生嘲讽,导致他们心理自卑,自暴自弃,对学习丧失信心。

二、寻觅对策,积极转化

(一)特殊关爱,教师帮助

学困生是折翼的天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习的翅膀被折断,暂时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在数学的世界自由飞翔,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修复受伤的翅膀,帮助他们重新展翅翱翔。教师对学困生应区别对待,特殊关爱,因材施教。要对他们嘘寒问暖,进行心理安慰,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增强他们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给他们优先权,让他们多参与、多体验,或采用游戏教学,让学习变得有趣好玩,使他们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要量身定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引导他们探究学习,比如采取情境教学、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形象,让他们动手操作,使他们学得会、学得好。

(二)团队结盟,同伴互助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喜欢单干、不善合作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合作才有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融入集体会使个人的力量倍增,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团队结盟,同伴互助,是转化学困生的捷径。教师可以把学困生与学优生结盟,组建成学习共同体,发挥优秀生的示范引领价值,让他们做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一个个“小先生”,一个学困生可以配上几个“师傅”,众人帮一人,使学困生博采众长,很快获得进步。学生教学生,往往是基于学生的视角,让学困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比老师的讲解效果还要好。

(三)唤醒自我,学会自助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除了教育不当,更多的原因在于学生自己,是他们的心理出了问题,他们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缺乏自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实施自助,利用心理疗法,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引导他们从消极转向积极。

积极心理学认为,最好的帮助是自助。一般的心理问题都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学困生同样具有自我疗伤的力量和潜能,能够克服自身缺点,消除厌学的消极心理。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唤醒自我,挖掘内在潜能,发挥自身优势,学会自我救助,可以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多给学困生心理暗示,激发和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多寻找他们的亮点,多放大他们的优点;要多给学困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多赏识激励,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与意志。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美好心灵,都蕴含着优秀品质,只不过暂时被乌云笼罩,让消极情绪占据了上风,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困生驱散心理阴霾,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情绪占据主导。学困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只是暂时成绩落后,教师对学困生应不放弃、不抛弃,积极寻觅对策,努力转化,助力盛开。

参考文献:

[1]诸葛倩倩.启动学海搁浅之舟——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生转化策略新探[J]. 小学教学研究,2016 (14).

[2]刘素萍.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 (14).◆(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猴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小学数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