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叠印风采——丝网版画创作中的偶然与必然

2021-08-09赵曌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作

【摘要】版画创作印制过程中的偶然现象不可避免。文章紧密结合自身创作实践,阐述作品印制过程中,经历的偶然现象与必然状态以及采取的应对方法。探索如何将作品叠印中的偶然现象合理运用,达到在创作稿基础上的印制过程再创造。从而形成具有网版表现语言特点及个性鲜明的作品面貌与必然结果,同时,进一步表明在作品创作实践中,偶然与必然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叠印;丝网版画;创作;偶然;必然

【中图分类号】J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186-03

【本文著录格式】赵曌.叠印风采——丝网版画创作中的偶然与必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186-188.

丝网版画在叠印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因水性油墨等印材的转换及套版叠印方式的不同,而出现画面与初期色彩稿设计效果不同的问题。这是一种偶然现象,还是必然产生的结果?面对出现的问题,如何控制画面整体色彩构成关系,创造性的调配印材及叠印方式,以期达到丝网版画表现语言的充分展现与作品面貌的升华。通过创作实践使笔者逐渐厘清了偶然现象形成的原因,并理解了网版创作过程中偶然与必然之间的联系。

一、偶然的发现

(一)原创活力

在印制丝网版画《似与不似之间》时,由于前几版对色彩整体把控的失误,导致石头最底部的颜色过于纯、重,加上色层的叠加与媒介剂和水性油墨配比的改变,使画面亮部色彩在明度上无法达到预想的状态。面对此种现象的发生,笔者及时调整了媒介剂的配比并提高了水性油墨的明度,反复叠印后呈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丰富了画面色层(图1)。这次叠印中偶然的发现,激发了作品印制过程中的原创活力及网版表现语言的画面体现。

(二)别开生面

《似与不似之间》的网版印制,也正因为在反复的多版叠印下,最终使网版作品呈现出了一种厚重玉石般的全新面貌(图2)。石與山相辅相成,若隐若现,仿佛似与不似之间,宛如妙趣横生的天然景观。偶然的发现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再加上丝网版画色彩干净、光润的特点,使画面在原色彩稿的基础上得以升华。通过实践让笔者明白了偶然与必然的联系,从而使网版的创作过程别开生面,同时也为笔者的毕业创作提供了基础铺垫。

二、创作的萌动

(一)情景交融

2020年开年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呼吸、共命运,感人至深的奉献精神。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理应反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笔者将《人与自然系列之一》规划为人与自然系列创作的开端。通过作品构思、构图的反复推敲过程,并通过画面语言表达对野生动物及大自然的保护与珍爱。考拉趴在人物肩上,穿山甲抚在人物腰间,友好的相处体现着动物对人类的信任,双手抚肩的少女与周围的昙花共同代表着对生态保护的祈祷,以期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对大自然的敬畏情怀。

《人与自然系列之二》在构图上与第一张相似,人物顶天立地,场景饱满,情景交融,同样表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牛都处于背光处,不显露自己,默默的付出,画面中脊背裸露的中年男子,静静的注视着远山落日的余晖,仿佛诉说着人与奶牛一天的劳作经历。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而奶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它体现的是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作品以弘扬百姓个体担当精神并以“中国脊梁”的人物处理表现其作品深刻的内涵。

(二)和谐共生

网版叠印中的偶然发现促成毕业创作的萌动。作品《人与自然系列之一》和《人与自然系列之二》两幅创作的构思、构图中,以期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满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使笔者不遗余力、投身其中。画面以真实简练的人物形象与环境处理,拉近了人与环境,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使之形成了不可分割、相濡与共的有机整体,并以此表明人类与动物共同赖以生存的环境与家园,需要我们精心呵护而彼此和谐共生。

三、适度的把控

(一)墨彩控制

网版作品印制中的偶然现象发生,通过及时调整可以转化为作品必然的结果。墨彩的控制是经历偶然状态下应采取的最重要的应对方式之一。如画面整体的色彩冷暖、色彩对比关系的把控,调色时媒介剂的数量对油墨的透明程度影响以及环境湿度的合理调控等因素,同时达到控制油墨与色层的效果。丝网版画作品《有朋自远方来》的印制中曾出现过色层叠加使色调发生改变的情况。第二版的蓝灰没有完全覆盖第一版的黄底色,使得画面依旧在黄色调的范围内。笔者采取调控媒介剂的剂量以及把控色层的色相,来及时调整接下来叠印时的整体色彩关系。最终这幅作品的整体色调,在初稿画面蓝灰的基础上偏暖了一些,更加符合《有朋自远方来》这一主题思想赋予的画面情感表达(图3)。因此,只有在“偶然”情况来临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合理控制墨彩,适度把控画面,才能使偶然转化为必然。

(二)技艺锤炼

为了可以整体控制网版叠印中的色层变化,要对自身的套版叠印技术进行不断的锤炼。丝网版画的印制程序要求严格。对技艺的锤炼,首先要重视网材的选择,网子的材质以及网孔的目数要根据画面的需求灵活选择,网框也要选择轻便且坚硬的铝合金材质,在印制大画时更能减少误差。好的工具和材料会在创作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其次,绷网、固网也是、在精美的印刷中重要的环节,绷网时,网子任何一点松弛都会造成图像转印使得套印错版,过于紧绷则会使网子的弹性受损而崩裂,所以网子的弹性要合适,整体的张力要均匀。正确的固网方式也可以适当减弱网子弹性下降的速度。感光胶的涂布要尽可能将其涂至平整、均匀,应先检查上胶刮槽是否完整,只要稍有一点磕碰或凹槽都会影响到网面感光胶的均匀程度,使得画面出现误差。水溶性颜料想要调和到理想的状态则需要媒介剂的加入,它可以改变油墨本身的密度以及质量,使之柔和顺滑。媒介剂的加入量,应根据画面需要确定,多加则会降低颜色覆盖力提高透明度,少加则刮印时造成网版油墨流动不畅而影响印品质量。所以油墨的控制以及调色时媒介剂的剂量是在调色中所要注意的。因此,网版印制的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任何一点的疏忽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偶然现象发生。

当然,印制过程中的偶然也是网版叠印过程中的必然。网版印刷并不是创作稿的复制过程,而是在创作稿的基础上,进行的画面提炼归纳与再创造。感光胶的涂布方法,油墨的控制以及调色时媒介剂的剂量,制版时感光时间的长短,印制时透明与不透明的色层叠加,刮板的硬度,长度的选择,刮印时角度、速度、印压的大小等,都会引起画面的变化,而使网版的分版套印过程,真正成为其本身艺术语言不断锤炼、不断提升的创造过程。

四、必然的结果

(一)审时度势

在技术上适度把控的同时,审时度势、调整画面。遵循规律来完成接续工作,并以此逐步达到作品预期效果。人与自然系列之一、之二两幅画面,笔者想表现出网版语言的概括性、画面的精致度与色层的厚重感。在绘制过程中纸本底部的色彩倾向以及调和的丙烯颜色使画面在色层叠加过程中与初期创作稿产生了变化,笔者转变了创作思路,审时度势,合理运用色层叠加时的偶然变化,适时调控,从而产生了必然的结果,这也是丝网版画艺术表现语言所拥有的艺术魅力(图4、图5)。

(二)渾然自成

丝网版画的创作中偶然与必然不是对立的,它们相辅相成,同时存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则是在创作中偶然与必然的内在联系。每个人在创作初稿以及制版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在脑中会形成一条与之匹配的创作思路,当叠印过程中“偶然”现象发生时,需转换思路,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适度把控画面,才能使偶然转化为必然并完成接续的工作,以此逐步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效果。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认识。”同理,在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也要有感性的认识做铺垫,同时敢于面对“偶然”现象的发生,首先在思想上清楚偶然发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法,才能使“偶然”往好的方向发展,使“必然”的结果浑然自成。

五、结论

丝网版画的创作过程是需要理性看待。认真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一幅版画作品成功的基本保障。但“偶然”在网版制作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偶然出现的状态,给作者提供新的灵感与创造契机,这同时要求我们进行创作思维的转变,灵活适时的把控呈现“必然”。经过创作实践后得知,偶然和必然是一种共生关系,状况的发生既是偶然的出现也是必然的结果。文章阐述了从开始偶然的发现,引发了创作的萌动,经过技艺的锤炼产生了必然的结果,同时结合自己丝网版画的作品印制,以及毕业作品创作稿的绘制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加以阐述,表明了笔者所经历的偶然与必然状态以及采取的应对方法。探索如何将作品叠印中的偶然现象合理运用,达到在创作稿基础上的印制过程再创造。

参考文献:

[1][意]劳伦莎·沙拉蒙,[意]玛塔·阿尔法雷斯·冈萨雷斯著,杨韵涵译.版画的鉴赏方法[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6.

[2]苏新平著.版画技法(下):石版画、丝网版画技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廖念一.计算机辅助制版与水印丝网版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赵曌(1996-),男,山东济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版画。

猜你喜欢

创作
习作转化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关于创作
创作你的四格漫画
睡觉
创作失败
水墨画创作课:如果大树是我的家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