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加强森林培育技术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的有效途径

2021-08-09赵建江

种子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森林资源

赵建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林业资源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总面积逐渐减少,人均资源占有量逐渐降低,影响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相关林业部门开始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程,将开采和利用的目标转向人工造林,此举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培育技术;资源增长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9-009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53       文献标志码: B

结合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人工培育。在人工造林工程发展过程中,使整个森林培育技术更加标准化和精细化,通过多年森林培育技术的成长与发展,为我国营造了大量的人工林,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森林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工程建设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可以有效地增长森林资源总面积。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森林培育技术进行提升,目的是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想要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增长,首先要对森林培育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加强技术提升和科技含量,有利于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注重森林资源培育技术的应用,在森林资源恢复工程中加强科学有效培育技术的应用,是解决我国目前林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1-2]。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增长,对林业资源的要求和需求量逐渐上升,导致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目前的生态建设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3-4],改善人工造林的环境,提高森林的质量,确保经济增长和森林资源的增长同步进行。在高效的种植和培养模式下,使生态得到良好的循环和持续发展,对有效地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加速我国不同行业的效益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对稳定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

1   加强现有天然林业资源的保护

1.1   优化天然林保护工作队伍

面对我国林业资源的严峻形势,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相关规定和法规,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林业保护工程。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落实,可以有效地改善天然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关部门需要对天然林保护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宣传,加强民众保护林业资源的意识。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政策性,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支持和社会力量参与,所以相关部门和林业站应该结合具体的林业情况,组建办事效率高的护林队伍,增加政策和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构建信息网络系统,加强科学化森林管控,同时划分责任制,对森林保护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从多个角度开展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例如做好管区内的防火工作、防病害工作及禁止乱砍滥伐等,同时要对现有的森林野生动物进行保护,禁止人员非法随意猎杀,对一些森林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地区开展有效的治理活动,对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高效的护林工作队伍对有效地落实森林保护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整个工作涵盖范围广、工作区域分散,导致现有的林业管理人员素质各不相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技术素养,强化管理,对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2   科学的林业资源管理

林业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天然森林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以定额采伐和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作为工作重点,严格按照相关的审批流程和制度做好林业木材的使用与采伐管理,避免乱砍滥伐和超额采伐的现象出现。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现有占用林地工程的管理,将相关手续和审批流程进行制度化和严格化,并上報相关主管部门。对一些违法行为和林地资源非法转让的行为进行统一的管理,明确林业权属问题,协调和处理好林业纠纷,确保整个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2   育种技术

森林培育技术中育种技术十分关键,虽然我国森林培育工程起步较晚,但是积累了大量的育种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还受到相关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通过大量的育种试验,如杂交试验等,我国已经进入新的育种阶段,并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效,培育出了新的杨树优良品种。新的杨树品种,其木材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包括木材的密度和纤维含量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国家相关科研部门在多年的育种项目研究中,通过杂交育种和无性系繁殖等手段,建立了一批优良的母树林,并通过实生技术和无性系统资源技术实现了树种的基因库建设,主要是针对桉树育种的技术探索。

3   育苗技术

3.1   种子处理

通过对国外林地经营情况的分析和技术探索了解到,国外推出了新型的农场式林地经营项目,主要是通过低海拔地区的低产农田进行阔叶林建设。农场林地经营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质量,增加林地面积,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木材资源。针对不同的树种培育,需要采用科学规范的种子处理技术,包括种子的采购、储存和处理方法都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和提升,并在种子萌芽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改善种子萌芽环境,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萌芽率。

3.2   体胚苗技术

通过引进美国针叶树体胚苗生产技术,将优良的针叶树种子作为原材料,通过严格的筛选,制成人工培育种子,可以实现在温室大棚的种植。我国关于体胚苗技术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但是很多品种的树苗仍然处在完善和研究阶段,在具体的技术研究和探索中,可利用种子包衣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但整个技术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3   施肥技术

关于容器苗的施肥技术,采用精准的苗木鲜重机制,历经多年的实踐经验积累,根据实际的苗木生长和营养情况,结合相关的营养供应关系和数据,测定苗木的鲜重数值,对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苗木重量进行了测定,并制订合理的施肥计划,采取合理的施肥种类进行施肥。

3.4   灌溉技术

在森林培育技术工作中,灌溉技术十分重要,需要对灌溉水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实现灌溉水质的精准化和科学化,定期测量灌溉水的pH值,包括金属离子的含量及其他成分。为了满足林业苗圃灌溉用水的需求,需要对灌溉用水进行必要的过滤处理,传统的林业苗圃灌溉用水相关人员缺乏对水质的了解,很多人员忽视了灌溉用水的质量检测,包括水的pH值、重金属含量和杂草种子含量等,从而导致水质的不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林业苗圃培育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4   林分管理

4.1   林业土地营养成分管理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需要对林地的土壤成分进行科学的养护和管理。在人工林工程进行中,加强土壤成分状况的测评,并定期地对树木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合土地实际的营养状况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施肥的种类和数量要按照实际的树木营养测评结果进行科学的选取。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对桉树、毛竹和杨树等众多树种进行营养成分和土地营养状况的相关研究,最终实现了人工林培育土地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制定了完善的施肥标准。

4.2   凋落物和采伐剩余物管理

在实际的林业培育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林分凋落物质,需要对凋落物质进行严格管理,并利用大型机械设备,对采伐后的剩余物进行破碎处理,并最终将其回归土地,经过腐殖质变化最终转化成肥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林地生产力的提高。

4.3   无节林材的培育

利用种植密度和收获密度之间的关系,采取科学的修剪手段。对林区树干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修剪,目的是确保树木向优质林材生长发育转变,目前我国相应培育技术还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研究,才能进行推广和应用。

5   结语

通过以上关于加强森林培育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增长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了一些森林培育技术。森林培育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积累经验,加强技术的提升和运用,并且结合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有效地提高森林资源的生产总量,对有效地改变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森林生产力、实现更大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1 ] 王义强.加强森林培育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增长[J].赤子,2014(3):228.

[ 2 ] 谭红岩.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助力森林经济效益的资源增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3):47,77.

[ 3 ] 袁刚.森林培育技术现状与提高途径[J].山东工业技术,2014(4):186.

[ 4 ] 罗志雄.浅析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213.

[ 5 ] 万子彦,张生飞.论述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现状[J].现代园艺,2012(22):195-196.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浅谈营林生产的重要性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基于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