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探索

2021-08-09王海洋

旅游纵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独立学院校企合作

王海洋

摘 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更是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与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为例,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进行探究,從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F293.33-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8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2018sjjd040)。

引言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要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由此,校企合作成了众多高校解决“理论过多、实践脱节”问题的主要模式,其不仅改革了课程体系,改进了教学理念,还强化了实践教学,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1]。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产物,也逐渐成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指导委员会《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成为能够从事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以及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强调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顺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中高级管理人才,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始终立足于专业改革和创新[2]。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均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尤其是独立学院更需要建立比较稳定,且有一定数量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见习、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机会。

二、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作为省内知名的独立学院,一直实行“厚基础、重应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其实践教学条件也逐渐改善。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训、见习、实习等实践内容。

(一)校内实践资源规模有限

2014—2018年,由于当时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3个年级均分布在花津校区,因院系领导重视,专业课教师们积极努力,校内实训室逐渐投入建设与使用,先后拥有形体礼仪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前厅与客房实训室、中西餐与酒水实训室等4个类型的实训室。但是受到经费等原因的限制,以上实训室场地面积不足,规模有限,实训设备较少,而且一次也只能容纳几个学生操作,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度不够,仿真性也有限,实训教学效果不佳。

(二)校外实践领域不断扩展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见习与毕业实习领域不断扩展、企业类型逐渐多样化。最初,学院领导考虑到学生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安全以及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合作经验基础,见习单位仅有王稼祥纪念园、芜湖逸林希尔顿酒店等少数芜湖市旅游企业,毕业实习单位从原来的以国内高星级酒店为主,逐步扩展为后来的酒店、景区、旅行社等相关企业,合作企业类型也呈现多样化。鉴于此,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迫在眉睫。

(三)校企双方合作意向逐渐增强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领导非常重视与当地知名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作为目前芜湖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4个园区,分别为一期方特欢乐世界、二期方特梦幻王国、三期方特水上乐园、四期方特东方神画。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总载客量巨大,因而对实习生需求量也较大。目前,芜湖本地高校中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仅有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芜湖师范学校这4所学校,学生数量有限,而且这些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还会与全国其他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与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的校企合作是大势所趋。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管理系与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的校企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2015年至今,由最初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部分学生去实习,到2018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才开始安排到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去实习。随着旅游管理专业见习、实习领域的扩大,芜湖方特逐渐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专业实训、见习、毕业实习的合作单位,为双方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深层次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实践教育基地是大学生专业教学实训、见习、毕业实习的重要阵地,也是彰显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习和实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实习和实训是高校培养本科学生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率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度,也是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指标[3]。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一直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逐步建立一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与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进行合作,在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实习岗位安排不合理,轮岗机会不多

截至目前,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共有41名学生在方特实习,通过对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岗位的统计分析可以得知,芜湖方特实践教育基地对学生实习岗位的安排是根据企业的岗位的人才需求来安排,而且学生整个实习期都被安排在同一个岗位,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实习生半年实习期主要是安排在一线的服务岗位,如游客服务中心客服员、售票处收银员、各个景点解说员、商品部销售员、餐饮部服务员等,二线的岗位如人力资源部、信息资源部、财务部等部门岗位则较少。而且整个实习过程中,轮岗的机会不多,即便有轮岗的机会也大多是在旅游旺季部门缺人的情况下,安排部分实习生到人员紧缺的部门去轮岗实习。芜湖方特实践教育基地的许多实习生暑假期间被安排到芜湖方特三期水上乐园,可见芜湖方特实践教育基地对学生自身需求和对岗位喜好度考虑不周,对实习生关心力度还不够。这导致部分学生因未被安排到理想的实习岗位而减少了实习的热情。

总体来看,安排的实习岗位满足不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除对实习基本技能之外的应用能力和初级管理能力提升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二)基地建设未达目标,实践效果不佳

芜湖方特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实训、见习、实习效果不佳。调查统计显示,一部分同学认为,芜湖方特可能更多地忙于经营,对新进实习生培训力度不够,缺乏系统地培训、职业规划和培养,学生的新鲜感一过就可能会选择跳槽,不想再从事这一行业。同时,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在芜湖方特实践教育基地教学实训偏少,更多的是见习和毕业实习,实践教育基地的实践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可能是缺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实践可选择性小、周期短,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从而导致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综上所述,学院与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更多是关于毕业实习方面的合作,在教学实训和见习方面做得还不够,而教学实训更多的是类似于见习,让学生亲自实训的内容不足。鉴于实习生可以为方特旅游度假区储备人才,解决其旺季的用工需求,宣传芜湖方特品牌等多种因素,芜湖方特很愿意与高校共建校企合作项目。但是由于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较大,芜湖方特对实习生的培养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

(三)合作机制缺乏长效,合作深度不足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企业也面临着用人难的问题,急需高校培养大批“用得上”的专业人才。为缓解这个难题,很多旅游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与高校进行合作,这也是产教融合的初始阶段。旅游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很多院校一直处于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学校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业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实习”教学任务;旅游企业到学校来招学生,解决企业一时的用工难题,这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在校阶段,企业就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产教共同育人[4]。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主要是在教学实训、见习、毕业实习方面,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最终通过毕业实习之后,都能够完成实习记录本、实习成绩鉴定表,这只是基本层次的合作。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合作,应该是在毕业之前,以教学实训、见习和毕业实习为基础,搜集资料撰写成一篇应用型实践性的本科毕业论文。据统计,在芜湖方特实习的41名学生中,只有30名学生毕业论文是以毕业实习为基础,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但是这30名学生中只有21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应用型实践性的论文,应用型实践性的毕业论文数量所占比重偏少。因此,学院与芜湖方特的校企合作缺乏系统长效的合作机制,合作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师资配备不健全,实践指导不深入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本应该是学校和企业一起负责管理培养学生,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较少,兼职教师仅有5名,年龄均为青年教师,目前仅有1名副教授,其余均为讲师,同时由于教师行政和科研任务繁重,学生实践经验有限,在学生到芜湖方特实习实训过程中通常只有一个或两个负责带队的学校教师。同时,芜湖方特的实践指导教师由于本身工作任务多,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不足。

四、优化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措施

学院对实践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面尤为重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实训和毕业实习,学院努力做好实训和实习前的培训工作。学院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从不同侧面不断地渗透实训和实习相关内容,并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常识、服务意识和实习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最终让学生明白实习不仅仅是要学习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的技能技巧,关键是要在这个阶段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等基本的生存能力。

(一)增加实习岗位、提供轮岗机会

毕业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既检验了课堂教学效果,又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适应社会以及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实习岗位的多样化,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才可能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进一步实现培养“应用型、实践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目標。

笔者认为,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应该改变过去以服务型一线岗位为主,尽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岗位,同时,希望其能够提供从单纯的“服务型”实习岗位轮换到“管理型”的实习岗位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解决短期自身员工缺少的问题,关键是能树立长远培养的理念,留住实习生,为企业储备人才,为芜湖方特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夯实基地建设、增强实践效果

学院和芜湖方特要加大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力度,借鉴兄弟院校优秀的基地建设经验,积极构建“校内外实训、专业见习、旅游企业专项实习和毕业论文”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育基地既是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场所,也是日常教学的校外课堂,相关旅游管理专业系列课程都可以到实践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学院积极邀请芜湖方特的高管、资深培训师走进校园针对实习学生开办了专场讲座,介绍芜湖方特的基本情况和企业文化等,使学生对芜湖方特企业文化和自己实训、实习的目的有一定的了解。笔者认为,芜湖方特应尽量提供给大学一年级学生参观或者见习的机会,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训机会,四年级学生毕业实习的机会。

实习基地应该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不能将实习生当作随意支配的廉价劳动力,要赋予实习生系统的培训知识和服务理念,能够符合学校安排学生进行实习的目的,达到有效的实习效果。要尝试借鉴校企合作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度增加课程实训和见习的比重,适度延长实习周期,努力使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效果理想化。

(三)完善校企合作、加深基地建设

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结合旅游企业的岗位需求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切实促进企业、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式的育人制度[5]。学院要积极邀请芜湖方特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到学校上课、开讲座、举办交流会以及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校企双方可共同编写实践课程的教材,制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学校要积极地借鉴其他高校的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尝试将企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做出突破性尝试。此外,校企合作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为依据制定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规范高校与企业的行为,保障学校、学生、企业的合法权利[6]。同时,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也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组织共同努力,作为协调单位,牵线搭桥,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还要能够解决学校实践教学中的众多问题,如实训教学的问题,因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场地有限,需要对口的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应课程的校外实训教学场地。学院需要与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目前,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解决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有旅游景区管理概论、导游业务、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希望经过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的协调,芜湖方特国际旅行社、芜湖方特酒店等旅游企业能解决旅行社经管理、导游基础知识、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管理概论、餐饮管理、中西餐与酒水知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课程的实训。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也应顺应时代变化,在校企合作中,校方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之后,与企业保持沟通,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此外,校企双方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都应该紧抓市场需求,各自发挥培养人才的优势,综合培养人才,进一步解决旅游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努力[7]。

(四)健全师资配备、深化实践指导

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是一种办学模式,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要将教学与产业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在育人过程中体现出生产过程,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8]。产教融合的根本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既要具备此领域的理论知识,又需要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4]。因此,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建设更是迫在眉睫。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是今后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两者之间是合作共赢关系。从教师队伍培养来看,学校可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职业经理人和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从业者走进学校成为外聘教师,另一方面把学校专业教师送到企业中区,进行顶岗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9]。

“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更需努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笔者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需加强与芜湖方特的合作,改变只限于邀请芜湖方特高管或者资深员工来校开讲座的现状,依托“校企一体化”的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校企人员互相聘用,双向挂职锻炼等方式,共同打造一支学校教师师傅化、企业师傅教师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双导师”制,强化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实习学生的指导工作[10]。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要在教学计划的不同阶段分别设置专业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训与毕业实习环节,并通过芜湖方特实践教育基地完善实践教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开题和初稿的撰写等任务。同时也要借鉴其他高校毕业论文指导中的经验,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结合实习部门与岗位的实际情况,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尝试采用双导师制,学院专业课理论指导教师和芜湖方特实践指导教师就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等方面共同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

此外,在实习与实训的学生管理方面,实行“三师制”,即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理论指导,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实践技能指导,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和安全管理指导。

五、结语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需要旅游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的大力支持;需要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双师型”知识;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遵循学校和企业的制度与安排。独立学院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立实践教育基地的優秀经验,合理化运用,建立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长期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最终建成能实现学院、企业、学生“三赢”效果的实践教育基地。

参考文献

[1] 刘建娥,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11):43-45.

[2] 张宝春,韩金辉,赵丽丽,等.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效果评价:以酒店管理专业希尔顿班为例[J].河北企业,2017(8):94-95.

[3] 成协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3):74-77.

[4] 赵爱华.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11-116.

[5] 曹炳政.校企深层次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134-135.

[6] 陈伟,左艳等,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6(12):115-116.

[7] 张茸,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效益最大化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1):168.

[8]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05)[2021-05-06].http://www.gov. 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9] 杨坤,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2):16-20.

[10] 周晓雷,汪丽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实习模式优化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1):115-120.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独立学院校企合作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