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森林抚育调查分析
2021-08-09郑容
郑 容
(瓮安县国有林场,贵州 瓮安 550400)
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的多种功能,使森林经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
1 森林抚育的目的
当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森林经营水平低下,林地生产力低下,森林的生态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当地应根据林分发育、林木竞争和自然稀疏的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对中幼龄林木进行综合抚育和割灌除草,以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平衡土壤养分与水分循环,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发挥森林多种功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1]。
2 瓮安县国有森林资源状况
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得瓮安县国有林中急需抚育的中幼林比重较大,其中通过人工培育管理的中幼林占比较大。但由于群众外出务工量大及国家对于森林抚育的相关补助偏少,导致林分管理相对粗放,加之林农本身缺乏林业经营管理理念,不愿意主动在森林抚育上投入成本,更不会开展中幼林抚育,因此,中幼林林分质量相对较差。
2018 年,瓮安县国有林中需抚育的中幼林面积达333.33 km2,其中幼龄林林分植被综合覆盖度在80%以上,影响了目的树种的生长,急需割灌除草;用材林和特用林中的中龄林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部分被压木生长不良,急需进行抚育;公益林中的特用林林分郁闭度在0.8 以上,林分密度大,有被压木,影响了风景林的观赏性,急需对林分进行抚育[2]。
3 外业调查
3.1 开展小班调查
3.1.1 选择抚育对象。根据瓮安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公益林界定成果资料,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在符合条件的国有林场,选择郁闭度达到抚育条件的林地进行全面调查,合理确定作业小班。抚育对象为国有林中的幼林龄和中龄林以及集体和个人所有林中的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一级国家级公益林不纳入森林抚育范围。抚育方式为在防护林区进行割灌除草、综合抚育,在用材林区进行割灌除草。割灌除草抚育对象要求为4 年以上林龄、杂灌杂草覆盖度较大、幼树生长受到较大影响而长势较差的林分。
3.1.2 确定抚育小班。瓮安县选择森林抚育对象小班42 个,面积333.33 km2。其中,割灌除草35 个小班,面积266.66 km2;综合抚育7 个小班,面积66.67 km2。对符合抚育条件的地块开展外业调查。根据林分起源、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抚育方式以及立地条件等确定作业小班边界,作业小班面积不大于20 km2。作业小班面积测量借助1∶10 000 地形图进行。对每个作业小班实测1~4个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控制点并绘制到1∶10 000 地形图上,并拍摄4 张反映林分现实状况的数字照片[3]。
3.1.3 设置标准地。根据林保小班地面积确定小班的大小并布置标准地,标准地设置面积按作业小班面积不小于1%进行布设。在林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标准地,用罗盘仪导线测量,误差不超过1/200,标准地大小为667 m2。
3.1.4 调查标准地。在设置的标准地中进行每木调查,每木检尺起测胸径为5 cm,检尺完成后运用加权平均运算法计算出标准地的平均胸径。得出平均胸径后,在林分中选取3 株具有代表性的平均木实测树高,推算出林分平均高。按调查表逐项调查,填写权属、林种、林分起源及树种组成等各项调查因子。在完成小班调查的基础上,完成每木调查表、汇总表、小班调查一览表等。标准地中心坐标用GPS进行定位。
3.2 调查结果
瓮安县外业调查设计面积333.33 km2,共涉及42 个小班。作业区均为人工林,树龄在3~13 a,其中幼龄林296.88 km2、中龄林 36.45 km2,树高 0.5~9.0 m,667 m2种植密度为63~161 株。林地权属为国有,林木权属为国有,林种分别为防护林和用材林。其中,综合抚育7 个小班共66.67 km2,郁闭度0.8 以上,枝下高50 cm,该部分小班因林分卫生状况良好、没有枯死木及病虫害等,所以设计该部分小班采取割灌除草和修枝相结合的综合抚育方式;割灌除草35 个小班共266.66 km2,小班内幼龄林灌木草本较多,所以设计该部分小班采取割灌除草方式。森林抚育1~8号小班外业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
表1 森林抚育1~8号小班外业调查表
4 森林抚育设计
4.1 作业设计
根据作业区林分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小班,按照《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森林抚育规程》等相关文件精神,考虑增加采伐量,伐去树干纤细、树冠窄小、树冠处于林冠平均高以下而接受不到光照,营养不足、生长衰弱、接近死亡或者已经死亡的林木,保留树干直、林木生长良好、直径大的林木。根据抚育现状确定抚育面积、抚育强度、采伐蓄积量、出材量、用工量和工作时间等。
4.2 森林抚育
4.2.1 割灌除草。瓮安县实施割灌除草的小班有35个,面积266.66 hm(2其中防护林小班31个,面积220.88 hm2;用材林小班4 个,面积45.78 hm2),主要树种为柳杉等,年龄4~10 a,幼龄林,667 m2林木株数 63~158 株,平均树高0.5~3.5 m,灌木草本覆盖度80%以上,灌木高度0.6~1.5 m,草本高度0.6~1.2 m。现有部分林木高度低于周边杂灌杂草,树木生长参差不齐,受到周边杂灌杂草的显著影响。本次采用带状抚育方式割除影响林木生长的杂灌杂草,改善幼龄林生长环境,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从而扩大林木的营养生长空间,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4.2.2 剩余物处理清理。经综合抚育和割灌除草作业后的小班,剩余物堆放有序,对割掉的灌木、杂草以及修下来的枝条进行压实,使其腐烂成肥,林内不能存留病倒木,林缘区防火安全带不能滞留明显可见的抚育剩余物。
5 森林抚育要求与建议
5.1 森林抚育要求
每进行一次森林抚育,郁闭度降低不得超过0.2,严禁超强度或局部超强度作业。抚育后林分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应大于抚育前林分平均值,树种组成与设计相差不能大于10%,严禁单纯取材。科学合理地确定采伐木,现地实际采伐蓄积、出材量应与采伐许可证上的要求相符,修剪时要间密留疏、间密留均、去劣留优。
5.2 森林抚育建议
①成立森林抚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推进工作进度。②加强政策宣传,将森林抚育相关的文件进行公示,并召开会议,公示文件精神。③加强管理,层层签订管理和技术责任,明确抚育要求、质量要求和完成时间。④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森林抚育工作政策性强、技术和管理要求高,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协调、监督和管理,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