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符号学在河南博物院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1-08-07

山西建筑 2021年16期
关键词:博物院符号学河南

程 俊 豪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1 背景

符号被认为是携带意义的感知:用符号才能够表达出意义,符号的用途就是表达出所需要的意义。将符号学方法论运用于建筑设计当中,能够创造出普罗大众更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建筑形态,因此,建筑符号学的研究至关重要。从20世纪70年代起,建筑师就开始从事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尝试运用符号学的方法论来探索建筑设计中的一些隐喻的含义。运用建筑符号学来研究建筑,能够使其获得建筑学以外的文化内涵,向大众传递建筑形态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包括当地的文化、信仰、风土人情等。

而博物馆是最能够代表一个地方地域文化的建筑,它代表了这个地方的个性特征,承载了这个地方的文化内涵。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冯骥才先生曾说过:“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他们的博物馆,就能够体现出这个地方的现代文明程度。”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需要选取一些抽象的符号来表达出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这就需要运用符号学方法论,将当地的一些地域文化,进行概括、提取。这样博物馆就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更加能够传递出自己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更便于大众的欣赏与理解。在将这些地域文化转化成为一种建筑符号的时候,准确的符号信息能够使大众认识到这个地方的地域特征,这也可以理解为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文章将用符号学方法论来探讨研究河南省博物院的建筑设计,从而分析出博物院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

2 符号学在河南博物院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齐康先生为河南博物院的总设计师,他是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的所长和教授,河南博物院的总用地面积约为156亩,总建筑面积约为78 840 m2。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的建筑形态是将河南省登封市元代的观星台遗址作为设计原型,经过设计师一步步精心地推演和思考,最终,呈现出了一个头戴“皇冠”的正四棱锥造型。

2.1 图像性符号

图像性符号的符形是通过模仿所要指涉的对象,所得出来的。河南博物院建筑的图像性符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河南博物院的主展馆的建筑外观,原型是河南登封的元代观星台遗址,它是将观星台遗址的造型运用夸张、放大的设计手法,由此演绎成了“戴冠的金字塔”的造型。建筑的冠部是一个倒置的方锥形,上大下小,具有上承“甘露”、下纳“地气”的含义,寓意着河南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具有融汇四方的魄力。其设计者齐康教授在《中原之气》这一书中就曾表达:“河南博物院的主体建筑蕴含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中地心”和“天圆地方”的概念。”同样,作为河南博物院的设计依托,观星台遗址位于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它的选址与中国古代所谓的“地中”观念具有非常强的联系。这个所谓的“地中”其实是一种地理上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古人认为大地是平的,其边界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地表面肯定有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则被称之为“地中”。观星台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博物院的建筑造型,选用观星台的原型来作为设计依托,能够代表河南地区的地域形象(见图1)。

2)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建筑冠部的四周分别镶嵌了四神图案,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它们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含义,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天象星座,同时也代表着时间上的四季。四神纹图案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汉代的瓦当图案中就可以找到它们的原型。四神纹图案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图案,它们是随着我们祖先对天地间宇宙万物的原始崇拜、观察归纳等过程进而产生的,其图像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思想的一种象征,最终发展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河南地区出土过大量的四神图像相关遗存,因此在河南博物院建筑上运用四神图案进行装饰,体现出了中原地区丰厚的文化内涵(见图2)。

3)博物院的主展馆建筑,倾斜的墙面上具有白色的乳钉形状的装饰,其设计原型为河南郑州出土的杜岭方鼎上面的乳钉纹样造型以及古代城门上的铜钉,同时它们也可比作茫茫宇宙的满天星斗。因为在河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莲鹤方壶、后母戊鼎、妇好鸮尊、杜岭方鼎、云纹铜禁等,因此,在建筑的外墙面上运用这种乳钉纹样的装饰,非常鲜明地将河南当地的地域文化介入其中(见图3)。

2.2 指示性符号

指示性符号的表现方式,是符号的形式与所要表现的对象之间有一种较为邻近的联系或者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使符号的形式能够指示或索引所要代表的对象。

1)河南博物院整个建筑用地的四角边界线和造型的确立,考虑到了博物院区域规划的界面,并且是主馆建筑的延续。四个角落的建筑分别为办公楼、文博培训楼、报告厅和俱乐部,在场地外看到它们就会知道博物院明确的边界,它们是博物院场地的四个限定符号。

2)河南博物院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形式,这不仅能够突出博物院的主馆建筑,而且还能够引导人流进入到主馆当中。此外,主馆建筑的高度与其底部的宽度,以及两侧的配楼的尺度形成了完美的比例。博物院建筑群的规划,把主展馆建筑放在场地的中央,主展馆建筑的正南方向是入口广场,视野非常开阔;正北方向为文物库房,文物库房和四个角落的建筑都相对低矮,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指示出主展馆建筑的主体地位。

3)博物院入口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指示性。入口大门的“河南博物院”,为甲骨文的字体设计,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它是中华汉字的起源。因此,甲骨文的字体不仅具有空间的指示性,而且还体现了河南地区的殷商文化。

2.3 象征性符号

象征性符号的符号形式与符号所要指涉的对象之间,没有相似的形式或是邻近相承的联系,它们所展现出的符形来源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习俗当中。比如说,文字就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在中国传统的形象思维中,象数思维是一种最为典型的思维方式,它指的就是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来认识世界。“中原之气”“九鼎定中原”作为河南博物院的设计理念,因此,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师就设计出了一座顶部带有斗状皇冠的金字塔形的主馆建筑。

1)正四棱锥的造型。

河南博物院主馆建筑的形式,运用了正四棱锥的金字塔造型,给人以一种端庄、稳定、神圣的心理感受和视觉体验。博物院的中心为正四棱锥形态的主馆建筑,它和两边矩形的配楼建筑组合在一起,包括其中的连廊、庭院和临时展厅等,这样使整个博物院建筑群具有一种非常和谐统一的形式。同时,正四棱锥的符号也象征着古代的陵墓,而文物就沉睡在陵墓里面,这一想法实在浪漫。

2)三角形在建筑中的运用。

三角形无论是作为建筑主体的结构,还是建筑其表面的装饰,都具有非常特殊的含义。三角形作为建筑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结构和形式,它们既可以是垂直或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三角形不仅符合建筑设计中结构力学的要求,而且它还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河南博物院建筑在整体上呈现出三角形的造型,首先,从力学上说,它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其次,它象征着古人的思想、才能和智慧,以及古人对稳定生活的追求。因为三角形这一造型符号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所以它能够脱离原有的功能而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

3)黄褐色的外墙。

河南博物院外部墙面材质的颜色为黄褐色,象征着中原地区的“黄河”“黄土”,黄土和黄河,孕育出了华夏文明。主馆建筑正面的浅蓝色透明玻璃幕墙的造型与长条形的横窗,象征着黄河之水奔涌而来,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中国传统建筑中对色彩的运用,基本为素雅的灰色,例如白墙、青石、灰瓦、黄木等,以白、青、黄、黑、墨绿等色为主,因此,博物院建筑的主色调,也是以深青色、灰白色为主。

3 结语

文章选用河南博物院的建筑设计作为一个案例来进行研究,采用符号学的方法论进行分析,并将河南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其中的一些文化符号、艺术形式和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产生一些联系,进而探索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方法。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方案设计中,设计师必需要深入地体验、感受并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以及博物馆所要呈现的艺术效果,运用符号学方法论来进行设计,这样就可以创造出更为优秀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作品。相信在未来的中国,对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研究,必将会运用到符号学方法论,来挖掘其地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博物院符号学河南
博物院寻兔记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全国应用符号学与多模态研究论坛征文通知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出彩河南
视觉
参观河南博物院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