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与情
2021-08-07洪镇猛
洪镇猛
在龙人古琴文化村学琴、学启蒙课程、体验古琴弹奏时,一位朋友突然发来语音,问我在忙什么。也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来“琴”和“情”读音相近,于是一时兴起,迅速回复信息: “我在调情。”并且发了所在地定位给他。
如果是一般的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或许会感觉受到唐突、冒犯。不过,我的这位朋友虽然是女性,但是我们相熟,而且她是文化人,看到了我的定位地点,稍加揣摩,也就明白了我言下之意。
然而,我说“调琴”或“调情”,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意思并不相悖,反而还殊途同归。何以见得呢?这还得回到源头,从“琴”说起。
琴,中国古乐器的一种。 “琴”是象形字,字形就是琴形:长条形,一头圆、一头方,琴面有弦。内部中空,而琴面与琴底各有孔洞,互相通达。传说是神农所发明,初发明的时候,只有五根弦;后来,周文王、武王各加上一根,就成了七弦琴。
作为一种乐器,琴的演奏有多种表现方式。 “弹”和“鼓”都是常见用于表示演奏琴的动词,如“对牛弹琴”“伯牙鼓琴”等。此外, “调琴”也是琴之演奏的一种方式。如白居易的诗作: “今夜调琴忽有情”,甚至此诗之题《夜调琴忆崔少卿》中就有“调琴”一词。
《说文》有“琴,禁也”,段玉裁注引《白虎通》对此的解释是: “琴,禁也,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许慎解释“琴”字,首先并非说明“琴”字何指,而是举琴的作用。在许慎看来,琴是一种乐器,然而这种乐器所带来“禁止淫邪、正人心”,亦即“调情”的效果,比其本身是什么更加重要。
“调情”说了那么多次,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呢?现在提起“调情”,一般首先想到男女间“培养感情”的意思。其实,这样的用法早已见于古人,如元代的杂剧,高秀文《【黄钟】啄木儿》: “素不曾识面调情,平白地将人勾引。”然而,“调情”还有调整情志、调和性情之义。如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炼骨调情性,张兵挠棘矜。”
调琴,可以调情。
调琴,为什么可以调情?
因为琴本身的形制就富含文化意义,“寓象于理” (萧文蔚《琴赋》)。如上所述,神农琴原来只有五弦,而这“五”就内合五行、外合五音,并指向君、臣、民、事、物等五种社会等级。后来添了文武二弦,则是君臣合恩的象征。琴的形状、尺寸、构件、制程、命名等,件件含理。了解了这些强烈的象征含义,面对着琴,肃然起敬。甚至,不必调琴,单单将琴悬挂墙上就能引以为戒。
不过,我想,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解读,或许更加直观。琴由嘉木经精工制成,琴曲是詩人的真情流露,琴的声音“神气冲和,风韵清远” (吴淑《琴赋》),而带沧桑感。弹奏,可以寄意, “可以导神养气,宣和情志”(嵇康《琴赋·序》)。
就如同陈子龙借司马相如所言: “性情推移,声理交倚,感物导思,不期而至。” (《琴心赋》)这是琴的作用,琴的声和理、自然和人文,使人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内在的改变。调琴的人,在此中得到调情,进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