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融媒体发展下党建工作路径探究
2021-08-06孙晔
孙晔
摘 要:党建工作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不断丰富与创新。融媒体具有高时效性、开放性、精细化、整合化、智慧化等特点,能够为党建工作过程、内容、管理、整合和服务等的开展提供有益支持。抓住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党建工作应更加注重信息的搜集、资源的整合以及智慧化手段的融入。
关键词:融媒体;党建工作;信息搜集;资源整合;内容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1-050-0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间的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各种媒介载体相互整合、相互利用,媒介传播的价值和功能也得到全面提升,新时代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进行党的建设工作,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的发展具有高时效性、快速传播性、受众垂直细分、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同时具有信息采集、新闻表达、智慧服务等多种传播方式。基于此,新时代应充分结合融媒体的特点及传播方式开展党建工作[1]。
一、利用高时效性和快速传播性,获取党建工作的动态信息
获取党建工作的动态信息,有助于实现对党建工作进展的科学把握,为制定党建工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实现党建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在融媒体时代下,党建工作信息的获得更加全面、快速、精准,与单一媒体模式相比,融媒体具有更高时效性,在信息获取和传递上更具优势。
首先,利用融媒体可接受海量的数据信息。在新的信息环境中,融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党建工作要在网络阵地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主动搜集和获取相关信息,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融媒体为党建工作动态信息的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是一种更简单、更丰富的信息收集形式,在日常工作中益于开展和实施。
其次,利用融媒体的高时效性可实现党建数据的动态监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为党内制度的科学运行提供参考;分析特定党员群体的政治思想动态,有助于为其制定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尤其是融媒体的数据信息是实时更新的,这些数据信息也会不断更新,这对于改善党建信息搜集滞后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
最后,利用融媒体信息传播快速的特性,提升党建工作信息获取的精准性。信息传播的速度越快,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越快,党建工作搜集的信息也就越精准。融媒体时代的党建工作效果之所以得到显著提升,主要源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交互性不断提高,信息的快速传播有助于消除由于信息更新滞后导致的“误解”,也有助于党员干部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内容,或反馈重要信息[2]。
二、利用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
融媒体环境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党建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要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增强党建工作内容的吸引力。
首先,利用融媒体的开放性特征可丰富党建工作内容的呈现形式。融媒体的媒介形式越来越多样,文字、视频、图片、动画等的结合使用,有助于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而形成更强大的话语力量。发挥融媒体开放性特征的优势,能够赋予党建工作内容更多的价值表达,体现党建的“温度”。例如,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党建工作形式,提高了党建工作内容的传播效率,包括重要信息的上情下达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反馈、信息互动等的收集。
其次,利用融媒体的互动性特征有助于创新党建工作内容。真正能够吸引党员的高质量内容,才更能够达成党建工作的理想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党建工作内容需要不断创新,通过持续性输出优质内容,增强党员用户黏性,才能让党建工作深入人心。基于这一思路,各地纷纷设置了如党建资讯、党建朋友圈等党建内容板块,拓展和延伸了党建宣传和教育阵地,极大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容。党建资讯是一种以打造精品课程为核心定位的内容板块,党员干部可在“党建资讯”频道获取新闻报道、远程视频、精品课件等内容,方便党员及时了解国情、党情、民情,同时也为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利用受众垂直细分的特点,强化党建工作的垂直化和精细化管理
融媒体不仅可以作为黨建信息收集和思想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党建工作管理的重要途径。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工作中,融媒体中各项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党组织垂直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进而提高党建工作管理效能。
首先,搭建党建工作平台,实现党建工作的垂直化管理。融媒体对党建工作的影响直接作用于用户的,这种垂直特点可使党建工作更直接有效。运用融媒体受众垂直的思维推动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开辟党建工作新的空间,实现党建工作的垂直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例如,可以通过党建工作平台为“三会一课”以及其他党员志愿活动提供刷卡、刷脸服务,进一步量化党员考核。同时还可以通过“先锋论坛”“网络党建”等融媒体平台为党员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关系迁移、人事调动等一站式服务,更好地促进党建工作的垂直化管理,让党组织对党员的工作状态和思想动态有更为全面清晰地了解。
其次,构建党组织服务新工具,实现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融媒体发展下的受众群体具有细致性,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党员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从履历、特性等方面对于党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改变传统式的查台账方式带来的精细化管理的弊端,通过在线管理的方式实现基层党建的动态跟踪,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服务的精准化水平。例如,党组织可以通过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阅读情况的大数据分析,结合他们的阅读习惯,主动地为不同类型的党员和积极分子提供相关书目,进一步提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
最后,利用融媒体资源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舆论话语权。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增强群众的代入感和认同感,更好地在群众之间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通过融媒体平台将党的政策方针和理念,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宣传出去,增大党建工作的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党的宣传洗礼,同时继续巩固党组织在融媒体的舆论阵地建设。
四、利用信息采集和新闻表达方式,实现党建工作的资源整合
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整合多种资源,提高党建工作的整体效能。融媒体中的网络资源共享有助于促进党建工作的资源整合。利用融媒体在信息采集和新闻表达方式上的特殊优势,可实现党建工作信息、技术和手段等多维度的资源整合。
首先,推进党建工作与融媒体资源互补共建。可以借助融媒体的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下沉。同时要注重自建平台的管理力度,对于不能融合的板块和内容要有所取舍,既要注重融媒体领域的发力,也要继续巩固党建工作的传统宣传平台,并恰当地对传统平台进行改革和创新,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脚步,实现传统平台与流量平台的有效融合,接纳更多的流量,进一步提升党建学习和宣传效果。
其次,借助融媒体各类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充分利用VR、AR、5G等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更为丰富的载体,对党建内容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提升党的主流舆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要积极向互联网优秀企业“求经”,引进社会上既掌握党建工作理论又具备一定信息计算机能力的优秀人才融入党建工作队伍之中,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人才的媒体素养。并向财政部门争取一定的资金支持,对软硬件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对融媒体各类技术的有效融合提供软硬件支持[3]。
最后,推进不同媒介和载体的有效整合。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熟练地运用不同媒介和载体,对党建工作一线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让党建工作一线人员掌握必要的融媒体工具和技术,从而实现对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融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增强党建工作效果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复杂的外部环境。因此,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借助融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对党建工作开展的舆论环境进行优化,借助不同的媒介和载体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服务基层和人民群众的效果。
五、利用智慧服務的方式,做好党建工作的基层服务
智慧服务是融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借助融媒体,能够为党建工作各项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多智能化的支持,尤其是在服务基层方面,借助融媒体,可密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服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首先,利用智慧服务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服务基层群众作为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特别是在新时代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的技术特点,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诉求,并借助移动客户端和各类新媒体平台,推进党务政务的有机融合,进而在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互动的桥梁,最终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智慧服务、便民服务。
其次,利用智慧服务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基层党组织要解决好党政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就需要结合当前融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服务中心工作。如,短视频作为一种受众参与、分享为一体的新型传播媒介,也成了党建工作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凭借其开放性和服务的广泛性等特征,增强了党建工作针对性,强化了受众的参与性,激发了党员参与创作的热情,丰富了党建工作内容体系。
最后,利用智慧服务更好地服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以融媒体平台作为载体,面向广大党员,通过开展党建工作,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以党建朋友圈为例,党建朋友圈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党建形式,其也是在融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交互式的党建工作内容。党组织通过建立朋友圈账号,党员可发布感悟、所见、所闻等内容,且这些信息更加生活化和具体化,有助于将党建工作融入党员的生活之中,形成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董毅敏.新时代 新使命 新作为[J].出版发行研究, 2020 (01).
[2] 刘文韬.实现“三个共融互通”,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J].党的文献, 2020(01).
[3] 李东.智媒时代助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J].人民论坛, 2020(1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