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戏台的起源与发展

2021-08-06徐嘉张龄月

牡丹 2021年10期
关键词:庙宇戏台扬州

徐嘉 张龄月

扬州戏台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国戏台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一隅。细捋其发展脉络,扬州戏台经历了起源、形成与发展三个阶段。起源时期的家室厅堂、戏场等演出场所皆可视作后代戏台的雏形。在戏台发展的过程中,诸多因素都留下了痕迹:戏剧的不断发展、戏曲的形成、社会经济的推动、市民阶层的逐步形成及宗教的影响等,它们为戏台的形成与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一、扬州戏台的起源

纵观扬州戏台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其可以被考证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汉魏时期及之后的阶段。扬州戏台展现出的地域性及独特魅力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一)汉魏

汉朝时,朝廷为表现包容气度,设立了散乐专部,广泛收集民歌民曲,这对后来“百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安定,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相和歌、清商曲等乐曲的发展为戏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宽松的环境促进了文化的融合,除了载之典章的“雅乐”,还有许多不同的技艺得到发展,故事融入歌舞体现出初级戏剧朝着正式戏剧发展的脚步。

扬州郊区出土的说唱木俑、舞女玉佩、百戏彩画体现了2000多年前扬州百戏的盛行,深受人们喜爱。而伴随着原始拟态表演从祀神到娱人的目的转变以及观众这一概念的出现,扬州戏剧的表演场所也发生了转变,形制以家室厅堂为主。

扬州戏剧的表演场所安排在贵族的房屋厅堂中,这是原始巫觋表演由山野进入屋室的延续。在汉代,官僚贵戚以及当时被称为富民的阶层,家中拥有众多倡优女乐,便于观赏演出。扬州也出现了家室厅堂中演出歌舞百戏的现象。

1979年3月,扬州市邗江区出土了一块西汉歌舞百戏木板彩画。画面中,伶人持反弓于前,彩衣飘忽;乐队奏乐于侧,吹笙弹瑟,热闹非凡,而主人端坐床榻之上,身旁有侍女侍奉,这反映了当时贵族在家室厅堂中观看演出的场面。

除此之外,扬州人尚祀,相信鬼神之说,东晋时期佛教的传播加强了扬州人对祀神礼佛仪式的重视,以至于一时间建造了很多寺庙,古老的天宁寺就在这一时期建成。据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记载:“天宁寺本官商士民祝釐之地,殿上敬设经坛,殿前盖松棚为戏台,演仙佛麟凤、太平击壤之剧,谓之大戏。”

尽管天宁寺在历代进行了修缮,其间戏台的建立年份无法明确,但在注重佛教的扬州,祀神礼佛仪式是离不开特定场所的,想必天宁寺修建之初,也会有诸如戏台原始状态的形制存在。寺庙内的原始戏台形态推动了扬州神庙戏台的形成。

(二)隋唐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戏剧艺术拥有充分发展的土壤。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社会氛围以及民族文化大融合加强了外来文化对戏剧发展的影响,例如西域的《兰陵王入阵曲》。

在这一时期,宗教的影响仍然在持续。六朝时,佛寺兴盛,从最初利用表演吸引群众进而传播宗教文化,到后来邀请百戏艺人参与表演,体现了寺庙职能的扩大,这也是戏场这一表演场所形成的重要原因。

此外,皇家需求也影响着戏剧演出场所的发展。隋炀帝在扬州修建了多处行宫。浙江匠人项升为取悦隋炀帝,进献《新宫图》一幅。隋炀帝诏命有司在江都依图建造新宫,即迷楼。这一时期的戏剧演出场所也因此呈现多种形式。

露台是后代戏台的滥觞,是用木材或泥土筑成的露天方形台子,汉代就已出现,大约于唐、五代时开始用于表演。露台出现以前,戏剧表演大多在平地上进行,后排观众的视线容易受到阻碍,而露台高出地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露台从空间上将艺术表演与生活分离,是演出场所的一大进步。作为汉魏时期祀神礼佛仪式场所的延伸,露台多搭建于神庙中。旧时,扬州的庙宇众多,村民为保佑土地丰收和祈求平安,往往集资请戏班演戏,演出场所即为借用的庙台或是临时搭建的露台。

唐代“看棚”“看楼”的设置是促进戏台形成的关键一环。它们的出现主要是出于满足安置观众的需要。唐、五代时,佛窟壁画里就有乐人在院中用屏风搭起的场子里进行歌舞表演的图景。“看棚”“看楼”可以说是宋代瓦舍勾栏的雏形。唐代,扬州“看楼”的繁荣可见典籍中的记载,例如,王建《夜看扬州市》中的:“高楼红袖客纷纷”,陈羽《广陵秋夜对月即事》中的“月中歌吹满扬州”等。歌台舞榭在唐代的扬州处处可见。

唐代,宫殿是扬州戏剧演出的重要场所。《隋书》记载:“大业七年春二月,炀帝幸临江宫,百僚集凝晖殿,酺戏数日。”这写出了皇帝于扬州江宫摆宴设戏为乐的情景。另外,宫廷里也设置了专门的舞台——“砌台”。白居易《宴周皓大夫光福宅》云:“何处风光最可怜,妓堂阶下砌台前。”这从侧面写出了砌台在演出方面的功用。

二、扬州戏台的形成与成熟

宋代是戏台正式形成的时期。北宋时期,政局稳定、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戏剧演出开始走平民化道路,于是,具有商业性质的瓦舍勾栏出现,乡野间的庙宇戏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这一时期戏剧的发展对于戏台形成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扬州,木偶戏于隋唐时期就已盛行。《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了当时在扬州做官的杜佑在市井觀看傀儡戏的场景,由此可推测,宋代,扬州戏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除了木偶戏之外,南戏和北杂剧作为戏曲形成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戏剧艺术的成熟。杂剧从歌舞百戏中独立出来,便不可避免地对演出场所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扬州当地的风俗以及宗教信仰是推动戏台形成的重要原因。

总体来说,宋代的扬州戏台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庙宇戏台。庙宇戏台最初是以露台的形制出现,宋代,露台仍然继续发展。乡野中的庙宇戏台平时用于献祭设供,在神灵诞辰时则成为献艺演剧的场所。东晋建都金陵后,扬州的佛教兴盛,大肆兴建庙宇,与宗庙活动有紧密联系的酬神演剧活动也随之广泛开展。扬州的酬神借演戏广招善男信女,吸引观众,娱神又娱人,上溯巫傩,近及童子香火,习传久远。无论是酬神戏中的庙会戏还是祈愿戏,都借助庙宇中的露台开展酬神演出,由此可见,庙宇戏台是宋代扬州戏台的重要一类。

伴随戏剧的不断发展及平民化趋势,戏台形制产生了变化,这在庙宇戏台中主要体现为宋金时期出现的舞亭类建筑,如舞亭、舞楼、乐楼等,是在方形平台基座上立四根角柱,上面增加固定的顶盖,再在左右两侧砌起山墙。舞亭类戏台不仅能够遮风避雨,而且限制了观戏的方向,有利于观众欣赏方向性较强的戏曲表演。

二是城市中的瓦舍勾栏。瓦舍勾栏从划地为场的表演形式发展而来,又与划地为场并存。划地为场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无明确界限,但存在一定的距离。宋代由于戏剧演出的发展,各戏班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艺人要在瓦舍勾栏中演出并不容易,因此,划地为场在宋代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穿街走巷、徘徊歧路、流浪卖艺的表演者则被称为“路歧人”。

此后,戏剧平民化、商业化的趋势使观众与表演者之间有了明确的界限,划地为场的表演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用栏杆将表演者和观众分开,栏内表演,栏外观看,这就是“勾栏”,也称“缚栏为戏”。勾栏最初指互相勾连的栏杆,后来又指用这种栏杆隔开表演区与观赏区的演出场所,再后来则专指瓦舍中供各种技艺演出的乐棚。

作为宋元时期的商业演出场所,瓦舍勾栏是融诸多表演艺术于一体的社会环境。南戏、杂剧、杂技、诸宫调、说书、讲史、散乐、皮影、舞刀、舞剑、舞旋等几十种表演形式均集中在勾栏演出,它们互相观摩、交流和竞争,彼此取长补短。

在宋代,说话作为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与瓦舍勾栏一起走向繁荣,并呈现出由京师向地方辐射的趋势。《咸淳临安志》等书所载杭州说话的繁荣辐射到了江苏等地,如苏州、扬州等,带动了这些地区说话艺术的兴盛和说话据点的形成。《江都县志》中的“南瓦巷”“北瓦巷”即宋代扬州有名的演出场所。

三、扬州戏台的发展

(一)元代

元代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存在严重的等级歧视与不公,文人地位极其低下,人们常常通过词曲来排解心中的不满与愤懑,促进了戏曲的进一步发展。

元代的扬州戏曲创作繁盛,钟嗣成的《录鬼簿》中记录了戏曲作家睢景臣、孙子羽、张鸣善、陆登善等所著的曲目、剧目。另外,元代的经济繁荣,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为戏曲演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观演人群。

除此之外,各种技艺、泛戏剧形态的融合与发展,加上许多杂剧演员来到扬州,如珠帘秀、关汉卿等,进一步促进了扬州戏剧的发展。

戏剧与戏台相依相生。随着戏剧的逐渐成熟,元代的戏台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大致表现如下。

首先,戏台基本格局固定。元代以前,戏台一般四面无遮拦。但是随着戏剧的发展成熟,元代戏台逐渐发展为三面观或一面观,并且设有前后台,这奠定了戏台的基本格局。此后虽然戏台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变化,但三面观舞台的格局基本固定下来了。

其次,庙宇戏台更加普及。从现存宋金时期的露台资料与实物来看,露台和庙宇正殿距离较近,露台演戏的娱神功能更加显著。但元代的庙宇戏台与正殿的距离比较远,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观赏空间,这体现了庙宇戏台的娱人功能,更加深入到百姓生活中。此外,庙宇戏台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一些原本没有戏台的庙宇也纷纷增建戏台。

再次,勾栏等演出场所得到进一步发展。季国平在《元杂剧发展史》中认为,元代的杂剧在扬州繁盛时,“扬州已有固定的商业性演出场所,乐棚、歌馆、勾栏,名称不一”。虽然关于元代扬州瓦舍勾栏的记载很少,但根据这条可以推测出元代的乐棚、歌馆、勾栏等戏剧表演场所已经相对稳定,且具有商业性质。

(二)明代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严格的文化管控,戏剧活动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重修仪征县志》载:弘治十三年(1500),仪征知县徐淮针对南戏日趋兴盛以及余姚腔、弋阳腔等艺人相对活跃的情况,声称“尤恶浮靡,自豪宗以迨伶族,悉著令以禁”。由于明初特殊的政治环境,戏剧演出相对萧条。明中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戏剧活动逐渐兴盛起来。在这一时期,戏台的发展状况如下。

首先,勾栏戏台近乎销声匿迹。明代,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受到限制,再加上其他演出场所的出现及发展,勾栏变得稀少起来,并且性质发生了变化,逐渐由演艺场所变为妓院的别称。

其次,庙宇戏台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庙宇戏台虽然十分常见,但大多作为单独的建筑。但在明代,戏台成为庙宇的“固定搭配”,有庙宇必有戏台,人们在建造庙宇时也将戏台建筑考虑了进去,使之与庙宇相融合。另外,明代的戏台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出现了双幢前后串联式和三幢左右并联式,还出现了清代非常流行的山门戏台的形式。

再次,其他演出场所兴起。明代,江南出现了大批的工场、作坊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加上扬州盐商的繁荣,宅园演剧流行起来,已被拆除的扬州棣园戏台便是宅园戏台的一种。此外,由于瓦舍勾栏的消亡,戏曲表演有时也会在酒楼中进行。尽管有很多固定戏台,但因为不够灵活以及成本高等原因,很多戏曲演出会在临时搭建的戏台上进行,明代仇應的画作《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就展现了明代南京街市搭建临时戏台演戏的场景。

(三)清代

清代的政权稳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扬州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具备优越的戏曲发展条件。此外,康熙帝与乾隆帝多次南下扬州,优秀的表演剧团和戏曲演员均集中于此,盐商蓄养戏班蔚然成风,这些因素促使扬州成为南方戏曲中心。相较之前,清代扬州戏台的资料较为翔实。

第一,庙宇戏台形制进一步完善。明代的戏台是庙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了清代更是如此。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制便是将戏台与山门相结合,人们要进入山门,须从戏台下方穿过。扬州现存的清代永宁宫古戏台就是代表,戏台位于第一进山门上,台下为通道,台口突出,两侧均有房屋,可作为后台。舞台台板下有一方洞,揭起盖板,可由下面通道往台上运送衣箱等物。由此可见,永宁宫古戏台是山门戏台复合型,且有后台,形制较为完善。

第二,宅园戏台得到空前发展。宅园演剧在清代发展到顶峰。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了很多园林戏台,又称歌台,例如,洪园歌台:“轩后筑歌台十余楹”,黄园歌台:“堂右为面水层轩,轩后为歌台”,东园歌台:“其园之东面子云亭,改为歌台”。扬州现存的何园戏台和刘庄戏台都属于宅园戏台。

第三,商业性质的戏园逐渐兴盛。由林苏门在《邗江三百吟》中的记载可知,仅嘉庆十三年(1808)就新建了三座戏园:第一座“馆在新城大树巷相近,曰‘固乐园”;第二座“旧城大东门内向有胜春园酒肆,亦因之而改曰‘阳春茶社”;第三座“新城兴教寺后身岑姓废园……名曰‘丰乐园”。此外,袁承福的《戏园歌》中也描写了固乐园、丰乐园及阳春园的经营场景,每当这三座戏园有演出时,人们便趋之若鹜,百千个座位都供不应求,可见当时商业性质戏园的演出盛况。

第四,行宫戏台的建立。由于康熙帝与乾隆帝南巡,扬州建立了多处行宫戏台,高旻寺、天宁寺等庙宇旁皆建有行宫戏台。目前虽然没有发现关于扬州行宫戏台的详细记录,但《扬州画舫录》中展现了为“迎銮”而在河岸边修建的“档子”的奢华:“香亭三间五座,三面飞檐,上铺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由此可以想象行宮戏台的富丽堂皇。

第五,会馆戏台盛行。扬州“为南北通都大邑,商贾辐辏,俗本繁华”,其商业发达,吸引了陕西、山西、安徽等地的商人,也因此建立了许多会馆。会馆有传递信息、联络感情、祭祀神灵等功能。为了祭祀神灵以及娱乐,会馆中通常设有戏台,可以从事戏剧表演。《江苏戏曲志·扬州卷》中记载了清初,江西、湖北盐船帮建造的扬州星沙会馆戏台。

四、结语

从家室厅堂、露台、看棚、戏园到会馆戏台等,体现了扬州戏台从孕育到形成,再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除了戏台自身的演变,戏剧的成熟、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习惯的变化以及宗教信仰的逐步确立等对扬州戏台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扬州戏台的生长是诸多文化相融的结果,更是地域特征凝结而成的宝贵结晶,它从临时到固定、从简陋到复杂、从幼稚到成熟,逐步朝着专业化、专门性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扬州大学)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重点(国家级)项目“扬州戏台的调查与研究”(202011117005Z)。

作者简介:徐嘉(2000-),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庙宇戏台扬州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扬州的秋日
下扬州
山西古戏台掠影
承德避暑山庄及外部庙宇防雷设计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