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赴大陆农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动因探析
2021-08-06徐琎苏燕梅庄佩芬
徐琎 苏燕梅 庄佩芬
摘 要:【目的/意义】探讨台湾赴大陆农业投资区位选择动因,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方法/过程】分析台湾赴大陆农业投资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以及投资的特征与投资目标地区的特点及其变化过程,探究台湾赴大陆农业投资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变化的原因。【结果/结论】结果显示,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造就了台湾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的区位北移及西移的趋势,台湾农业投资应充分利用大陆地区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好机遇,积极把握政策方向,促进农业共同发展。
关键词:台湾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农业投资;区位选择
中图分类号:F7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21)02-0016-006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The motivation of the locational choice of Taiwan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as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us to promote the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Methods/Procedures】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aiwan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as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est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ive areas and their changing process. And th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locational choice of Taiwan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were explored. 【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aiwans agricultural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as moving northward and westward due to bo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Taiwans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seize the good opportunity of “going out”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and grasp the direction of policy actively, thus to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 OFDI of Taiwans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locational choice
臺湾的发展和大陆息息相关,其中农业发展是台湾经济腾飞并成为亚洲四小龙的极为重要的一环。研究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动因,有利于大陆和台湾实现互利共赢,达成长期友好合作;有利于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升级产业结构,扩大各自影响力,稳固和强化两岸农业交流。过去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更着重于分析台湾赴大陆农业投资的原因,如郑曦[1]认为影响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地域选择的因素有劳动力成本、经济因素、科技资源、产业积聚和投资环境;王永莹等[2]认为还有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影响。而近年来对于区位选择的变化及其原因的研究逐渐增加。李航飞等[3]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及FDI理论研究表明台商大陆农业投资存在“路径依赖”效应且实现了“路径创新”;谢国娥等[4] 认为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地区逐步扩散,显现出阶梯分布的原因是其投资动机从外销转向内销。基于此,本研究从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历程出发,阐述台湾赴大陆农业投资发展的4个阶段及投资结构与区位选择的演变,针对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区位选择趋势,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1 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概况
21世纪初,台湾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发展主要以“精致农业”和“外向农业”为策略,加上由于台湾岛内市场趋于饱和,因此大陆成为其开拓新市场的首要目标。改革开放后,大陆对外商投资提供了优厚的政策支持、廉价的劳动力与广阔的市场,这些条件无不对台商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台湾企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大陆市场的广阔度。台商投资为大陆带来了大量资金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大陆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大陆培育高素质劳动力,不断提升产业技能,积极引入外资,也有效推进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高效发展。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2019年的数据显示,2012-2018年台湾农业企业在大陆投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公司998家,总投资资产增加超过5.52亿美元,大陆与台湾农产品贸易由2012年的23.14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37.73亿美元。大陆现有29个台湾农民创业园,产业模式也与台湾农业有效接轨,在电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创业园的产品进入电商平台,形成新的销售模式,销售额颇为可观。此外,台湾企业也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台湾金融业进军大陆,助力台湾企业在大陆的经营与发展。
2 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演变与特征
2.1 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发展阶段
2.1.1 试探起步阶段(1980-1990年)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直到1987年底,才有所缓和,开始和平发展,1980-1990年为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试探起步阶段。1981年,福建漳州吸引了大批台商,并于此注册了第一家农业企业,揭开了台湾农业大陆投资的序幕。这些台商以闽籍台湾同胞为主,给福建农业带来了新的生命。他们从台湾带来的种子和技术,利用福建的地势、土壤及劳动力,这些投资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台商赴大陆农业投资的良好开端。这一阶段台湾来大陆投资的企业规模较小,投资较为分散,而大陆吸收外资也才刚刚起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是当时大陆吸收外资的主要形式,以服务类为主的第三产业项目则较少。
2.1.2 兴起发展阶段(1991-1996年)
两岸于1991年建立伙伴关系,于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5]。“九二共识”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的交流,两岸关系也大有缓和,这给台商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投资环境,投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扩大,有了较为稳定的长期发展。因此,1991-1996年是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兴起发展阶段。根据台湾省的统计数据显示,1994年台商在大陆的单项平均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美元,在1996年甚至达到339万美元[6]。其中台湾对大陆的农业投资也逐年增加,根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数据整理计算,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从1991年的19件共计1.9亿美元增至1993年的943件共计3.54美元[4]。
2.1.3 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4年)
1997-2004年是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陆在农业领域吸收外资的速度不断加快,并发布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02年台湾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身份紧随其后,并借此放宽了相关贸易政策。两岸农业在这一阶段呈现共同发展的态势,两岸在福建、黑龙江、海南、山东等地区,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构建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模式。作为第一个以促进两岸农业经贸发展、扩大农业合作的试验区,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于1997年由国家批准成立,试验区共包括福州与漳州2个部分,目前其仍为成效最好的试验区之一。利用试验区的优势,目前福州、漳州已成为福建对台农业合作规模最大、项目最密集、功能最完善的重点区域。优惠政策的发布与试验区的成功实践吸收了更多台商来大陆投资,两岸合作互助发展更上新台阶,截至2004年底,仅福建就成功引进台湾优良品种超过2500个,其中的150多个优良品种在大陆范围内得到推广[7]。
2.1.4 深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后,台商在大陆投资已处于深度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大陆利用外资的重点已从数量转变为质量,并进行了结构优化。如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就加快发展节奏,鼓励相关项目投资,并扩大了税收、土地及其他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一阶段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的领域、规模、数量、金额都全面得到提升,从原先的小规模企业,零星分散、单向性且短期的投资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的投资,金额和数量也在快速地增长,投资范围也由福建至东南沿海向中西部扩展。并且,台湾当局也对台湾农业企业深入大陆西部创业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和帮助[8]。
2.2 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演进与特征
2.2.1 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结构的演变
根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会”统计数据整理计算可知,台湾赴大陆农业的投资金额包括狭义农业投资,即农林牧渔业;以及广义农业,即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制造业和木竹制品制造业。由于缺少1991年之前的台资分业数据,本文将重点关注1991年及之后台湾对大陆农业的分业投资。1991-2020年台湾涉农行业对大陆投资结构变化如图1所示,具体表现为:(1)在兴起发展阶段(1991-1996年),食品制造业和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制造业分别为台湾赴大陆投资第一和第二大行业,波动幅度较大且频率相似,1992年后急剧上升于1993年达到峰值(约27688万美元和25990万美元)后迅速下降并拉开差距;(2)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4年)与前一阶段类似,作为前两大行业的食品制造业和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制造业与1997年上升到峰值(约26960万美元和18977万美元)后再次下降,但波动幅度及各行业总量略小于前一阶段,其他3个行业除1993与1997年略有波动外相对平稳;(3)深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是极为重要的阶段,农林牧渔业逐年上升,并于2019年超過食品制造业,成为接受农业台资最多的行业,食品制造业投资在2009年达到30年内的最高值约33696万美元后则总体呈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1991-2020年,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主要以食品制造业为主,约占农业投资总额的50.48%;其次是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制造业,约占农业投资总额的22.94%;随后是饮料制造业,约占农业投资总额的13.37%,较少的是农林牧渔业和木竹制品制造业,分别约占农业投资总额的6.95%和6.27%。这种特殊的投资结构,除政策以外的原因,投资动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首先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就会偏向于投资见效快的短期投资项目,而鲜少选择周期长、风险度高的农林牧渔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2.2 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特征
台湾对大陆农业的投资区位变化有2大特点:(1)从集聚化变为分散化,即从集中在广东、福建和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到分散至黑龙江、四川和新疆等东北及中西部地区;(2)区位变化趋势为自北向南,自沿海向内陆变化;从时间轴发展阶段来看,试探起步阶段(1980-1990年)的台资进入福建是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的开端,之后在兴起发展阶段(1991-1996年)、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4年)和深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区域陆续拓展到其他省份。
鉴于数据资料的可得性,以及深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是时间跨度最长、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时期,因此本文选取深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重点分析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区域分布变化与特征。其中,2016-2020年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区域占比及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2007-2020年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区域分布变化如图2所示。这一阶段,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区域不仅包括对台湾具有天然地理优势的福建,还包括以上海、江苏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2012年台湾在大陆农业投资达到峰值26148万美元后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17年后又稳步回升。其中江苏自2011年起持续成为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最大省份,投资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甚至达到68.80%左右(表1)。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的第二大区域是中南地区,该区域在2013年达到约12581万美元的峰值后投资额显著减少。广东是该区域的主要目标地区,其不仅因临近台湾而具有地理上的优势,而且经济发达,食品、饮料等轻工业基础好,早期备受台商青睐,但近几年其农业台资占比下降明显,2020年降至2.61%左右。华北与东北2个区域稍逊于中南地区,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其中辽宁、天津尤为瞩目。2016年,台湾对辽宁农业投资占对大陆农业总投资额的16.58%左右,2020年达到11.25%左右;2018年台湾对天津农业投资占对大陆农业总投资额的比例高达19.90%左右。从福建、广东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可以看出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有逐渐“北移”的趋势。另一方面,台湾对于中西部农业投资同样不容小觑。2011-2020年,台湾对湖北农业投资约8706万美元,仅次于江苏、福建、广东和上海,甚至超过天津与辽宁。同时四川获农业台资约5478万美元。由此可知,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存在“北移”的同时,还有“西移”的趋势。
3 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动因分析
3.1 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隔海相望的福建省,由于紧邻台湾省,距离近,海运便利,运输时间短,通常是台湾投资大陆的首选。尽管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以食品加工业为主,但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显著,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从福建、广东向北到长三角环渤海,向西到西南、西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扩张投资,也受到气候与土地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在气候方面,作为岛屿,台湾常年遭受台风的袭击,农业因此损失惨重。而大陆幅员辽阔,沿海会遭遇台风而内陆受台风影响较小,这也是促使台湾企业的农业投资逐步转向中西部地区的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此外,中部及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及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台湾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常年降水丰沛但分布不均。大陆部分沿海地区如以福建为代表的海西区与台湾类似,因此,长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气候的异质性是促使台商投资区位目标转移的一大原因。(2)在土地方面,东北与西北地广人稀,平原辽阔,适宜大规模农业种植。此外,中国东北部松辽盆地的黑土以有机物含量高、土壤肥沃松散和适宜农业而闻名,是北半球三大黑土区之一,肥沃而珍贵稀有的黑土地对台商有很大的吸引力。
3.2 社会因素影响
(1)就市场而言,大陆人口稠密,人口总量占世界人口的20%,城乡居民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市场需求大,腹地广阔。随着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的增加,市场对于台商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增大。台湾农业投资目标区位逐渐从海西区向经济更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移动,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消费水平高,对新鲜事物较为追捧,如台湾闻名的水果莲雾、凤梨,广受大陆消费者欢迎。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交易的便利性提高,更有利于市场的扩大。空间距离的缩短,使得市场的限制逐渐减少,台商投资考虑到其他因素而向远离市场的中西部转移。
(2)在政治经济方面,两岸虽存在纠纷,但不容置疑的是,两岸合作交流日益紧密。从试探起步阶段(1980-1990年)到深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政策是推动农业台资进入大陆的关键因素。两岸合作相互弥补不足,互惠互利,共同繁荣,如国家环境保护局支持福建加强与台湾的环境交流与合作,包括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及开展重大的环境和技术项目等,并加强环境恢复项目的区域间合作;台湾当局在台北建立了环保基金,提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便台商在福建开展环保合作项目等。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4年)与深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为响应“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雙方出台了多方面的政策鼓励投资,优惠的投资政策有效鼓励和帮助了台商进入大陆西部进行农业投资,共同促进西部的发展。
(3)在交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交通高速发展,公路、铁路以及轮船,给货物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西部受地理位置影响,交通便利程度稍落后于沿海地区,尽管空运发展迅猛,但沿海海运更适合农产品这种大宗货物运输。但近年来,内陆的公路铁路也在迅速发展,为台商投资向中西部发展提供了交通方面的有力保障。
(4)在劳动力方面,大陆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台湾人口少,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资源紧缺,相比之下,大陆更适合发展食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禀赋要素的基础下,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成为了台商投资的考量之一。与沿海相比,中西部的劳动力更为廉价,且人口众多,对台湾企业家产生极大的吸引。
(5)在技术方面,大陆的科技水平与过去比较有了巨大的进步。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农业朝着高技术发展,固由原先的以海西区为主要投资区域转为以上海为中心,以及杭州、苏州、常州等地区。无论是统筹农业生产的遥感技术抑或是生产反季农产品的可控温控湿温室大棚等,这些技术都极大程度上地吸引了台商。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结论
为了吸引外资,大陆努力改变投资环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9]。农业区域分布,离不开水源、气候、土地、地理和生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市场、政治、交通、劳动力和技术。地缘与政策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台商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10]。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的投资环境备受瞩目,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技术发展较好,整体综合能力较强,经济发展速度快,这些因素台商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西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袤的土地,这是台商将投资目的地转向西部的关键原因。因此,台湾农业投资有从沿海向内陆扩张的趋势。两岸合作在历史的推移下逐渐深化,彼此间的信任也在不断强化,大陆农业的发展与台湾投资的关联度不断加强,两岸之间深入合作在稳步推进。
4.2 对策建议
(1)台商要充分利用大陆各省地区优势,协调农业发展。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台商根据区域发展特点进行农业投资,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具备好的农业投资基础,可利用当地资源实现规模经济;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具有价格优势且石油、电力等能源丰富,适合投资劳动力密集型与能源密集型农业。
(2)台商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发展机遇。福建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一路”的中心地区之一,对台湾来说,福建具有不可代替的地理优势;而面对“一带”的核心区新疆,台商若以开阔西部市场为目标,可合理利用其优越的自然资源,进行农业投资。“一带一路”倡议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尤其是来自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台湾地区可利用大陆对臺的优惠政策,在大陆农业投资的区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3)双方要积极把握政策方向,共同促进两岸农业发展。大陆应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如通过减免税收,优惠水电开支并加强两岸沟通等,使两岸交流往来便利化,以吸引鼓励台湾农业企业赴大陆投资,同时帮助台湾农业企业克服内销市场扩大困难的问题。大陆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使得台资产品内销成为克服困难的关键,一方面,大陆可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加快完善相关公共信息服务,以内销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大陆可借助新型营销模式,引导台湾农业企业与大陆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塑造面向大陆消费者的台资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更好地满足大陆市场的消费需求,促进产销对接。
参考文献:
[1]郑曦. 影响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地域选择的因素[J]. 经济研究参考,2010(29):53-55.
[2]王永莹,顾洪良. 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营与管理,2014(2):96-98.
[3]李航飞,何娜. 台商大陆农业投资分析——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及FDI理论[J]. 经济论坛,2019(12):89-94.
[4]谢国娥,许瑶佳,杨逢珉. 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5-77,116.
[5]钱志军. 智慧的结晶回望“九二共识”20年[J]. 两岸关系,2012(11):26-28.
[6]王治. 台商大陆投资发展成因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9(5):37-38.
[7]池敏青. 闽引进台农业新品种逾2500个成大陆最大繁育基地[J]. 台湾农业探索,2010(5):51.
[8]易开刚. 祖国大陆农业利用台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国际贸易问题,2006(10):112-116.
[9]鲁明泓,潘镇. 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与比较:1990-2000[J]. 管理世界,2002(11):42-49.
[10]张传国. 台湾对祖国大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异与成因分析[J]. 世界经济,2003(10):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