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圆国圆 传承经典

2021-08-06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2021年2期
关键词:五仁面点月饼

2020年中秋前夕,课间偶然听到队员们叽叽喳喳地在聊国庆长假去哪玩、打算吃啥。2020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在同一天,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对少先队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更是引导他们感受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绝佳教育时机。我决定以“走近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队员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活动。

快乐探知“话”中秋

一场“话中秋”的头脑风暴开始了。

“我想知道少数民族的小伙伴也过中秋节吗?”队员陈阳问。

“不但汉族过中秋节,苗族、壮族、傣族、满族、朝鲜族、高山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我答道。

“古时候的人也吃月饼吗?”胖嘟嘟的小队员李奕辰可是以食为天。

我答道:“最初的月饼并不是用来吃的,而是先人用来祭月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和吃月饼合二为一,这就有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话音刚落,队员王嘉琪就举起手大声问:“今年的中秋节为什么会跟国庆节是同一天呢?”

我不禁给他点了个赞:“你很细心啊!”看到其他队员也是一脸疑惑,我暗自庆幸有所准备:“我给你们一个提示,这是因为阴历和阳历不同的原因。具体答案留给你们去找。”

“好烧脑啊!”队员们异口同声。

“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多着呢!”我赶紧趁热打铁,调动队员们的求知欲。

“中秋的月亮最圆吗?”平日里害羞的队员陈金宁也勇敢地加入讨论。

“我知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队员覃雨菲抢答。

“虽然中秋月圆在十六,但十五的月亮肉眼看上去已经很接近正圆了。天文学家说,今年中秋月最圆时刻,将出现在10月2日凌晨5时5分……”队员们此刻都安静下来,听我说。

“现在轮到我考你们了。你们还知道哪些鲜为人知的中秋传说?”

队员们抓耳挠腮,让我给他们半天的时间去收集相关资料。我知道,这次活动已经成功地激起了他们探知中秋节的兴趣。

快乐体验“尝”中秋

第二次活动课,队员们交上的答案简直完美,有的队员还收集了我国探月飞船的资料和图片,让我惊喜连连。作为奖励,同时也为了让队员们更深刻地感知传统节日,我请来了专业的面点老师,带领队员们制作月饼。

小队员们一个个情绪高涨,不时提出问题。

“月饼用什么做馅?”

面點师傅道:“火腿、肉松、蛋黄、莲蓉、豆沙等都可以做馅。”

“五仁月饼是什么?”

师傅一边揉面,一边回答:“五仁就是瓜子、花生、核桃、芝麻和杏仁呀。五仁月饼可是月饼中的经典,有嚼劲。”

“为什么面要揉那么久?”

“为什么和面要放油?”

“为什么要涂蛋液?”

……

一下子,每位队员都仿佛成了一部《十万个为什么》。

我让队员们先观察,再提问。果然,很多问题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可新的问题又来了,他们对刻有文字及图案的月饼模子产生了许多疑问。

“这是什么字?”

“这是什么图案?”

拿起面点老师带来的精美模具,我介绍说:“宋朝时,就有木制的月饼模具了。它的图案丰富多彩,有十二生肖印,有‘福‘禄‘寿‘喜字印,还有连理枝、寿桃等花纹印。虽然它来源于生活,但也是匠心独具的艺术品呢!”

队员们抚摸着,赞叹着。看得出,他们真心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而自豪。

终于可以亲自动手了!大家洗净手、挽起衣袖,在面点老师的指导下揉饼皮、搓圆、包馅、封口、压模具……

小巧的月饼诞生啦!队员们兴奋地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喜悦洋溢在他们脸上。这喜悦绝不只是因为吃到了甜蜜的月饼,更是感受到传统节日习俗魅力后的满足。

快乐分享“暖”中秋

队员李乐冉问我:“老师,我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月饼送给其他老师尝尝吗?”

她的提议真好!咱们少先队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一起品尝队员们亲手制作的月饼,过个团圆节。于是,我们中队邀请老师们来到活动室,把亲自制作的月饼包装好,附上写满祝福的卡片,送到每个老师的手中,与老师一起一边品尝月饼,一边分享中秋节的故事和制作月饼的乐趣。

“感知传统多一分,人文底蕴深一分。”从探知、制作到分享,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逐渐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队员们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而这一切终将促进队员们解读并传承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五仁面点月饼
中秋节里吃月饼
月饼
面点的盘饰艺术研究
涂梅玉 让创意面点活起来
一起来做月饼吧!
HPLC法同时测定五仁润肠丸中10种成分
享受美味,吃“场面面点”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
MISHM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