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红豆杉分布区土壤因子特征

2021-08-06李海燕

新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米处秃顶红豆杉

李海燕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是集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在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顺管理局管辖范围内,东北红豆杉是主要保护的珍贵濒危树种。本研究在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顺管理局所辖区域内的黑瞎仓沟、大东沟,通过分析东北红豆杉分布区土壤样品的土壤理化和养分指标,探讨东北红豆杉分布区土壤特征,为东北红豆杉保护、管理和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土壤样品采集

在2018年生长季期间,调查野生红豆杉样地土壤剖面并采集土壤样品(图1)。调查样地内的土壤特征,每个样地内按照S形选择9个取样点,每个样点分0~10厘米、10~20厘米两个土层取土,并同时用环刀取土测容重。各点分层样品分两份,一份按鲜样保存,带回实验室测含水量;一份在室温下自然风干后,过2毫米筛测定pH,过0.25毫米筛测定有机碳、全氮和全磷。

2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土壤基本物化性质和养分特征指标测定内容为,容重、含水量、pH、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等指标,土壤各指标测试方法如表1所示。

3 土壤理化性质调查结果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土壤容重随海拔高度变化不大;土壤含水量在海拔500~700米地段变化较明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海拔 604米处,在海拔700~800米地段无明显变化,土壤含水量均维持在5%~7%(图3);土壤pH值呈酸性,大部分在4.36~6.21之间(图4),适合森林植物的生长发育。

4 土壤养分特征

从调查样地内土壤养分指标可以看出,在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调查样地有机质含量丰富,尤其是表层土壤(0~20厘米)的有机质含量较高,随海拔升高呈波浪状起伏,其值在4.11%~21.35%间变动,最大值出现在海拔743米处,有机质含量为21.35%,最小值出现在海拔515米处,有机质含量为4.11%。在20~40厘米土层内有机质含量与0~20厘米土层相比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由于凋落物主要集中在土壤表面,20~40厘米土层因不能直接接收植物残体,其有机质来源主要依靠上层的淋溶下移,所以土壤中有机质随深度增加而剧减的特征(图5)。

氮、磷含量随海拔的逐渐升高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与有机质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氮含量的垂直梯度变化依次出现3个峰值,最高出现在海拔604米处,氮含量为0.52%,最低值则出现在海拔515米处,氮含量为0.13%(圖6)。磷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磷含量其值在0.03%~0.10%间变动(图7)。

猜你喜欢

米处秃顶红豆杉
岔路口
寻宝藏
红豆杉
走钢索的人
缺陷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阮明舒的红豆杉王国
TACE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一轮明月照九州
弹球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