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021-08-06也尔森·阿吾肯

新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人类

也尔森·阿吾肯

摘要:人们都知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不单单是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共同认识,同时应该作为人类一直固守的道德底线。若站在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的关系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观之,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关键词:野生动物;人类;保护;环境

人类要摒弃吃“野味”的恶习,不但要持续强化国家的法律法规约束,同时也需要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消费习惯方面进行一次革命。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要求人类保持对大自然的足够敬重、对生命的足够敬畏,对大自然中的任何生命有自我反思、付诸自身的实际行动。人类应该从骨子里意识到“保護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为了人类生存

保护野生动物是为了使人类能够在大自然中更好地去生存。这一说法是以人类作为中心的,这也是从伦理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与化解问题的。可以理解成为了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都能很好的生存。野生动物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就必须给人留一条生路,反之,人若想获得更好的生存,也要为野生动物留一条生路。倘若野生动物没能获得很好的生存,就失去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如此,人类也不会活得很好,甚至于活得会更加麻烦。其原因在于,人类是属于蓝色星球上生存的一个物种,如果人类想要生存,就必须依靠其他生物,并且要与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圈。当人类失去生物的多样性之后不能够很好的生存,《生命的多样性》一书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论证,大自然中的生态系统不能与生物或者其他物种的多样性脱离一定的关系。例如,水蛭本身是一种会吸血的虫子,而人类却能够从水蛭的身体中获得抗凝血物质,用来医治人类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安第斯山谷中,有一种比较稀奇的甲虫,甲虫的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医治人类胰腺癌的物质,这种分泌物是很少见的。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的药物是从野生生物获取的,例如,利用毒蛇能够制成镇痛剂;利用毒蜂治疗阑尾炎等。很多野生动物由于自己对人类有使用或食用价值,因而被人类当做是开发与利用的对象,最终不得不承受着人类对它们带来的灾难,若任由事情不受控制的发展,那么人类在将来的生存也必将遭遇不可挽救的灾难。

2 为了食物链与生物多样性

从保护野生动物的更深的一个层次来讲,不应该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应该是为了遵循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原则,是因为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地球达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状态,才能够使人类以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经久不衰,同时能够让地球上的资源能够持续或再生利用。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是万万不可离开任何物质与生物的,也不能离开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赖以生存的关系的。这里以食物链作为例子,其中共包含3种。第一种是捕食链,捕食链的开端是植物,小型野生动物以植物为食,大型野生动物以小型野生动物为食,最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捕食链。第二种是寄生链,寄生链是从大型野生动物开始的,是到小型野生动物结束的。第三种是腐生链,就是以死亡的动植物为开端的,至微生物结束的食物链。这3种食物链共同构成一个食物网,人一直都处于所有食物链的最顶端。食物链中任一环节出现错误或者食物链的断裂都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但是会危及到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发展。食物链的上一级即为生态系统或生态圈,两者之中的多种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互依存。在每一个生态系统中,最少存在4个重要元素。第一种是大自然中的物质,如阳光、空气、水等。第二种是大自然中的生产者,如生产有机物的植物。第三种为消费者,分为肉食性消费者与植食性消费者,肉食性消费者会以植食性消费者作为食物。第四种为大自然中的分解者,如细菌与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将死去的动植物分解成为简单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能够为植物提供生存所必须的养分与养料。其实,这4种或更多的要素最终共同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要素。若失去这里面的随意一条甚至某一环节,那么这一生态就不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也永远不会得到持久的发展循环。一个物种的生存或灭亡,都会对与这种生物有关的其他生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经研究表明,不管是野生动物或植物,任何物种的灭亡,会有10~30种依赖于它生存的其他动植物会随之灭亡。17世纪渡渡鸟灭绝之后,在较短的时间里,这一岛的大栌榄树也随着渡渡鸟的灭亡而逐渐消失了,其原因在于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经过渡渡鸟消化道才能发芽。处于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动物与植物与虫类的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平衡,若大自然中的鸟类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急剧减少,那么大自然中昆虫的数量就会不断增多,昆虫将植物吃光以后,昆虫也会随着植物的逐渐消失而逐渐灭亡,然后整个的生态系统就会逐渐走向灭亡。因此,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人与环境的伦理

中国传统的人伦之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些地方仍然需要我们扬弃。并且如果只依靠人伦,是不能做到较为全面细致的概括。因此,在引进第七伦的伦理,是要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最为根本的原则,并且第七伦包括的关系为人类和无机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然,也包括有机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比如人类在和野生动植物、微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第七伦自然也涵盖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存在这一定的关系,实际上无机的自然环境与有机的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也可以说它们都是存在着一定的情感。人类若是能做到善待自然的话,那么,自然也一定能够感知人类带来的善意,同时也会善待人类。否则,自然也会因为人类的虐待而疯狂的报复人类,或者对人类造成一定的伤害。比如,猫头鹰和蛇类野生动物的消亡就能够使人类陷入粮食危机。纵使第七伦展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系准则,依然体现的是人类的因素,同时也体现出了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的关系。人类必须保护和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自然如果得到了人类的保护和善待,其中也包含了野生动物,也必定会善待我们人类。

总而言之,当前正在施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野生动物市场的监管已经具有较为全面与详细的法律约束。然而,从一些信息中仍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关的监管执法部门对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监管力度仍然不足,不然非法交易与食用受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事情不会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出现。所以,这一次出现的疫情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重重的提了一次醒。这就要求国家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严打击关于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行为,从根本上挽救与保护野生动物,进而保护我们人类自身与自然。

猜你喜欢

野生动物保护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