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粮食换一车俘虏
2021-08-06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要面对装备优良的敌人,还要克服很多比国内还要艰苦的环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异域他乡作战,后勤补给尤为重要。美军也知道这一点,时常对志愿軍后勤补给线实施轰炸。
1951年11月的一天深夜里,宋惠国接到命令,从阳德运送一批高粱米到前线。当时北风朔朔,鹅毛大雪一直向下飘落,丝毫没有停住的意思。
就在他和战友快要到达前线时,防空警报突然响起,有敌机出没。为了避免暴露,保护车上的物资,宋惠国马上关掉车灯,摸黑前行。
虽然是在黑夜,为了赶时间,宋惠国还是提了提车速。经过连日的大雪,大地都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伪装,公路周围的参照物也渐渐没有了参照意义。
行驶到交叉路口时,宋惠国开错了路,偏离了志愿军的阵地,向着敌军方向而去。
又开了一公里多,映入宋惠国眼前的是灯火通明的大营。为了防空,连路上开的车子都得关闭车灯,更何况是前沿阵地呢,只有美军不怕轰炸,才会在夜里开灯啊!宋惠国越想越心惊。
“糟了,跑到敌人窝里了!”宋惠国对副驾驶的战友说道。宋惠国手脚不停,赶紧掉头。
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再加上天黑,在敌人阵地前宋惠国又不敢开灯,汽车一下子倒过了头,后轮超出公路滑到路边的沟里了。满车的粮食,加上路边湿滑,车子根本开不上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美军一辆道奇大卡车缓缓驶来。无可奈何,宋惠国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军卡车开到眼前。
宋惠国两人头顶戴的是缴获的美军头盔,美军以为他们二人是友军,驾驶员就下车比画,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宋惠国两人哪里敢出声,都低着头,一直摇头摆手,表示不需要帮助。美军驾驶员也不再多过问,一个人走向黑暗中,可能是晚上吃坏了肚子,需要解决一下。
宋惠国两人在心里叫苦不迭,没人帮忙,这个车是上不来的,这里距离美军这么近,又无法找志愿军过来,一旦被发现,可能连人带车上的粮食都不保。
宋惠国眼光放在了眼前的大道奇上,向战友使了个眼色,两人端着枪悄悄地来到卡车后面,掀起帐篷一看,好家伙,满满一车的美国大兵正靠着枪睡大觉呢。
看见此情形,宋惠国计上心来。两人悄悄地来到车头,架着枪爬上了驾驶室,控制住了副驾驶上的美军。吩咐好战友看好敌人,宋惠国一脚踩在油门上,直奔志愿军阵地而去。
车上的美国大兵被晃得东倒西歪,叫骂了两声又开始呼呼大睡。
带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宋惠国一口气冲破封锁线,来到志愿军的前沿阵地。
志愿军的战士们看着从敌人那里开过来一辆卡车,纷纷端着枪跑过来,将卡车团团围住。
只见宋惠国从车上下来,双手上举,同时喊道:“自己人,自己人,快抓俘虏!车上全是美国兵。”
一群人举着枪对车上的美国兵喊道:“葡萄藤一 二根!(英文put down your gun的谐音,也就是放下武器的意思)”
虽然听不太懂,但是美军知道被包围了,只能投降。美军全部被俘,经过清点,足足25人,同时还缴获了不少的武器弹药。
宋惠国一车高粱换来一车俘虏的事情很快被传开,宋惠国也因此荣获二等功。著名曲艺作家王桂山听说后,以他的事迹为原型,创作了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