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形势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2021-08-06王珊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餐饮经营监管

王珊

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销售模式,网络餐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随之而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本文拟从网络餐饮存在的问题、监管的现状以及如何有效完善监管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保障食品安全。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统的餐饮模式逐步被打破,越来越多的餐饮经营单位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快节奏的生活也不断推动着网络餐饮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销售市场,利益的驱动造成网络餐饮市场鱼龙混杂,网络餐饮销售问题层出不穷,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存在的问题

驻餐饮经营单位不规范 由于第三方平台对网络餐饮单位的资质把关不严,再加上餐饮单位自身食品安全意识较差,导致很多入驻平台的餐饮单位存在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经营许可证;厨师无健康证;后厨及周围卫生环境差、垃圾成堆、苍蝇乱飞、臭气熏天;操作间与生活区无明显区分甚至混为一体;食品原料来源不明、农兽残超标;食材处理不干净;食品包装盒再加工再处理、非法添加等问题,大部分经营单位加工环境不透明、不公开,更有甚着为了节省成本,根本不具備实体经营门店,这些都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1]。

配送环节存在隐患 配送是外卖餐饮的重点环节,也是风险隐患较大的环节。配送员食品安全知识的缺乏及卫生健康问题、配送装置不规范、放置餐盒的保温箱的卫生情况、配送路途中灰尘、细菌的污染、配送消毒、保温、分类放置等措施没有很好落实等都会给配送食品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2]。

第三方平台把关不严 由于网络餐饮具有虚拟性、跨地域性强等特点,导致网络餐饮存在监管盲区,使得第三方平台钻空子,降低入驻门槛,对入驻餐饮单位资质审查不严,存在没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没有实体店的问题,甚至有弄虚作假、夸大宣传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大型第三方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网址进行自动屏蔽或虚拟化,从而规避相关部门的监管。

消费者意识差 大部分的网络餐饮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一味的追求便利、快捷,在网上点餐时只关注图片、评论,而不查店家的资质。同时,有的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利益受损也不知道维护,这也给餐饮单位提供了可乘之机。

责任划分不清  网络餐饮相较传统的线下餐饮多了一个配送过程,配送环节有可能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出现问题,由市场监管部门处理进行责任划分时,就会出现不必要的争端,会存在经营单位、外卖员及物流公司互相推脱责任的问题。

监管的现状

法律不完善 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用法治思维履行监管职能,才能保证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法律的支撑。但是,目前除了《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仅有的几部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缺乏更系统的法律和标准,现有的法律和标准已经不足以解决层出不穷的网络餐饮问题,导致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得不到有效落实。

监管低效 网络餐饮,顾名思义,依靠互联网进行交易,海量的网络交易数据、网络信息的瞬息万变、订餐经营主体的跨地区性等,都给网络餐饮的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

线下食品安全监管主要依靠专项检查、拉网式排查、飞行检查等手段,这些传统的监管手段仅仅只能满足线下交易的要求,不能彻底解决新型的网络交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再加上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追踪、网络巡查、取证的能力较弱,这些都给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

社会监督薄弱 网络餐饮的食品安全监管不仅受法律的约束,社会舆论的监督也能极大的减少网络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但是由于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维权意识不够,再加上出于对费用的考虑,使得大部分消费者不会通过投诉等手段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网络经营商家进行举报,这就使社会舆论监督这方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应对的措施

第三方平台严格把关,餐饮经营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第三方平台审查入驻餐饮单位经营资质时应严格把关,同时,网络餐饮经营单位应从卫生环境、证照齐全、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食材新鲜可溯源、食盒包装放心环保等方面严格要求,切实落实好主体责任,按照线下餐饮经营户的标准严格要求,做到线上线下一个标准。

完善法规标准 现行有效的关于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法规和标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不足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因此,亟待更有效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最大化发挥法律的监管效能。法规、标准的制定应包括网络餐饮的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

网络餐饮的最终环节是外卖配送,也是风险最难以控制的环节,因此关于配送环节的标准、规范是不可或缺的。这类标准、规范应涵盖配送员的健康状况、配送时间、配送时包装箱的温湿度、包装材料及饭盒的材质、包装盒如何清洗、更换以及配送员对食物的接触程度等方面。

加大各级人员培训力度,加大社会监督力量 通过各类媒体、APP,定期对商家、平台、配送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外卖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和开放,拓展公众、新闻媒体等多元力量参与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渠道,实现优势互补、多元参与,提高监督效果。利用智能化手段引入社会和消费者监督机制。实时在线监督餐饮单位后厨卫生状况和配送行为情况,实施配送人员健康信息和配送工具消毒记录网上查验措施,确保社会和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

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 除了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网络餐饮的监管之外,食品行业协会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监管应起到很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其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引导食品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承担起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从完善外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依托互联网创新监管手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提升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健全信用监管体系、实施信用监管、建立追溯管理[3]等方面入手,提升监管效率,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淑霞,薛芳,姜颍.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与探索[J].食品与药品,2020,(04):301-303.

[2]杨超,辛明霞,杨艳,刘晓红,李涵.浅析互联网订餐食品安全问题安全与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21,(09):35,37.

[3]雷艳.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04):143-145.

猜你喜欢

餐饮经营监管
雷人画语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2019年全年餐饮收入46721亿元完美收官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2018年全年餐饮收入以42716亿元完美收官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监管交通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