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地妈祖神像赏析
2021-08-06肖月萍
【摘要】妈祖,南方民间亦称娘妈,北方多称娘娘,是宋元以来我国东南沿海民众共同信奉的海上保护神。妈袓在人间仅有28个年头,却被中国历代皇帝敕封30多次,是民间信仰人数最多、影响区域最大的女性神祇,其宫庙遍及大陆、台湾、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其祭典仪式被列为世界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闽地妈祖;妈祖介绍;神像赏析
【本文著录格式】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8-182-03
【本文著录格式】肖月萍.闽地妈祖神像赏析——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神像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8):182-184.
一、妈祖生平介绍
妈祖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3月23,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上,是一名普通渔家女。传说妈袓出生的当天傍晚,满屋红光,香气飘荡。她出生时,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从出生起,妈祖就具有神奇的能力,能预测未来、预知祸福且熟悉水性,能拯救海难;善观天象,能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她还精研医理,能救人防疫减灾。她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其神迹在妈袓传说中有生动记载。传说妈祖卒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一次因救海难而捐躯。妈袓羽化升天之后,民间亦广泛传颂其神迹灵异,时常显化:其一为海上救护,使行舟之人,包括上至出使国外的使节,下至平民百姓,免于风涛之患;其二为助剿海寇,使航海之人免于海寇之患。1000多年来,因妈祖的神恩浩荡,再加之为了教化子孙弘扬民族精神,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对她的形象进行了塑造,并在她升天之处即嵋洲岛建成祠庙。之后历代皇帝对妈祖进行了30多次敕封,以彰显其灵迹昭著、护国保民等功德,“夫人”(宋)、 “妃”(宋)、“天妃”(元、明)和“天后”(清)便成了妈袓的圣称。
二、妈袓像赏析
福建作为历史上妈祖信仰的诞生地和发祥地,其祭拜庙宇在全省各地分布甚广,作为祭拜的对象,妈祖神像必不可少。现存的妈祖神像材质众多,有木、泥、瓷、石等,其中又以木制神像居多。究其原因,是因為妈祖作为海神,经常被船民供奉在船头以保平安,木头因易于携带且不易损坏等原因,在妈祖信仰的传播过程中颇受认可。在现存的妈祖神像中,以木雕神像的数量为最。如此可见一斑。许多博物馆和个人收藏家手中,都收藏着妈祖雕像。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现存妈祖神像大约十来尊,这些神像,虽透着岁月的沧桑,但仍无法掩盖其熠熠生辉的庄严宝相。本文旨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馆藏妈祖神像从外形上做描述性赏析,让大家了解认识并能观赏到平时深藏于文物库房的妈祖神像,丰富读者对清代时期妈祖神像种类的认知,故做此拙文。
清彩绘木雕妈祖坐像(图1),通高33厘米,宽18厘米,厚12.8厘米,底座长17.6厘米,宽17.1厘米,高19.2厘米,妈祖头戴冠冕,面部丰腴,眼微闭,作俯视状,肩饰披肩,内着龙袍,腰束官带,右手持如意,坐于太师椅上,双脚垂于四足垫上,下有扁圆形座,涂红、蓝、黑、金、黄等彩绘于帽檐、脸部、衣袍等处。体态清秀,衣褶自然飘逸,纹饰刻画行云流水。
清彩绘木雕妈祖坐像(图2),通高30厘米,宽19厘米。人物宽18.7厘米,厚11.6厘米,妈祖头挽朝天高髻,柳叶眉,眼外角上翘,双眼微睁,双耳似弯月,内穿立领袍,腰束玉带,外加开襟大衣,双手平举持圭端坐于座上。贵妇装束。身上涂有黄红彩。衣褶线条较为流畅,面容娴静。
清木雕妈祖坐像(图3),通高19.5厘米,长11厘米,宽9.5厘米,人物宽10.1厘米,厚6.8厘米。妈祖头戴冠冕,身披广袖外衣,腰束玉带,双手分别搭于扶手上,端坐于座椅上。此妈祖神像线条刻画简洁流畅,脸部虽已部分磕损,但仍可看出其丰腴饱满的面部轮廓与和善之感。
清木雕彩绘妈祖坐像(图4),通高22.5厘米,长11厘米,宽9.3厘米。妈祖头戴帽,双眼下视微合,隆鼻,嘴角微上扬,耳廓长垂。身披开襟广袖外衣,内着长裙腰系飘带,双手交叠置于胸前,裙摆垂坠至座上,露双足。通体髤红漆。此神像服饰雕刻层次分明,衣褶线条流畅,有垂坠感,面部表情慈祥又不失威严之感。
清木雕彩绘妈祖坐像(图5),通高29.5厘米,长18厘米,宽12厘米。妈祖头戴方形平顶冠,脸涂红彩,双目微晗,身穿冕服,肩披帏,腰束玉带,左手抚膝,右手举于腰间作持物状,端坐圈椅之上。此尊坐像通体施彩绘描金,但大部分脱落。妈祖面容端庄丰满,神态宁静慈祥。
清木雕彩绘漆金妈祖坐像(图6),通高19.8厘米,长11厘米,宽9厘米。妈祖头戴方形平顶冠,柳叶眉,双目微晗,嘴微抿,身穿冕服,肩披帏,双手藏袖于胸前,正襟端坐于宝座之上。宝座为单扇屏靠背,两侧扶手缺失,踏板底座呈八边形,每面均雕刻缠枝花卉。此尊坐像通体施彩绘描金,因彩绘
剥落,仅隐约可见原有服饰纹样和璎珞佩饰的雕刻轮廓,裙摆饰海水崖纹。妈祖面容端庄丰满,神态宁静慈祥。
清木雕彩绘妈祖坐像(图7),通高20厘米,长13.5厘米,宽10厘米,人物厚7.5厘米,座高1.6厘米。妈祖头戴方形平顶冠,脸涂红彩,柳叶眉,双目微晗,身着龙袍,腰束玉带,左手掌朝上置于左膝,右手举于腰间作持物状,端坐圈椅之上。此尊坐像通体施彩绘描金,但大部分脱落。妈祖面容端庄丰满,神态宁静慈祥。
民国漆金木雕彩绘妈祖坐像(图8),通高18厘米,宽9.5厘米,厚8.8厘米,妈祖头戴圆形平顶帽,双目微晗,阔耳,身披广袖外衣,内着圆领衣,衣饰卷云纹,腰束玉带,双手藏袖置于胸前,端坐于座椅上,通体彩绘描金。此神像衣饰简洁,线条粗放流畅,面容丰满,嘴角内收微含笑,神态温和慈祥。
清木雕彩绘漆金妈祖坐像(图9),通高38厘米,长15.5厘米,宽4.2厘米,妈祖头戴平顶帽,双目微晗,阔耳,身披广袖外衣,内着圆领衣,衣饰卷云纹,腰束玉带,双手藏袖置于胸前,手中似有持物,端坐于座椅上,脚踏浮雕卷草纹四足踏板,通体彩绘描金。此神像衣饰简洁,线条粗放流畅,面容丰满,嘴角内收微含笑,神态温和慈祥。
清木雕漆金妈祖立像(图10),通高21.3厘米,长9.4厘米,宽7.2厘米,妈祖头梳髻,高额,杏眼,隆鼻,嘴角含笑,肩披广袖衣帛,内着对襟衣,下着长裙,裙长覆足,身子微倾,立于方形座上。妈祖慈颜丰腴,目视前方,表情庄重,衣褶流畅而飘动,似正在款款步行,气度高贵而安详。
清木雕彩绘妈祖坐像(图11),通高28厘米,宽14.5厘米,厚10厘米,妈祖头戴方形平顶冠,脸涂红彩,双目微晗,身穿冕服,肩披帏,腰束玉带,左手掌朝上置于左膝,右手举于胸前作持物状,脚踏四足座,端坐于圈椅之上。衣纹彩绘描金。
清木雕贴金彩绘妈祖坐像(图12),通高22.5厘米,宽13.5厘米,厚11厘米,妈祖头戴方形平顶冠,脸涂红彩,双目微合,面容饱满,身穿冕服,腰束玉带,双手靠扶手,端坐于圈椅上。此尊妈祖造型生动,形神毕现,端坐之间体现威严与和善之感,线条刻画简洁明快,衣纹虽大部分脱落,但仍可见部分图案纹饰。
清彩绘木雕妈祖坐像(图13),通高18厘米,长9.2厘米,宽8.2厘米,妈祖头戴方形平顶冠,肩披衣帛,腰束带,双手靠扶手,端坐于圈椅之上。面容平和,衣纹简洁。
从以上13尊妈祖像可以看出,虽同是清代的神像,但是其造型却各有不同。其中有夫人装(图2),其造型服饰为高髻大袖;贵妇装(图10),用布幅宽而短的帛巾披在肩背绕于双臂,有如披风,灵动飘逸;大部分为天后装,这时期的天后神像,多头戴九龙八凤的旒冠,冠上贴嵌层层珠翠,龙飞凤舞,花环珠灿,极其华丽,身着华丽的四爪金龙的皇袍,腰间系着九龙玉带,个别妈祖冠上有冕板,更增几丝男性的威严,这是妈祖晋升天后后的身份象征。
三、结语
通过以上妈祖神像的鉴赏,可知自北宋至清代的800多年来,妈祖因灵迹显应,受到历代帝王的册封神号、神衔,祭敕达40次之多。对妈祖尊崇的神号与封衔从“姑娘”“神女”“泉州海神”到“圣妃”“天上圣母”。随着妈祖神格的逐渐提高,妈祖神像也有不同的造型特点。本文虽仅展示了清代时期的妈祖神像,但从其服饰造型可以窥见妈祖形象在历朝历代中的演变,体现了深厚的民间色彩;另一方面妈祖头戴冕旒的帝王装束,也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妈祖神像的断代依据。
作者简介:肖月萍(1983-),女,福建泉州,馆员,研究方向為藏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