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夜我在“绿岛”与鸟儿同宿

2021-08-06徐仁海

南方自然资源 2021年7期
关键词:绿岛水鸟红树林

● 徐仁海

(作者是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防城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西散文学会会员)

头顶上的形似鸽子的云朵晃眼间便不见了踪影,海与天一下子就变成了粉黄。各种各样的鸟儿以各种各样的姿态,或滑翔,或竞翔,或三五成群,或成双结对,沐一身浅浅的、淡得不能再淡的夕照,朝着山心沙岛围拢而来,缓缓降落在各自的家。如今的山心沙岛已经成为鸟儿选择栖息的一片“绿岛”。

鸟儿也有家,“绿岛”就是它们的家。

我的目光凝视着很远的海与天,夕阳之下,海面之上,有一对舒展着翅膀,飞往“绿岛”的鹭鸟……我举起手机,拍下这归心似箭的情景,配了图片说明,末了加一句:今夜我在“绿岛”与鸟儿同宿。圈子里的朋友,很快给予回复,几乎众口一词:“你是真疯了吗?一个人在‘绿岛’过夜?”

山心沙岛东临钦州湾,南濒北部湾,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长约300 米,宽约140 米,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这块物种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既是广西沿海重要的水鸟栖息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的迁徙路线里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地。

《国际湿地公约》规定,如果一块湿地规律性地支持着一个水禽物种或亚种种群1%的个体生存,那么就应该考虑其国际重要性,可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山心沙岛,具备成为“国际重要湿地”的条件,名副其实。2017年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我与几个拍摄鹭鸟的“发烧友”来到山心沙岛时,正值涨潮,仅岛中心及周边星散的沙堆露出水面,以弓背或伸腰状态,自自然然“隔离”出一片湿地,各式各样的水鸟在浅滩、沙滩、滩涂上觅食,忽聚忽散,或亭亭而立,或翩翩飞舞,场面壮观。

别小看了这一小块湿地滩涂,于长途跋涉的候鸟而言,这就是大自然赐予它们的既能歇脚又能饱餐的天堂咧。每年农历八九月间,候鸟迁徙季节来临,爽爽的秋风吹响“集结号”,大量越冬水鸟就会从很远很远的海上集结到山心沙岛,历经旅途艰辛的候鸟,终于有了一个觅食点和落脚点。

生态原本就是需要保护和呵护的。可叹的是人类往往忽略甚至轻视了这点。

“绿岛”也曾被忽略、被轻视过。曾几何时,小岛中部区域已被海水渗入,待到退潮时,海水将沙质土一层一层剥蚀,土壤不再适宜植被生长,树木的叶子发黄,那些最靠近浅滩的木麻黄树根部的泥沙已被淘空,根部裸露,眼见着快要枯萎死亡,植物种群分崩离析……

多年来,因周边建设增多、岛体土壤贫瘠以及植被单一,山心沙岛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进度缓慢,致使海岛面积急剧减小。1996 年全国海岛普查时,山心沙岛的面积约11.2 公顷,可是,时隔21 年后,山心沙岛的面积已缩减至4.1 公顷。生态警报骤然拉响:如果再不整治修复,几年之后,山心沙岛必将“白云千载空悠悠”。

2017 年,山心沙岛抢救性生态岛礁修复项目获批国家海域使用专项资金4 000 万元。

为尽快实施山心沙岛的生态修复,2018 年,防城港市港口区海洋局正式启动山心沙岛生态岛礁修复项目建设。经反复实地踏勘,专家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调整和优化了最终方案,经过反复协商论证,最终舍弃了观景台、休闲广场、环岛路和游人栈道等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同年初秋,牵动人心的山心沙岛生态岛礁修复项目正式开工。生态挡沙堤、岛体补沙、沙滩修复、原有植被等项目陆续开工。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专门设立了围栏,禁止机动车进岛,并制定多项措施保护栖息地的鸟类,真正做到了既保岛又护鸟。

经过两年多的修建和养护,山心沙岛生态岛礁修复项目初见成效。在整治修复海岛的同时,保留并提升了水鸟越冬栖息地的生态功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21 年初春,我再次走上山心沙岛,发现岛上的景观焕然一新。一座全长200 余米的混凝土结构红砖栈桥,在海水的绿之上,红树林的绿之中,格外地显眼。栈桥连接了陆地和海岛,为管理人员上岛进行环境管理及生态维护提供了便利。海岛东、南侧的长约696 米的挡沙堤近旁,成片的木麻黄树郁郁葱葱,迎着海风招摇。新种植的红树林、草海桐、马鞍藤等滨海植物和木麻黄树构成生态链,生机盎然,岛上的生态质量得到持续巩固和提升。山心沙岛给我带来了大自然的惊喜,我从中发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乐章。

涨潮时分的小岛,如同一张在碧波中的绿色飞毯,让一群群水鸟自自由由地飞起或者降落。

鸟类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山心沙岛生态修复后,岛上连年发现全球极危珍稀鸟种——勺嘴鹬,并且有同一时间发现8 只、累计发现15 只的记录。勺嘴鹬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的候鸟之一,平均寿命6.3 年。目前在全球的数目少于300 对,且每年还在逐渐减少中,珍贵程度堪比大熊猫。近两年冬季,在山心沙岛观测记录到的勺嘴鹬数量如此之多,说明这个面积不足5 公顷的小岛是该种群稳定的迁徙地和越冬栖息地。珍稀鸟类在此落脚栖息,是山心沙岛成为国际重要湿地的重要条件之一。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水鸟在山心沙岛及周边湿地滩涂栖息,一次又一次刷新水鸟数量的记录。近两年,有小滨鹬、遗鸥、渔鸥和小凤头燕鸥这4 种此前从未在广西有过栖息记录的鸟类,先后出现在山心沙岛。

据相关部门于2021 年2 月最新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山心沙岛单次记录到鸟类数量超过1.3 万只,是2016 年记录的4 倍之多。

这些成千上万的鸟类涵盖了95 种鸟类科目、8 种全球濒危鸟类。如今,“绿洲碧波群鸟飞”已成为山心沙岛让人称奇、让人赞叹、让人爱惜的景象。

每年9 月至次年3 月,山心沙岛停歇的鸟类基本稳定在2 万到5 万只。不少摄影者在岛上拍到了黑尾塍鹬、斑尾塍鹬、中杓鹬、白眉鸭、红喉鹨等珍稀鸟类,多次拍摄到易危鸟类黑嘴鸥、濒危鸟类大滨鹬和极危物种勺嘴鹬。

“绿岛”,再也没有陷阱、没有杀戮、没有饥饿,成为水生动植物及鸟类等物种和谐共生的乐园。

人类在面对大自然中其他生命体的时候,需要敬畏悯惜的情怀!这种情怀所营造的“山心沙岛氛围”,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而我为了写一篇关于“绿岛”与水鸟的散文,居然“真疯了”似地决定夜宿“绿岛”,以便更近距离地观察,更真切地描述这岛与岛上的鸟儿。

在山里看日落与在海里看日落,心情是很不一样的。在山里,不管是俯视或是仰视,山尖上或树梢上,那落日,都会生生扯出你对时光一刻一刻消逝的叹息。

在海里看日落,没有俯视也没有仰视。海平线上那一轮夕阳,总是与你依依平视,望不见夕阳下的波涛,那海那天,皆是一幅安安详详的画面,金黄色的一条水平线上,夕阳从从容容,渐渐隐入泛着金黄色的水里。我除了慨叹大自然的神奇,也多了一句轻轻的叩问:到底是天沉入了海呢,抑或是海升上了天呢?

身穿迷彩服的我,轻手轻脚地蹚过一处浅滩,走进平和与安静的红树林……一簇碧绿,一簇清韵,让我感到亲切。为了抵御海水和风浪强势的侵扰、掠夺,红树林的根系十分发达。“树有多高,根就有多长”这话不全对。因为红树林的根,不知会比树干长多少呢。红树林纵横交错的根系,为那些小鱼、小虾、小海螺、小蟹仔构建了一个“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而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息和繁衍,又为各种水鸟提供了丰沛的食粮。我正想着这个生态哲理,不远处的沙滩上,一公一母两只水鸡正沐浴着夕照,互相将红红的喙尖伸进对方的彩色羽毛里整理着。它俩的近旁,四只毛茸茸、红脸黄喙的小水鸡,一会儿试探性地迈开小碎步走进低洼处的一汪海水里,一会儿又围在父母身边撒欢地跑……

渐浓的暮色里,鹭鸟那雪白的身姿,越发地显眼。

我独自一人,继续踽踽地在沙滩上走着。浪沫柔柔弱弱地往沙滩的高处涌,但那细细的浪分明是有骨气的。不然,那修复前的沙滩,就不会被它剥蚀得“体无完肤”了。

鸟儿们觅食,都是早出晚归。归巢的鸟儿们,有的独立枝头,啄羽轻吟;有的成双结对,借了那晚霞光,洗涤飞翔一天后的疲惫,相依相偎,很甜蜜的模样,一整夜的美梦便开始了。

暮色越来越浓了,似乎想压弯红树林每一枝婀娜的树梢。在袅袅升腾的水雾中,四周一下子变得缥缈……寻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望去,几只幼鸟极缓慢地在窝边挪动,身披一身白衣的鸟爸鸟妈,伸长脖子,警惕地探头盯住我,我一下子屏住了呼吸,慢慢往后倒退……

说天黑,眨眼间天便黑了。海与天,泼墨一样没了层次,全然一抹的水墨样。漠漠夜空,星星是稀得不能再稀的了,月却是格外的透亮。

我在一片沙地坐下,任由绿色簇拥。月光下的绿,绿得让人目眩。那缀满片片绿叶的露珠,皆沾了月光,恰似流萤点点,没有虫声“唧唧”,近旁的水洼里,鱼儿游得竟是如此地缓慢与安静。我蓦地想,此时此刻的我,若能变成一尾脱钩的鱼儿该多好喔。孤零零坐着的我,却分明是没有一丝孤独感和骇怕的,皆因“绿岛”上这许许多多的鸟儿给我做伴。高高低低的红树林的树干和枝丫,就是鸟儿们的“席梦思”,随便在哪根枝条一抓一握,就有了一夜的美梦。

带着海水咸腥味的海风掠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不正是鸟儿们酣睡的呼噜声吗?而我,居然听着如此优美的“绿岛小夜曲”,彻夜无眠……

猜你喜欢

绿岛水鸟红树林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江河里的水鸟
海岸卫士——红树林
走过红树林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水鸟
在盛大的海面上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