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地图册》的设计与编制研究

2021-08-06黄春燕黄小玲

南方自然资源 2021年7期
关键词:底图图册制图

●黄春燕,黄小玲

(广西地图院,广西 南宁 530023)

2010 年1 月1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地图册》(以下简称《图册》)应运而生。《图册》旨在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部门在数据资源、地图制图技术等方面的优势[1−2],全面展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地理区位、经济合作、重点项目、资源开发、社会发展等情况,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地图窗口。

1 《图层》总体设计

1.1 设计理念

(1)政治正确、思想正确。《图册》为跨区域、多国家综合性专题地图集,涉及国家版图主权,国际事务的立场、观点,各个国家的关系等内容。研究小组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保持高度的政治思想性,确保《图册》所表达的内容政治正确和思想正确。

(2)内容全面。研究小组立足于《图册》服务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用途和任务,坚持底图数据的真实性和现势性,并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外交部等公布的专题资料进行《图册》各专题的设计与编制。

(3)编制科学。研究小组充分利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成果、最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运用GIS 技术和计算机制图技术进行《图册》的设计与编制。通过创新地图制图工艺和表现形式,提升专题地图的表达力,增强专题地图的科学性、可实用性。

(4)设计新颖。研究小组在传统地图制图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专题图设计编制的新思路、新工艺和新方法,采用快速成图、编排创新、数字印刷等手段进行设计编制[3−4],确保各专题图内容完整,主题鲜明,便于阅读;同时提升《图册》的地图色彩、符号设计的美观性和新颖性,体现时代特征与艺术特色。

1.2 图组内容设计

《图册》成品尺寸为大16 开,以展开对页编制成图。《图册》包含序图组、经济合作图组、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图组、行政区划图组共4 个图组30 幅图。

《图册》的序图组以世界时区图引出广西在中国−东盟的区位,以及广西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主要功能定位,强调广西自古以来在“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经济合作图组主要展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交往,以及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以地理底图为基础,结合图表和文字综合展示专题内容;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图组以较多的专题地图展示广西所处的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圈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广西的发展布局等;行政区划图组是区域地图,以东盟国家为单位成图,主图为国家地理地图,以统计图表和文字展示国家的简介、经济、人口,综述东盟国家的地理、经济概况。

《图册》的内容紧扣区域特色的选题要求,遵循内容专题的协调统一,同时结合了广西区域优势,突出展示广西沿海沿边的对外开放格局。图册专题图组结构见表1。

表1 《图册》专题图组结构表

2 《图册》设计与编制

《图册》设计与编制分为前期设计、实施编制和审校定稿3 个阶段。

2.1 前期设计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小组首先根据《图册》专题内容、尺寸规格、数据表达等,结合广西与东盟国家区域特色编制了操作性强、流程规范、思路清晰、制图工艺完备的总体设计书,然后基于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底图数据进行制图综合,编制地理底图。

2.2 实施编制

研究小组基于ArcGIS 框架研发了快速成图系统,用于《图册》全流程的设计与编制。在设计过程中,研究小组依据设计书的规定和编图资料内容,在快速成图系统中确定好内图廓范围,合理布局专题图的内容和版面,再结合美术编辑设计的专题图符号、颜色样式进行编制。最后,研究小组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内容选取、制图综合、可视化表达,完成专题图件的编制,并导出EPS 格式图片,进行排版布局。

2.3 审校定稿

研究小组将完成的专题图件交给专家和各行业部门进行审核校对,并根据修改意见进行完善。修改内容主要包括专题图件内容的表达专题信息是否存在偏差,以及图片文字内容表达是否合理。修改完成之后,进行后续的装帧设计、样图打样、终稿检查修改和印刷装订。

3 《图册》编制亮点

3.1 色彩和版式设计

色彩在地图上的可视化不仅能够增加信息的载负量,也可以提升图件的艺术渲染力[5−6]。研究小组把色彩作为《图册》的重要表现手段,围绕《图册》主题选择主色调,增强色彩对比度,运用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视觉感受。研究小组选取了明亮的黄色为《图册》的主色调,这能够给读者带来暖意,同时也象征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与未来发展的辉煌前景,这些在封面、内部设计等均有体现。

3.2 多尺度地理底图

《图册》涉及的地理底图区域有世界、各大洲、经济区(如中国−东盟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国家和自治区等不同范围。在设计专题图地理底图时,研究小组采用统一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作为编制的数学基础,再根据图幅的成图区域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以保持制图区域的地图变形最小。研究小组在选取图幅的地图投影时遵循以下原则:(1)同类型的地图,采用同样的投影;(2)性质相同的分区地图,采用性质相同但分带不同的投影;(3)对于个别特殊的区域地图,选用适当的投影。研究小组在设计《图册》行政区划图组部分东盟国家的地图时,选用的是双标准纬线等积圆锥投影,针对不同的国家选用不同的中央经线,并与其他相邻国家保持可对比性。

《图册》的地理底图是各个区域专题信息中重要的定位依据。《图册》地理底图范围涵盖了世界到广西,专题图的比例尺相差较大。当专题图的比例尺较大时,底图内容较为详细;当专题图的比例尺较小时,底图内容应适当综合省略。研究小组将《图册》的地理底图设计分为世界底图、中国−东盟区域底图、中国底图、广西底图、东盟国家底图等5 大类总共14 种,再根据专题内容在同一基础底图上进行符号样式表达的调整。

3.3 地图编辑与制图综合

研究小组在图形编辑与制图综合过程中解决了一些传统制图过程中的问题。一是建设了覆盖制图全区域的多尺度地图数据库,使得制图区域不受限制,传统地图编辑是需要把多幅地图进行拼接,会存在接边问题,而利用全区域多尺度地图数据库可以实现任意范围内的数据快速进行制图综合,提高制图效率。二是研发了智能化地图综合算法,含有多个图形编辑算子。线要素图形简化算子能够满足线状要素从大比例尺到小比例尺图形的缩编,综合的效果接近人工制图综合。河流渐变算子能够实现生产过程中,无需对图中的水系要素进行人工分级,可实现全自动化河流渐变效果。境界跳绘算子可自动探测水系境界冲突并实现自动跳绘。POI 选取算子可以根据图面的效果,对居民点进行权重分级,实现自动抽稀选取(见图1)。

图1 《图册》涉及的地图编辑与制图技术效果图

3.4 专题图组的设计

研究小组在配置、设计专题图组时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主从明确、图面均衡、疏密均匀、和谐统一。在设计包含多幅地图在内的专题地图册时,研究小组对固定要素如一级图名,二级图名,比例尺,图表以及说明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明确规定,再根据图面分布情况适当调整其他内容。

研究小组根据专题图表达的需要,将《图册》内的专题图分为分布图、流线图、统计图等,通过不同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对专题信息数据进行多元化展现,体现地图设计编制的科学内涵和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做到“地图−数据”的二元统一性,形成“图中有数据、数据多元化”的图表综合体(见图2)。

图2 《图册》的专题图

4 结 语

《图册》是第一本反映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发展合作的专题地图册,以中国−东盟经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主线,首次把相关内容的地图整合成册,既能很好地服务于专业部门,又能满足广大读者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关注。相对于传统的制图工艺方式,《图册》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和现代化制图技术。

《图册》的编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编制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工作。只有把握好各个工序的设计重点,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和积累设计编制经验,才能把专题图册的设计工作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底图图册制图
一种基于实际GIS底图的精准计费方式探究
航道生产单位中底图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科研院所底图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日本级进模排样图册》简介
溪南八景图册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一图看清上海的“拆拆并并”
游乐园智能开发游戏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