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轧薄板离线板形测量误差分析及其修正技术

2021-08-06张金臣胡小明徐传国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浪形带材薄板

张金臣,胡小明,徐传国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200)

在当前的环保要求下,面临的新的市场形势,为实现冷轧薄板制作成本的降低,必须要注重节能与减排。随着冷轧薄板生产阶段,带钢厚度的减少,在冷轧产品的生产中,在0.17mm的极薄带钢数量也不断的增加。现场开展冷轧薄板测量,选择的是传统的测量方式,精度对比选择的是传统的计算方式。就薄带产品,其测量误差较大,会导致结果被颠覆。如何开展定量分析,修正薄板测量误差,属于现场技术难点与技术焦点,本文主要围绕此进行研讨分析[1]。

1 冷轧薄板离线板形测量的误差分析

在冷轧工序内,为实现带钢板形的评估,可选择截取一定长度的带钢,比如2.0m,将其放置在平台上。开展相应的监测,板材浪形详见下图1。

图1 板材狼形示意图

将浪的个数数出来,测量出各个浪的高度、浪的距离,浪高为Rvi、浪距为Lvi,计算出各个浪的急骏度值λi,其公式为λi=Rvi/Lvi,浪高的最大值Rvavx,平均值Rvave,急骏度最大值为λmax,均值为λave,衡量样本带钢板形情况。

实际上,图1检测结果,未能考虑带钢重力作用下的离线模型,上图内的第i个浪形,若是将有浪部分的带钢单独的取出,且将重力作用因素考虑在内,有浪部分的带钢受力状态则见下图2。若是带材厚度较大,且刚度较大,起浪部分的带材会保持图1的状态,若是带材较薄,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条元的刚度则会随之减少。此阶段,单位长度的带钢重力q作用之下,起浪部分的扰度较大。显而易见,此时若测量离线板形,其结果并不精准,测量出来的结果相比实际要消很多,主要是因为重力引发的测量误差。

图2 起浪部位带钢受力简图

2 冷轧薄板离线板形测量误差修正技术的开发

2.1 建立冷轧薄板离线板形测量时重力影响模型

下图3属于浪形条金属约束模式下的简化图,将其作为典型,将第i作为研究对象,会受到非起浪部位材料带来的约束,使得图2、图3内的A点、B点水平位移近似于零。针对浪形中点C的对称性进行综合的考虑,且带钢转角A与B为零,在重力的作用下,受到平台的相关约束,A点与B点的垂直位移为零[2]。

图3 浪形条元近似约束模式简图

基于此,将浪形部位带材的变形模型两端固定约束条件作为基础,,见下图4。将原本的A点作为坐标点,第i个浪形忽略重力因素的浪形曲线,使用Hvi(x)代表,其被称之为实际浪形曲线。扰度内的分布曲线为Wi(x)。重力影响下的浪形分布曲线为Hvi’(x),属于平台上的浪形曲线展示。

图4 考虑重力前后浪形曲线示意图

结合材料学的相关知识,在图3的约束条件之下,挠度分布曲线可使用计算式(1)进行表示,见下。

上述式子(2)内,E属于仰视的模型量,I则是惯性距离,X则是朗端点到浪形的一点长度,详见上图3。若是带材属于矩形的截面,则惯性距离、单位长度带钢所承受的重力,可使用计算式(3)表示,如下:

式子(2)中,b为条元的宽度,g为重力加速度,p为带材的密度,h为带材的厚度。

将式子(2)带入到式子(1)中,整理之后可得到计算式(3),如下。

显然扰度最大的为浪形重度,均为重力影响,其绕曲量可视作重力引发的浪高最小数值,可使用以下公式(4)表示。

2.2 重力因素对浪高影响的分析

不同厚度、不同浪距情况对浪高的影响,选择重力定量分析,钢带的厚度为0.16mm,浪距为20mm。研究重力因素对浪高所产生的影响,为分析厚度与浪距因素,明确重力因素对浪高的影响。在开展数值计算期间,假设其他的因素固定,浪距为200mm时,在无重力因素下开展测量,不考虑浪高减少值对带钢厚度的影响。然后当带钢的厚度为0.16mm时,测量是否重力因素下,不同浪距带钢浪高减小值。

通过测量对比得知,针对浪距为200mm的带钢,其厚度从0.3mm减小到0.1mm,相应浪高的减小值,从原本的0.21mm开始朝着1.92mm增加。厚度为0.16mm的带钢,浪距从原本的100mm朝着300mm增加,相应的浪高减小值此功能原本的0.05mm朝着4.3mm变化。就浪距较大的薄板,浪高的减小值与实际数量等级相同,不可忽略。

2.3 冷轧薄板离线板形测量误差的修正

针对冷轧薄板,图4已经将重力前后浪形曲线示意图的相关条件给出,在重力下,引发的浪高减小值使用表示,其小于浪高实际值。

在实际操作与生产阶段,可见重力因素引发的浪高减小值,大于浪高的实际值。此时,浪中部将与测量台直接接触,其浪形从1个变为2个,见下图5。

图5 大浪局薄板平台板形演变示意图

考虑重力产生的影响,针对每个小浪的实际浪高,选择公式(4)诉说的相关模型开展计算,结果详见公式(5)。

假设浪形曲线属于正弦曲线,大浪演化出来的2个小浪浪形曲线方程与可使用公式(6)开展计算。

2.4 大小浪形的判断

研究冷轧薄板离线版测量误差修正的方式,实际测量阶段,判断一个浪形是否由2个浪组成,或者是原本就是一个浪形,可选择悬挂法进行分析。

通过将等待测量的带材进行90°的旋转,并悬挂平台上,选择垂直放置,明确观察是否存在重力影响。使用记号笔,在带材的表面做好相应的记录,并放置在检测台上进行测量。

值得说的是,悬挂法测量带材,无法确保带材处于稳定的状态,版面的方向也很难被约束。现场一般不建议使用悬挂法进行板材测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该方案的应用,可确保测量精准,更好的修正误差[3-5]。

3 结论

总而言之,带钢的厚度越小,重力引发的浪高减小值就就越大,两者成反比。重力影响下,浪高的减小值逐步增加。针对薄带,浪高点实际数值与减小值的等级相同,不可忽略。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充分考虑重力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冷轧薄板离线板形测量误差修正技术,将其投入生产应用,适当的修正实践,其误差可控制在12.3%以内,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5.0%以内,可切实满足工程所需,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浪形带材薄板
2022年7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6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一种Al-Cu-Li-X系铝锂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
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机械特性研究进展*
非均匀高温超导带材对CORC电缆失超特性的影响研究
进入底部震荡后期继续向上
稀奇古怪的 一块板
大盘V形反转 中线震荡上行
多孔有限薄板应力集中系数的多项式拟合
酒钢CSP热轧薄板板形缺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