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绽放在航天事业的工匠玫瑰
——记全国劳动模范、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数控操作工韩利萍

2021-08-06

支部建设 2021年20期
关键词:班组火箭航天

○本刊记者 徐 洁

韩利萍专注工作中(山西航天清华装备公司供图)

作为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数控操作工,韩利萍从学徒,到技能骨干,再到如今的特级技师、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十九大代表,近30 年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她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先后攻克了“神舟飞船”“探月工程”“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关键部件的加工难题,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上,把三尺铣台作为奋斗的舞台。这朵新时代的“工匠玫瑰”,以毫厘不差的精准,托举起火箭的腾飞,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土豆萝卜练绝活

1991 年,20 岁的韩利萍高中毕业后进入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循着父亲的足迹,通过招工进入工厂,当了一名普通铣工。十年的铣工经历,为韩利萍日后的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铣工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工种。她没经过专业技能学习,一开始就遇到看不懂图纸等难题。于是,她发疯似地学习,一方面刻苦钻研书本知识,遇到不懂的就追着师傅和工友请教;一方面开动脑筋琢磨实际操作。

有一次,在家做晚饭,韩利萍突然想起白天加工的一份图纸,手里的菜刀跟着思绪游走了起来。不自觉间,就把土豆切成了不明形状的一个一个块状。为什么不能用这些土豆和萝卜切出零件的模型,这样不就可以帮助自己更直观地消化理解图纸了吗?从那一天起,韩利萍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有一道道形状不一的特殊“菜”。韩利萍说:“入厂时基础差,只能白天干活,晚上学习。”

2000 年初,航天装备迎来全面升级换代,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第一台数控铣床。当时,数控机床的应用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知识和技术都是全新的,必须从头学起、从头干起。韩利萍幸运地成了第一批操作数控机床的工人。不懂编程,她就抱着编程书,从头学起;看不懂零件内部结构图,她就用土豆、萝卜削出模型,一遍遍琢磨。为了弄懂一个指令代码功能,韩利萍翻着说明书在机床边一站几个小时;为了解决宏程序的逻辑问题,韩利萍骑车一个多小时跑到职业院校去请教老师;为了攻克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韩利萍通宵达旦反复做切削试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干一行,会一行,精一行。操作数控铣床,她从初次尝试到熟练掌握,仅用了3 个月时间。韩利萍终于彻底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成为数控加工领域的行家里手。

勇于攻关破难题

发射“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火箭,重量达到600 吨,而托举火箭腾飞的是一双巨大的手——发射平台。在它身上的4 万多个零件中,最关键的零件是韩利萍负责加工的控制阀,它的加工精度是火箭精准入轨的基础。

别看这个零件个头小,但它可是大力士,火箭加注燃料以后一直到起飞前,将近600 吨的重量,就靠这个控制阀驱动液压系统进行控制,承担火箭发射前姿态调整控制的重担。

阀体类零件孔系达70 多种,且内部复杂交错,每一个阀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须控制在2 丝以内,加工粗糙度仅有1.6 微米。也就是说,它的公差相当于人头发丝的1/3,超过这个范围,就可能导致火箭发射无法准确入轨。要求精度高、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可想而知。

更难的是数控机床19 把刀具一次装卡,73 个孔要在两天之内不停机加工完毕。韩利萍说:“这个零件精度要求太高了,一个孔超差整个零件就全部都废了,每一步都得非常小心。”上万条程序一步都不能错,73 个孔加工出来都要毫厘不差。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韩利萍反复调整加工方案、不断优化切削参数、摸索刀具磨损规律。那段时间她走路也在琢磨、睡觉也琢磨,甚至吃饭时突然想到新点子,撂下碗筷就要跑回单位做试验。“曾经一段时间,家人还以为我‘魔障’了。”韩利萍笑着说。

就这样,通过近3 个月的反复试验、摸索,在大量的切削数据中,韩利萍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整理出各种刀具的磨损曲线,提出确定了新的工艺方案。最终,韩利萍有效解决了长征七号发射平台阀体孔系公差边界范围窄、冗余空间小的难题,实现了对整个工艺过程的精准掌控,将火箭发射平台上的关键部件加工合格率,从之前的20%提高到了100%。保证了产品状态稳定质量可靠,实现了火箭精准入轨,为我国圆满完成空间实验室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毫厘不让求极致

1°的误差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选择忽略不计,而火箭发射平台倾斜1°的误差,将导致火箭的发射无法准确入轨。“航天无小事,成败在毫厘”并不是一句空话,百分之一毫米的丝和千分之一毫米的微米才是韩利萍心中的尺寸。

当年“削土豆”的韩利萍如今早已成为技能高手。二分厂里机床轰鸣,数控机床前,韩利萍用手摸着刚生产的零件,有无刀纹、粗糙度是否合格,她一摸便清楚。一毫米,对于常人而言可以忽略不计,而在韩利萍眼中,一毫米就是一百丝。

多年的技术磨练让韩利萍有了许多经验之谈。比如“每把刀的切削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它会引起震动的频率也是不一样的,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他要把人的脉搏,去感觉它是不是正常”,再比如“机床它越复杂,其实需要人的能力更强”。

即便是在声音嘈杂的车间里,韩利萍也练就了一身“绝活”:通过聆听机床及刀具的声音,观察铁屑颜色、形状和工件表面,她能准确判断出机床和刀具的运转状态。通过提前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刀具损伤和零件变形等问题发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但她自己说,“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跟我的机床作闺蜜,一路走来只是个中等生,付出很多。走的路虽然比较笨,但收获了自信。”

听声音,看铁屑,研究琢磨编程,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韩利萍一次次突破自我,攻克多项加工难题。2015 年,韩利萍所在的车间承担了某重点装备产品本体加工任务,该零件为大型复杂铝锻件,由多种复合曲面组成、且深型腔结构较多、铣削难度大,有着近乎苛刻的尺寸控制要求。韩利萍带领攻关团队仔细分析零件特点,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的加工方案和工艺参数,实现了连续32 个批次一次交验合格率100%,确保了产品按时保质交付用户。国庆70 周年阅兵时,韩利萍参与制造的6 型装备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倾囊相授带队伍

2005 年,当上班组长的韩利萍,钻研业务的同时开始琢磨团队管理。在韩利萍的带领下,班组形成了目标同向、同步推进、和谐共进的“动车文化”;班组将精益思想融入日常班组管理中,参照生产现场的七大要素,实现了T(生产)、Q(质量)、C(成本)、安全(环保、保密)、人事五大类的三级指标考核管理,突出了“数字说话、数据分析、数据评价”特点,有效推进全价值链精益运营绩效管理在基层班组的进一步落地。确保了班组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延续性,形成有“制”可依、有“制”必依的高效班组制度管理模式。

没有松柏恒,难得雪中青。“现在放眼全厂,考虑国家的产业创新,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新的工艺,新的技术,都必须自己带头,不断试验,不断创新。”韩利萍同时在班组内设立创新基金奖,先后带领班组攻克“长七”发射平台阀体类零件多孔系累积误差大、公差边界小的难题,一次交验合格率从20%提升到了100%。完成了以《多级推杆件加工变形控制》为代表的300 多项创新攻关项目,累计创效2000 多万元,班组在沉淀硬化不锈钢难加工、五轴复杂异形构件切削和全环境数字模拟仿真技术方面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优势。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山西航天清华装备公司供图)

如今,“韩利萍班组”已成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班组建设示范基地。韩利萍带领这个平均年龄32 岁的年轻团队,先后获得“山西省十大学习型先进班组”“山西省青年文明号”“山西省工人先锋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三年荣获院“神箭金牌班组”称号,获航天科技集团“航天金牌班组”“六好班组”,并先后被授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标兵”“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在韩利萍的悉心带领下,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长起来。韩利萍徒弟中有5 人成长为高级技师,4 人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前五名,25 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航天技术能手、三晋技术能手。

30 余年来,跟韩利萍一批进厂的很多人都转岗了,但她仍坚守在生产一线;30 年,韩利萍从未停止过学习,一丝一毫,精益求精。她凭着执着、坚韧、勤奋、钻研,埋头于三尺铣台,突破了一个个不可能,为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与心血。韩利萍说:“作为一名党员,更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确保每一个产品零缺陷,胸怀航天强国梦想,带好徒弟,依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储备更多的后备力量。”

猜你喜欢

班组火箭航天
我的航天梦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逐梦航天日
夯实班组文化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浅谈企业如何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