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货币的内核实质与周期性金融危机的防范
2021-08-05顾晓平
顾晓平
在中文语义下,金融解读为“资金的融通”,指资金的融通(债务)往来。在英语中,金融译作“Finance”,其词源来自于拉丁语“finis”,指终结债务、解决争端,同样也是指债务借贷关系。就字面不难理解,金融的内核即债务关系。因此,金融风险主要是指社会主体间债务关系的违约风险,而金融危机指的就是社会中金融风险大范围出现的现象。虽然现实中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拉长时间跨度观察,百年来,金融危机总是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点。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金融危機如宿命般周期性爆发的共性因素。
笔者将货币运行机制作为研究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原因的切入点是因为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债务关系中,货币是最底层也是最根本的债务关系,是用来描述全社会金融关系的基础。如果我们把全社会的金融关系视作一座巨塔,那货币无疑就是构建这座巨塔的砖石。如果砖石的运作机制不明确,则巨塔的最终形态就不可控。所以,当我们把最底层的货币运行机制梳理清晰,就相当于明确了构筑金融巨塔的底层元素。通过对底层元素的解析,在控制系统总体变量的前提下,对金融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机制进行拆解,探寻其根源并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预防对策及措施。
一、货币的基础运行机制
作为普通人,我们与银行最常规的往来是两件事:一是存钱、二是借钱。所以我们对银行最直观的认识就是银行从社会吸收存款后向社会发放贷款,从中获取利差。倘若我们再多一些好奇心,则会问:市面上见到的流通货币最初究竟从何而来?对此,货币银行学告诉我们,大多数货币都是银行基于货币乘数通过对基础货币循环放贷而形成的。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则会问:那基础货币从何而来?如果货币创造是“鸡生蛋、蛋孵鸡”的循环往复,那最初派生出货币的那只鸡,又从何而来?
对于这个问题,本文的观点是:所有货币,包括基础货币在内,其形成均源于银行对于社会的投资与消费,货币与银行的投资消费在数量上一一对应。社会上所有流通货币(M2),其真实属性就是银行对社会主动形成的负债。当银行(含央行)对社会的投资(如放贷)以及对社会资产的消费(如买入外汇)扩大,则货币规模相应增加;反之,当银行收回投资(结清贷款)、收取费用(收利息)或是向社会销售资产(卖出外汇)时,则货币在社会上相应消失。
为了支持上述观点,可通过对我国货币当局公布的报表统计数据的内涵及对应关系的解读,来观察货币量与银行投资消费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
上表数据是2020年6月国内存款性公司合并的资债数据概览,来源于人行官网“货币统计概览/存款性公司概览”报表。报表中存款性公司由央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存款性机构(农信社等)构成,换而言之即指银行系统(含央行)。为了方便表述,本文将原报表数据转为资产负债表形式呈现,也通过这种形式来体现银行资产规模与货币(银行负债方)规模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上表数据对应关系,我们归纳出下述广义货币(M2)数量等式:
货币规模(M2)=(银行国外净资产+银行国内信贷)-(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银行债券发行+银行资本+其他权益)
等式中各项要素解析如下:
第一,银行国外净资产。这部分资产主要由银行从社会买入外汇再进行投资后形成,实质上就是一种银行消费后的资产。银行用本币从社会主体购入外汇,相应就会对社会主体形成以本币计价的货币投放,表中所示规模约26.7万亿元人民币。这部分资产的变动主要源于经常帐下的外汇收入:企业将这部分外汇卖给银行,对银行而言买入了外汇资产,对企业而言则获得人民币资金,形成人民币存款。这部分人民币流动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占款。除此以外,银行用本币购入的其他资产,如贵金属、债券等,同样也会形成货币投放。
第二,银行国内信贷。这部分资产实质上就是银行投资,总量合计235万亿元人民币,其来源于三部分:对政府部门债权,如购买政府发行债券等,约31.5万亿元;对非金融部门债券,如对企业及个人发放信贷、买入信用债等,约177.5万亿元;以及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包括对保险及证券等非银金融机构(不含银行)的融资,约26万亿元。三者合计235万亿元,是银行资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相应也是银行向社会投放货币最核心的渠道。
第三,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该项目虽然属于存款,但不纳入货币统计口径,属于银行的非货币性负债,主要由各类社会机构(不含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存款构成。由于广义货币统计口径不包括各类社会机构存放在央行的存款,所以剔除在M2之外。这部分存款主要由中央政府财政存款(约4万亿元)及证券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保证金构成,总额5万亿元左右,是计算M2的减项。
第四,银行债券发行。银行发行债券本质上与银行吸收存款相似,都是银行用自身信用对社会形成的负债关系。区别在于,发债的契约形式为债券,属于非货币性负债。因此,银行向社会发债实质上就是把自身负债的契约形式从货币转化为债券。上表中银行发债规模约30万亿元人民币,其效用就是将社会流通的30万亿元人民币转变为相应数额的债券,M2规模也相应缩小,所以成为M2计算等式的减项。
第五,实收资本与其他净权益。这部分由银行系统自有资本金以及净利润构成,属于银行权益。银行系统从社会获得权益投资或是以利差、中间费收入等形式获取利润,从债务关系的角度看,都属于将银行对社会的负债转变为银行自身权益的过程。表中资本及权益总额约14万亿元人民币,构成了银行系统的自有资本。
综上所述,可将上文关于货币规模(M2)的等式简化如下:
银行资产(投资+消费)=银行货币负债(M2)+银行非货币负债+银行权益
这个等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宏观地分析诸多情况,后面会反复引用。根据上述等式,笔者整理观点如下:
一是等式的两端实质上就是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端与负债/权益端。所以货币(M2)的实质就是一种银行负债。当银行对社会以消费或是投资的形式新增资产的同时,就相应在创造银行负债,即创造增量货币。二是由上点反推,既然M2已经全部包含在等式中,且等式中所有要素都属于银行的经营范畴。因此可推得:流通货币(M2) “都且仅”源自于银行对社会资产的消费或投资。三是根据我国银行资产结构,由于银行资产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信贷。所以我国货币规模增减核心就在于银行信贷规模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