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
2021-08-05韦通明
韦通明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开始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希望借此能够激发其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探索了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农村初中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以此来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对于拓宽初中生的视野,以及培养其文化自信、爱国情操等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城市地区的初中生来说,农村初中生日常阅读历史相关资料的量比较少,他们的历史知识绝大部分来源于初中历史教科书,但是历史教师过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有时会影响到其历史学习兴趣,进而对其历史学习成果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来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其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历史知识,本文恰对此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历史情境
部分农村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之时存在专注力不足、主动性较差等方面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所用教学方法未能唤醒其对历史学习的好奇心,或者是未能将其心神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当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来唤醒农村初中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探索兴趣,进而促使其专注于历史学习当中。情境创设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创设方式,但是无论选择哪种情境创设方式,教师都要确保情境创设的生动性、形象性,否则无法达到吸引农村初中生关注的目的。
如在教学《五四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农村初中生播放一些以“五四运动”为主题的影视剪辑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其直观的感受到“五四运动”之时青年学生以及社会大众是如何反对北洋军阀政府、捍卫国之尊严的。生动、形象的视频很容易将农村初中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当中,并使之与参与“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共情。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有效催生农村初中生的爱国热情,还能使其对整个“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会生出极为强烈的求知探索欲,这就为本次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拓展教学资源
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目的就是让其乐于接受和记忆一些初中历史新知识。但是,部分农村初中生认为历史教材中有很多条条框框的内容,给人以刻板严肃的感觉,因此很难对其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只能将历史作为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来学习,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其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历史教师可以在全面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教学资源,将相关的历史故事、影视剧等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历史课堂,借此来培养其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这样也能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如在教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一课时,有一个知识点是“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引导农村初中生结合自己看过的历史电视剧、电影等,谈一下“自己印象中的科举制是什么样的?”借此激发初中生对该知识点的探究兴趣,然后再向其正式介绍科举制度的由来、发展、作用等,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初中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当然,在介绍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插入一些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如在介绍科举制度时可引入“范进中举”这个故事,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农村初中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巧设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提问,有目的的对初中生进行引导,让其将心神逐渐转移至所学历史内容当中,以此来达到培养其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在问题引导下确保初中生持续将关注点时刻放在所学内容上,吸引其跟着教师的思路去主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让其从原本的被动学习状态逐渐向主动学习状态转变,这对于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当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农村初中生的兴趣点等各个方面,做好相关的课堂提问设计工作。
如在教学《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一课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安史之乱”,在进行该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杨贵妃之死”这个历史小故事进行课堂导入,通过这种方式初步唤醒初中生对这段历史的探究兴趣。然后,教师可以随着教学的展开,为初中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杨贵妃是死于安史之乱吗?安史之乱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其过程如何?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让问题贯穿于整个知识点讲授的过程当中,让初中生从始至终都对这一知识点保持着浓烈的探究兴趣。
四、教学联系实际
部分农村初中生认为,历史讲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与现有生活关联不大,因此其对历史学习的興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初中历史老师应当注意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其历史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土地改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初中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让其与祖父、外祖父等经历过土地革命的老一辈人聊天,了解一下他们对“土地革命”的印象和看法,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交流其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初中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的兴趣。
此外,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小论文作为课后作业,论文要求将所学历史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在教学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写一篇以“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到现在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小论文。论文不必太长,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即可,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论文挑出来展出,进一步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以及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兴趣。
总之,农村初中历史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拓展教学资源、巧设课堂提问、教学联系实际等方式来辅助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与初中生的沟通交流,探索影响其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加华措.浅谈历史影视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0(04):91-92.
[2]冯琼.兴趣导向,揭开历史教学新篇章——农村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14):9-10.
[3]贾瑶.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基于历史学习心理的视角[J].亚太教育,2016(21):44.